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企图去投奔荀林。但要在大败之后穿越敌占区,哪有这么容易的?他很快被刘道规的追兵捕获,就地处决。在这期间,荀林果然没有动作。
再说得胜的刘道规进入桓谦军大营,除了得到不少辎重粮秣外,还发现了一大堆书信,全是荆州的大小官员,秘密写给桓谦,表示愿做内应或透露江陵情报的。刘道规立刻仿效刘秀和曹**,将这些书信全部焚毁,一封也不看。江陵城中的人得知此事,都对刘道规感激佩服,人心完全安定下来。
随后,刘道规率军回师,大败荀林于涌口(今湖北华容县附近,涌水入长江处),荀林只率少量残军逃走。刘道规便命咨议参军刘遵率军追击荀林,自己先返回江陵。到九月份,刘遵在巴陵击斩荀林,荆州的局势,转危为安。
注:关于荀林此人,《资治通鉴》与《宋书》的记载大相径庭: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其名字为“苟林”,而且身份是姚兴派来援助谯蜀的后秦军将领,其他事迹则大同小异。但在下认为:如果这个“苟林”是后秦援军将领,他必然是与谯道福、桓谦协调行动的,应该先出现在江陵的西面,而不是首先出现在卢、徐刚刚打下的寻阳,也不该接受卢循给予的南蛮校尉一职。而且在涌口战败后,也应该北投后秦,没道理南投巴陵。所以在本文中,在下采用了《宋书》的说法。
三面张网 上
桓谦、荀林被刘道规打败的时候,卢循、徐道覆已经从建康回师,到达寻阳。刘裕虽然派军追击,但王仲德等人所率的追兵只追到南陵以北,刚遇上范崇民的阻击部队就停滞不前了,这使得卢、徐二人大感安心,既然东线一时没有危险,那就按既定方针办,先解决荆州的刘道规吧。荀林不管用,看来一定得动用王牌了。十月初,卢循决定自己留守寻阳,一面整军备战,一面监视刘裕军的动向,派徐道覆率三万大军西上,夺取江陵。
徐道覆决定实施奇袭,也不知他采用什么办法,是避开大道还是昼伏夜行,总之一路隐蔽行军,一直突进到破冢(在江陵城的东南郊)才被晋军发现,大出晋军意外。因为没有料到徐道覆军会突然来袭,在几天前鲁宗之已经率领他的雍州军回襄阳去了,刘道规急忙派人去追他们回来,但远水一时已解不了近火。面对几乎是从天而降的徐道覆大军,江陵城中军民大为震惊。此时江陵谣言四起,都宣称建康已经被卢循攻下来了,江南已经变天,特命徐道覆来担任荆州刺史(在下认为这很可能是徐道覆让人散布的)。尽管城中人心惶惶,但当地军民已被刘道规枝江焚书的宽容气度所折服,全都鼎力支持刘道规作战,没人产生二心。
刘道规见后顾无忧,率军主动出击,布阵于江陵东南郊的豫章口,与徐道覆决战。战斗初始时,徐道覆的攻势非常猛烈,不多时便击破了刘道规的前军。形势险恶,刘道规冲到前面,激励三军,将军檀道济奋力反击,终于稳住了局面。徐道覆一击不能得手,便将全部兵力投入攻击,力图压倒晋军,而刘道规军也不遗余力,全力抵挡,两军将士挤满了豫章口,徐道覆因兵比刘道规多,渐渐又开始占据上风。
正在这个双方都已用尽全力搏杀,已无余力旁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类似于买彩票中大奖的偶然事件。中奖人:刘道规!他原来派出去追击荀林的刘遵那一路人马回师江陵,正好在此时回到豫章口,并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徐道覆军的侧面!这情形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常见场面:两位功力接近武林高手比拼内力,谁一分心便将被震断心脉而亡,这时哪怕来一个小孩,随便刺一刀都可了断其中一名高手的性命!何况刘遵远比小孩厉害呢?他毫不犹豫,一刀就狠狠刺进了徐道覆的腰间!随着刘遵部拦腰冲进徐道覆军的中心,徐道覆军阵形崩溃,大败,阵亡达一万多人,余部也溃不成军,徐道覆只得跳上一条轻快的小艇,几乎是独自一人逃回寻阳。五斗米道军第二次进攻江陵的行动,再遭惨败。卢、徐夺取荆州的计划,这回算是彻底泡汤了!
当初刘道规把刘遵派出去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反对,认为现在兵力本来就不多,强大的敌人随时可能到达,不该分出军队,放到不必要的地方。如今豫章口之战能取得大胜,主要就得力于刘遵的偏师,众人因此都对刘道规的深谋远虑大为佩服。(不过以在下看来,这一战取胜与其说是因为刘道规神机妙算,不如说是刘道规的运气太好了!从他让鲁宗之过早的率军返回襄阳,以及徐道覆军临近江陵才被晋军发现来说,刘道规是有严重失算的。而且从交战前他紧急派人去追鲁宗之回来,至战斗结束也没有赶到的事实来看,既然他算不到鲁宗之,又怎会这么神的算到刘遵呢?认为他在战前已经知刘遵军在哪儿,并且知道刘遵什么时候会到的说法,在下认为是没有说服力的。)徐道覆败后不久,索邈所率的援军几经转战终于到达江陵,上游和下游的晋军至此才恢复了联系,得知彼此安然无恙,都信心倍增。
三面张网 下
就在徐道覆仓惶败回寻阳的时候,刘裕用了三个多月时间精心打造的晋军新舰队,基本上也已经宣告完工,大军西征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了。就在这时,因为打了败仗而降职为后将军的刘毅向朝廷上书,强烈要求指挥这次西征,他将用卢、徐的人头,洗刷自己的耻辱!
刘裕就纳闷了:这人的脸皮是怎么长得?怎么就能发育得这么结实呢?当初是谁不听招呼,全军覆没?现在战局好转,又想来摘我刘裕种的桃子?曾做过司马元显心腹的长史王诞也秘密向刘裕建议说:“公既已平定广固,这次又灭掉卢循(卢循:喂喂,王长史,我还活着呢!),这种盖过前代的功绩,无人能及的勋劳,岂能和人分享?刘毅和公一道起自布衣,只是一时相推,并不甘心为公下属。他既然已经有过战败丧师的经历,最好就不要再让他有立功恢复声誉的机会了。”哈,还是王长史深得我心啊。
尽管两年后两人终于还是摊了牌,但应该说,此时的刘裕还不想杀刘毅:刘毅毕竟是和自己一同起义的老战友,也确实有些本事,如果在经历这次惨败之后放弃与自己争夺权利的非分之想,老老实实为自己做事,我刘裕也不会亏待你。但是,你是首先得弄清楚自己是谁,不管在哪家公司,老板只能有一个!
中央的正式文件自然不会说得这么直白。很快,朝廷下诏:任命太尉刘裕为主帅,率领兖州刺史刘藩、宁朔将军檀韶、冠军将军刘敬宣等率军西上,讨伐妖贼卢循。而留守后方这个“艰巨重任”,就由刘毅“全权”负责了。当然,朝廷出于体恤功臣的考虑,为了不让刘毅工作太辛苦,让刚从齐地回来的刘穆之帮忙协助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十月中旬,刘裕率领的第二波西征大军正式从建康出发,沿长江而上,指向寻阳。数天后,第一波西征军的主将王仲德、刘钟等人听说正式的西征大军快到了,决定打个胜仗为刘裕接风。十一月初,王仲德、刘钟等人大败卢循军的南陵守将范崇民,一举拿下南陵,范崇民狼狈逃走,前往寻阳的江路已经洞开。不过刘裕与王仲德会师之后,西征大军行动速度也并不太快,这是因为:在当时通讯不便的情况下,刘裕要为那支南下的奇兵发挥作用,留出足够的时间。
尽管没有GPS,也没有无线电联系,但刘裕对数千里之外远征军行程的计算大体仍是准确的:就在十一月二日,孙处、沈田子率领的远征舰队经过数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广州番禺。当时卢循率主力远征,番禺的守兵不多,而且自以为远离战场,根本没想到晋军会从海道千里来袭,因此毫无防备。晋军到达离城只有十余里的东冲时,城中守军还一无所知。此时正好天降大雾,孙处、沈田子二将率士兵悄悄登陆,从四面突然包围番禺,当天就攻下了城池。城陷之时,卢循的父亲卢嘏、以及长史孙建之、司马虞尪夫等人乘小船逃往始兴,其余没跑脱的亲友党羽则全被诛杀,卢循经营了六年的广州根据地就这样说没就没了,他一旦战败,将无路可逃,只是他现在暂时还无从得知。随后,孙处留在番禺安抚居民,沈田子率军出击,夺取岭南的其他郡县,完全收复广州。
在估计孙处、沈田子应该已经完成了对广州的战略迂回之后,刘裕率西征部队进至雷池(当时长江北面的一个湖泊,位置在今湖北与安徽两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