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鍪钩祭锤呕车乱楹停呕车驴窗涨逋ニ岬奶跫晃⑽⒁恍Γ⒉蛔鞔稹J钩嘉奕ざ亍�
张怀德带着经过些许骑兵训练的骑兵旅北上,在保定附近与张勇回合。清庭闻得复汉军直逼保定的消息,连日召开御前紧急军事会议,商议对策。大臣们认为,满人的优势在骑兵,以前因为守城,骑兵优势未曾得到发挥,故此被张怀德轻松击破。此次在保定,当集中满人的精骑在开阔处与之决战。
于是多尔滚将北地的数万满人精骑集中到保定,等候张怀德的到来。
数万满人精骑冲着复汉军进行了冲锋,结果自然是惨败,复汉军方面损失极其微小。消息传至清庭,多尔滚等人不禁呆若木鸡。至此,清庭已无再战之力,且连逃回盛京恐怕都做不到了,遂派出了求和使者。呵呵,这一次是求和,而非议和了。
清庭派出的使臣与张怀德经过协商,签定了条约。
一、满人撤出汉地,满汉以辽河为界,互不侵犯。
二、满地汉人由其自主选择留满或归汉。
三、满人所占据的汉地城镇由复汉军接收。
四、满人掳掠财物及府库钱粮,除必要军需外均不得带走,撤退时不得骚扰地方。
五、满汉友好通商。
多尔滚此时方才明白当年皇太极为何要一再与汉人议和了,他决定日后一定要跟汉人搞好关系。
随满汉和约一块发往各地的,还有一份复汉署关于处理各地汉军的决议。对不同的汉军将领做不同的处理,区别对待。各地义师将领保留军职,降清后未作恶者解除职务后不予追究,作过恶者随满人出关。所有汉军,均由复汉署收编、遣散。对于各地汉奸则予以严惩。
满人投降的消息传出后,天下鼎沸。十日后,清庭退出北京,张怀德让张勇带人接收北京,自己则带着骑兵旅回到南京,同时派员接收各地。
自张怀德回到南京后,劝进者络绎而来,其中包括南明的朱由榔。朱由榔为人不错,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肩负大任。如今天下已由复汉军收复,张怀德显然是众望所归。故此,诚心来投,言辞恳切谦逊,只求得一自由之身即可。
张怀德免不了对朱由榔赞誉了一番,令其宽心。明军按义师收编,朱由榔暂任复汉署广西分署总督。至此,在复汉军出师数月后,天下遂定。
第八章 筹划建国
张怀德请天下大儒会聚南京共商国是,其中包括顾炎武、黄宗羲等。张怀德草拟了一个建国纲要提交给诸大儒讨论,众大儒见到这份建国纲要后都惊呆了。经过短暂的呆楞后,大儒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建国纲要如下:一、成立新的国家,定名为中国。百姓拥有自由、平等之权力。
二、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他人信仰。
三、民族平等,在此基础上扶助弱小民族。
四、国之元首称做总统,由中国百姓全民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五、设立总统府,负责内政外交事宜,府内各衙署长官由总统任命。
六、撤消府级官署。镇长、县令、总督均由本地百姓全民选举产生,各衙署官员由镇长、县令、总督任命,任期四年。
七、建立各级元老院,分别对总统、总督、县令、镇长及其衙署进行监督,有罢免权。元老院中元老分别由各省、县、乡、村全民选举长者出任,任期四年。
八、组建立法署,在明朝法典基础上确立新法。
九、国家统一发行纸币流通,取代金、银、铜币。设立国家钱庄。
张怀德还对建国纲要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比如国中不设爵位,无皇亲国戚之属。上自总统、下至镇长,卸任后等同平民。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晋见总统以下各级长官,无须行叩拜之礼,更改为垂眉拱手礼。
众大儒对张怀德不将皇权作为私产相传予以极高的赞誉,这是他们想都没有想到的。张怀德的做法跟尧、舜的禅让有类似之处,但也有很大不同。
尧让舜,固然天下悦服,但舜是尧所定,而非百姓所举。当然,尧之所以举舜,亦因舜为百姓爱戴之故。但这还是有些不同的,张怀德是要让国君完全由百姓自主选择。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张怀德的想法,是完全符合民为重的思想的。
而且,张怀德要把它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禅让固然好,但未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故难行之久远。如今张怀德要将民选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这是思虑深远的表现。
君权在家族中承传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身处襁褓中的赤子与贪残暴虐之人皆可因血缘的关系成为君主,百姓欲求不苦,焉能得乎?
至于中国的国君不叫皇帝,称做总统,这只是换个称呼而已,但也有其深意。因为按张怀德的解释,总统卸任后即为平民之身,这可是一种大的开创,故换个称谓以示其始。
不但总统,且各级长官都由民选,这也是极其重视“民为重”思想的表现。大儒们知道,汉代举孝廉的制度是很好的,后来搞什么科举考试,以文取士,士子们都去钻研经义,学做文章,而非注重笃行,砥砺品德,流弊甚深。现在取消科举,对长官进行民选,跟举孝廉有相似之处。士林自然会越发注重笃行,百姓们也必然会选择仁厚的长官。
张怀德不仅要让民选官,还设立了监督、弹劾机制,这也是考虑得很周全的。
对所有的这些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后,众大儒不由对张怀德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深深的认同。
在大儒们全体通过了这份建国纲要后,复汉署将建国纲要颁布天下。自然,在全天下又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随同建国纲要发出的,还有张怀德草拟的一个选举法纲要。
张怀德在这份选举法纲要中,详细地说明了包括总统在内的各级长官的选举程序,各级元老院的选举程序,及不得贿选和结党干预选举等事项。还说明了元老院的职权,各级长官与各级元老院之间的关系。
张怀德对于君主们为所欲为、总统们处处受制的情形知之甚深,故此,不希望元老院的元老们对各级长官、官署有太多的约束。只侧重赋予元老院监督和罢免职权,对于官员们于公务上违背律令、自身有不法及不道德的行为时,可启动罢免机制,进行罢免表决。
在天下百姓对建国纲要及选举法纲要有所了解之后,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张怀德宣告中国成立,将南京改名为金陵,定都于此,自己出任临时总统。
第九章 全民选举
出任临时总统后,张怀德在金陵搞了个选举试点,让天下士绅代表前来观摩。先选择一个镇进行镇长选举,在张怀德的劝谕下,该镇有十来人参选镇长职务。
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乎礼,移风易俗莫善乎乐。”礼让对维系社会秩序是非常重要的。故此,张怀德在选举法中贯彻的是参选原则,而非竞选。
张怀德让人将这些参选者的详细情况及各人所提出的举措,在镇内及各村张贴出去。待百姓讨论过后,又请他们的代表来跟参选者做现场答疑。再将答疑情况张贴出去,待百姓讨论过后,再举行对镇长的全民选举。不进行必要的准备,随便拉几个人出来让人选,等于是糊弄人。
张怀德将支持各自参选者的人选了一些出来,把他们进行分组,每组都有各参选者的支持者。然后,让这些组分别到各村及镇的选举现场,监督选举进行、记录选举结果。最后,在他们的监督下进行汇总,选出了中国第一任全民选举产生的镇长。从斯大林说的不在乎谁投票在于谁数票,就明白监督选举的必要性。
接着又在该镇进行了参与县里元老院的元老选举,选举元老院元老相对选举镇长要简单得多。因为,他不需要提出什么治理举措,只需将他们的情况向百姓做个介绍就行,当然都是些道德高尚的长者。一般而言,每镇选出元老一人,人数多的镇相应增加元老数,此镇只需要选出一名元老即可。
在这之后,又进行了镇元老院的选举,每村选一位元老,人数多的村子相应增加元老数。
然后,又进行了金陵府尹的选举,因为取消了府级官署,故此,金陵府尹只相当于县令,以前归属金陵府的几个县都直接由江苏总督府管辖。
在选出了金陵府尹后,又进行了江苏省总督的选举。
待在金陵的选举示范结束后,全国展开了各地长官及元老院的选举,真是热闹非凡。
张怀德则跟大儒们商定了以儒家思想来奠定社会道德基础、以民选作为保障的为国大经。也商定了以教化为首、以政辅之、喻教于政的大策。这也是很重要的,唐太宗想要“政至太平”,其实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