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帝王刘义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二十九岁时就任侍中,可谓年少权重,也是皇上将来要大相托付的人。

    皇上回来了。

    江、徐以及群臣都以十分惊诧的目光迎接皇上重返朝堂:

    皇上头带兜鍪,身披铠甲,手执长戟走进了朝堂!——一个完全的武将打扮。

    “陛下这是……”江、徐等张大着嘴巴满脸疑惑地迎了上去。

    “王玄谟小子坏我大事!”刘义隆很少在群臣面前骂一个人,但寄予厚望的王玄谟太让他失望了。

    “陛下的意思是……”江湛试探着问。

    “朕要亲征!”

    “亲征?”群臣一片惊诧声,随即又唧唧喳喳地私下议论起来。

    “是的,朕要亲征。朕与前方遥隔千里,蜗居深宫,这样就难以适时地知晓前方详情。朕用了二十年,实指望这次北伐能收复失地,直指敌巢,但不承望前锋王玄谟兵精器利,却轻易败北,这让朕大失所望!佛貍小儿仗着长年征战,屡屡出言不逊;朕要亲征,就是要佛貍小儿知道一点朕的厉害!”

    是赞成还是反对?群臣一时茫然。倒是满腹经纶的袁淑很快作出反应,他旁征博引来表示赞成:

    “自古以来,君王亲征意义非常。当五霸之世,将非不良,士非不勇,而征伐之役,君必亲之。齐桓决死于邵陵,晋文披甲于城濮。昔汉高、光武,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定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无暇安居,然后皇基构建,大功告成。魏武既平定中原,亲征柳城,扬旗卢龙之岭,停车重塞之表,当时并无烽火之患,盖一日纵敌,终成后患,虽兵车蒙险,不以为劳,何况急于此者!刘备亲登汉山,而夏侯之锋摧;吴祖亲溯大江,而关羽之悬。袁绍犹豫失机,丧失三分之势;刘表卧守其众,终亡全楚之地。纵观古今拨乱之主,即使是圣贤,未有高拱闲居不劳而成者。前事不远,可为宝鉴。陛下自二十多年前亲征荆州后,因国家无大的外患,再未亲征。陛下此次若再亲征,必是有征无战!”

    太子也赞成此议:

    “今魏虏占我河南,为我强敌,而想使銮旗无野次之役,圣上无风尘之劳,却能大功坐成,其难可知。”

    “陛下若亲征,而守不可虚。臣以为江、徐可委以萧何之任。”刘邦亲征时,萧何留守后方。见太子也赞成,始兴王刘濬忙来壮大其声势——兄弟二人,如今已形影不离。

    “臣不能苟同袁中丞之见。”不知是自感不堪重任,还是原就不赞同他们的看法,徐湛之立即说,“往昔高宗讨伐鬼方,三年乃成,可见用兵之难,非独在今。古今之霸王逢时运艰难,有亲征以成大功者,如袁中丞所言;也有派遣将领以平敌寇者:昔齐用穰苴,燕、晋退军;秦用王翦,克平南荆。若使统帅得才,则小寇不足虑!”

    统帅得才?这不是说朕所任用的萧斌、王玄谟皆非其才?刘义隆看了一眼徐湛之,再次想起王玄谟,心里梗塞着。

    “陛下只想收复河南,这又何足亲劳大驾?臣以为不必以随侯之珠弹射千仞之雀。”江湛也来帮着徐湛之,以消解始兴王所谓“江、徐可委以萧何之任”。

    “昔光武征讨公孙述,晋武擒获孙皓,未闻二帝自率六军,亲执桴鼓,身蒙矢石。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武。如何凭万乘之尊,却可以身轻天下!”与江、徐同参朝政的何尚之也不赞同。

    老臣何尚之的话倒是让刘义隆冷静下来。比起徐湛之的“小寇”的说法,“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武”让他听了觉得更入耳些。就在这时,前方快报飞驰入京:拓跋焘的大军已经越过淮河!淮河自古以来就是南方政权抗击北方势力的又一道天然屏障。北方势力每越过一道屏障,南方政权的压力和危险就增加了一重。这哪里还是什么“小寇”!这个时候,还能亲征吗?还能亲征吗?刘义隆犹豫着。

    这时何尚之走近皇上耳语了几句,刘义隆变了脸色,不再坚持亲征的主张。

    你道何尚之耳语了些什么,就让皇上改变了主意?原来他只提了提那个被废为庶人的皇弟刘义康。过去在太平的时候,尚且还有人要拥立他,如今拓跋焘已经南下,能确保没有人借机生事吗?能确保再没有像刘湛、刘斌、范晔、孔熙先那样的人的存在吗?

    江湛、徐湛之等走上前来,帮皇上拿过了长矛,取下了兜鍪,解下了铠甲。

    

第一二四章 刘宋大举北伐(四)

    宋东路军虽节节败退,但西路军却杀得正酣。。

    八月,年始十八岁的皇六子、雍州刺史随王刘诞派遣奋威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进入卢氏(在今河南卢氏,洛水北),广威将军田义仁进入鲁阳(在今河南鲁山),振威将军尹显祖进入赀谷(在卢氏县南山之南),加柳元景号建威将军以总统群帅,向魏动进攻。

    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年已七十三,出身三秦望族,在当地羌人中威望很高。他要求进入长安,以招怀关、陕一带百姓,于是柳元景就准他率兵从赀谷进入卢氏;他一进入卢氏,卢氏大族赵难就接纳了他的军队。魏所统弘农郡(郡治在今河南灵宝北)的强门望族都不堪鲜卑人的统治,早就有投宋的打算,现在一见到宋军,一时间他们纷纷带着地方武装归顺庞季明。

    到了十月,鲁方平、薛安都、庞法起已率军到达白亭,此时柳元景的大军还远在后方,庞法起就带着鲁方平、薛安都从修阳亭向熊耳山(位于卢氏东,洛河东南)继续前进。庞季明则在挺进高门(在卢氏北)木城时遭遇魏永昌王的军队,于是退还卢氏境内,据险自固;随后,他又招募了一些卢氏青年进入宜阳(在今河南宜阳西),鼓动当地民众背魏归宋。

    十月下旬,柳元景大军继进。闰十月,鲁方平、薛安都、庞法起的军队攻入卢氏县城,斩了魏的县令李封,任命赵难为县令,加其号为奋武将军。赵难率领新附地方武装,做宋军向导。庞法起的军队度过铁岭之后,驻扎在开方口,庞季明也从木城出与庞法起相会。这时柳元景已率大军进驻臼口,因前军深入,孤立无援,柳元景就急遣尹显祖率领骑兵进入卢氏作为声援。因为军粮不足,难以持久,柳元景不得不率大军束马悬车,爬上百丈崖,出温谷,然后进入卢氏。

    庞法起诸路军进驻方伯堆,方伯堆距弘农城只有五里路。魏军派遣两千人前往试探,庞法起纵兵四射,魏军败退。

    宋诸路军造攻城器械,进兵弘农城下。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督战,固守弘农城。宋军击鼓不绝,呐喊逼城;庞季明、赵难也率义军相继而进,冲车四临,数路俱攻。宋将士们殊死作战,无不以一当十奋勇争先。

    在数路宋军的急攻下,弘农城旦夕将下,于是李初古拔父子都亲临南门督战。因其城内三千余人已抵抗数日,守城将士心力交瘁,他们见大势已去,就只在北门消极抵抗。

    几个在呐喊着攻城的宋兵在被射中后,都不再呐喊:他们虽被射中,却没有刺痛感,用手一摸,衣衫完好;拣起落地的箭,看到的却是无镞的光杆。他们深感纳闷。又一个小官也被无镞的箭射中,他把那支箭交给了薛安都。薛安都见了,大喜:

    “破城在即!”

    不久,弘农城北门楼竖起了降幡。

    薛安都的军副谭金和薛系孝率先率众登城,鲁方平也率众击败魏军从南门攻入,各路军马随即也从各个方向先后入城,生擒李初古拔父子及其郡丞。

    宋军入城时,城内百姓夹道欢迎;进城后的宋军纪律严明,没有掳掠之事,百姓安堵。

    此后,柳元景率大军度过熊耳山,薛安都进驻弘农,庞法起向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军事要地)进,庞季明率鲁方平及赵难等义军向陕西七里谷进。殿中将军邓盛、幢主刘骖乱派人进入荒田,招来宜阳人刘宽虬及其所率领的当地义军二千余人,同攻金门坞,杀死戍主李买得。李买得是李初古拔次子,时任永昌王长史,为人勇冠三军;永昌王听到了他的死讯,叹息良久,如失左右手。

    这时随王诞又派遣参军姚范率三千人到达弘农,受柳元景指挥,助其进攻陕城(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北黄河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