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名女 情女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姐哪里肯相信他的一句空话,白了他一眼,愤然说道:“何必骗
我!”

武宗见已至此,索性解开罩衫襟扣,露出一角平金绣蟒的内袍,凤姐
眨着眼睛将信将疑地怔在那里。武宗又从腰间摸出一方玉印,交到凤姐手上,
要她仔细辨识,并说:“这是御宝,上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你
可看个清楚!”

好在李凤姐粗通文墨,看了半天,认出了那八个篆刻的字迹。她这时
又想起日前夜里曾梦见自己变成一颗明珠,被苍龙衔走,似乎有所预兆。更
记起市人都传说当今武宗皇帝正驻官府。这么说来,眼前这位年轻英俊的酒
客,莫非真的就是当朝皇帝?她终于这样认定了。一个乡野姑娘,突然面对
皇帝天子,自然十分震惊,忙跪伏在地,瑟瑟地说:“臣妾有眼无珠,望万
岁恕罪!”

武宗连忙将风姐搀起,顺势又将她搂在怀里。在堂堂皇帝面前,李凤
姐失去了挣扎抵抗的念头和力量,象羊羔一般柔顺而颤栗,任他摆布。。

第二天,武宗返回宣府后,马上派人用銮舆把凤姐接到镇国府第中,
从此专宠她一人。李龙也被召到了宣府中,授以官职,并得御赐黄金千两。

时光悠悠,转眼已是腊尽冬残,京城百官多次派特使送奏章到宣府,
恳请武宗回朝主政。武宗正沉缅在凤姐的温柔乡中,哪有心情回京,只是一
拖再拖。武宗多次想封凤姐为妃嫔,她总是婉言相辞:“臣妾福薄命微,不
配位居显贵,承蒙陛下垂青,为妾已是心满意足,不复有他求!”并且劝告
武宗:“还望陛下以万民为念,早回皇宫,这样臣妾才能安心,比封我名号
还要高兴百倍呢!

武宗深为凤姐的谦和知礼而感动。后宫中无数粉黛,哪个不是邀功讨


赏,逢迎争宠,都让武宗腻味了。如今凤姐一个乡野民女,既衷情于自己,
又不慕荣华,怎么不让他宠爱不已呢?

在凤姐不断的委婉劝言下,武亲终于决定第二年正月起驾回京。正德
十三年上元佳节过后,春风解冻,梅绽柳舒,武宗皇帝带着李凤姐及一些护
卫人员启程赶往京城。为了领略沿途的明媚春光,李凤姐舍车骑马,与武宗
并驾齐驱,一路看山看水,谈笑风生。

这天,一行人马行到居庸关下,正是薄暮时分。守关将领为了给皇帝
的车马照路,特命人在关下点燃了一大排火把,火光荧荧,把关边石凿的四
大天王巨像映得半明半暗。

李凤姐策马行来,无意间一抬头,猛地看到忽闪忽闪的四大天王像,
个个气势压头,怒目而视,威仪逼人,一下子使凤姐受了惊吓,一走神,便
觉眼前一黑,跌下马来,昏倒在地。

武宗见状大惊,连忙下马抱起不省人事的凤姐,众人相拥着走进了守
将府宅。

一番救治后,凤姐悠悠醒来,但仍然神思恍惚,呓语连连。到黎明时
分,稍见清醒。

凤姐伏在枕上,哭着对武宗说:“臣妾自知福薄,无命入侍宫中,只请
陛下速回,臣妾死也瞑目了!”

武宗紧靠在她身旁,垂泪哽咽道:“朕要等你病愈再一同回宫,朕情愿
抛弃天下,不忍抛下爱卿!”

凤姐气息虚弱,呜咽劝道:“陛下一身系天下安危,臣妾生死何足轻重,
万望保重龙体,以社稷为重。”话刚说完,已经气喘不宁,不一会儿,两眼
紧合,溢然离世而去。

武宗大为悲震,祭奠之后,命人以厚礼将李凤姐葬在关山之上。并按
皇家礼节,用黄土封墓顶。一夜之后,武宗上山道别,却发现封墓的黄土全
变成了白色,不禁长叹不已,对左右说道:“好一个贤德女子,至死还不肯
受封。可惜朕无德无福,不能感动天地使她永年。”为了了却凤姐的遗愿,
武宗当天含悲启驾入关,到宫中料理国政大事去了。

秋香三笑结良缘

唐伯虎、沈周、文征明、仇英,号称“吴门四家”。其中领衔人物是有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

唐伯虎与无锡华府美婢秋香结下的三笑姻缘,也是世传美谈。

华府的主人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翰林学士华虹山,为人清雅,取仕而
家居,府第设在家乡无锡郊区。华家家境殷实,仆侍如云,婢女也不计其数,
而最出色的要数华夫人手下的四香,她们分别是春花、夏荷、秋月、冬梅,
又称为春香、夏香、秋香、冬香。

四香在华府中有特殊的地位,她们只为华夫人一人服务,而且仅做一
些轻巧精细的活计,还可调派府中其他仆侍。四香之所以能享此殊荣,除了
因为她们模样儿长得周正可爱,主要的还是因为她们心灵手巧,口舌伶俐,


做事细致周到,深得华夫人的赏识。

而四香之中最为优秀的就要算秋香了,秋香自小父母双亡,在华夫人
身旁长大,不但人长得秀美娇俏,而且聪慧机敏,善解人意。华夫人有什么
意图,有时并不须说出口,秋香便能心领神会,办得妥妥贴贴。华夫人是知
书识礼的名门淑女,受她的影响,秋香也略能识文断墨,而且神情举止,也
染了不少大家闺秀的气韵。所以华夫人对秋香犹为看重,把一些重要的事项
都交给她安排,自己也把她看成是半个贴心的女儿。

这年春天,好善信佛的华夫人特往茅山古寺进香拜佛,随行的有四香
和其他一些仆从。茅山又叫句曲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半山上有一座
古庙,香火非常旺盛。华夫人一行,从无锡乘船,直到戚墅堰河渡口停住,
舍船乘轿东行。一大群仆从拥着几乘华轿逶迤而行,径过句容县城时引得不
少人驻足观望。句容城中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坐第二轿中的秋香一时兴起,
悄悄掀开轿帘一角,向外张望。这一望正看见市边有一群少年围成一团,争
相请一位年轻公子在他们准备好的素扇上作画,一个个争先恐后,好不有趣。
被围在中间的那位年轻公子似乎兴致很好,手拈一枝画笔,神清气闲地左涂
右抹,每每只需几笔,就能画好一个扇面,得了画的人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捧
着,象是得了什么宝贝。见此情景,轿中的秋香不由得嫣然一笑。这一笑本
是无意,却不料这时那作画的公子恰好抬起头,正正受了这一笑,作画的公
子似乎受宠若惊,呆呆地望着轿子,手中的画笔不知不觉也蹭到围在他身边
的那些人的衣服上了,竟也不知收回。轿里的秋香,见自己的一笑竟被人察
觉连忙放下轿帘,规规矩矩地坐在轿中。

为人作画的公子,怔怔地目送着轿子远去,却再也无意画画,收笔就
走,也不管那些没得到画的人怎样苦苦相求。这位作画的公子,原来就是堪
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名寅,伯虎是字,自号六如居士,
独禀异秀天资,才情横溢。不但写的文章风采俊逸,特别是能画一手绝妙的
山水人物画,他作画随兴致所至,风格飘逸,笔调恣肆,被人称为神来之笔,
是当时人们争相收藏的妙品。明孝宗弘治年间,唐伯虎曾应乡试,荣登榜首,
成为举人之魁——解元,而他并不着意于继续努力进取,才高气傲,性格落
拓不羁,常醉心于诗酒书画,流连于风花雪月,过一种放浪随意的日子。

这个春花烂漫的季节,他约了二三个好友,同船到茅山游玩,从茅山
古寺归来的路上被人认出,硬缠着他题画。唐伯虎被一路春色感染,心境十
分爽朗,也正手痒着想画上两笔,所以欣然应允,接过别人早已备好的纸笔
开始抒写心中的春情。谁知他一开了头,竟收不了尾,周围那些喜欢附庸风
雅的人不断闻信赶来,直让他应接不遐,但他依然兴致勃勃。

然而,秋香那迷人的一笑,却使他的画兴嘎然而止,所有的心思都只
顾得回味那摄人心魂的一笑了。回客舟的路上,他满脑子里都是刚才稍纵即
逝的那一幕。身为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对女人的风韵可以说是历经颇丰,但无
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谁都比不上刚上轿中那位女子的浅浅一笑更让
他动心。虽然他不了解那女子的身份,可那端庄俏丽的脸蛋,蕴含着盈盈秋
水的大眼睛,真让人看了着迷。尤其是那一笑,娇而不媚,艳而不俗,似乎
展开了一片春意盎然的天地,怎不引人想要融入其中。

唐伯虎闷闷不乐地回到舟中,几个友人正等着他,准备在舟上休息一
夜后,第二天起航返回苏州。这一夜,唐伯虎神思迷离,转侧难眠,想到夜
半时,忽然生出一条妙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