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来到古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六世纪后期,在奥斯曼苏丹的帮助下,摩洛哥建立了较强大的王国,不仅打败了葡萄牙侵略者,而且还发动对非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欧洲国家控制了摩洛哥的部分港口,中国军队到来后,虽然当地摩洛哥土著在这些港口交易点建立了民选联盟,但难以向摩洛哥王国控制区域发展。张怀德并不为此担心,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民选联盟的优势便会逐渐显露。民心所向之下,再加上民选联盟军事力量的加强,在摩洛哥自然也会逐渐发展壮大。
为了防备摩洛哥国王利用中国军队倾巢而出的机会,对摩洛哥民选联盟以及中国在摩洛哥联盟的驻地不利,中国给摩洛哥民盟的军队配备了充足的枪支弹药,且对其军队进行了大力整训。如今,摩洛哥民盟军队已经颇具实力。再加上中国总统行辕临时驻地一个营的精锐卫队,安全上基本没有问题。
包括都城伊斯坦布尔在内的奥斯曼帝国欧洲部分,被两个海峡及海峡间的一个内海与亚洲部分分开。奥斯曼帝国虽然领土广大,但其都城却处在欧洲部分的海边。故此,张怀德做出的战略安排是先打败奥斯曼帝国盘踞在希腊、塞莆路斯、埃及一带的地中海舰队。然后通过爱琴海、达达尼尔海峡、玛尔马拉内海,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直接攻打其都城伊斯坦布尔。
凭着中国强大的海上力量,自能取得制海权,从而割断其都城伊斯坦布尔与根基所在的亚洲部分的联系。这对奥斯曼帝国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不难迫使奥斯曼人签下城下之盟。
张怀德所作出的不在巴尔干半岛、非洲北部等奥斯曼统治地区四处作战,而是直薄都城的战略思想无疑是上策。
第十四章 欧洲试点
    当作为试点的爱尔兰开始进行民选事宜时,苏格兰,英格兰,意大利,德意志等地都派来了代表,法国的孔代等人以及奥斯曼治下的巴尔干半岛及北非各民族独立代表也前往观摩。张怀德从欧洲各国所支付的赎金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这次爱尔兰建国筹备的资金。
爱尔兰人决定将黑水河边的以黑水河堡为中心的集镇作为都城,各地有名望的蓍老会聚都城后,选出了临时总统,由临时总统主持,组建了一些建国筹备机构,诸如立法司,选举司,政务司等。在选举司官员向爱尔兰百姓做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后,便开始了爱尔兰国家议会的选举,每个地区都全民选举出了两名议员。
之所以是选国家议会,而不是选国家元老院,因为张怀德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欧洲还是实行议会制。元老院制对总统权利限制不多,议会制对总统权利限制很多,哪种好,实在难有定论,归根结底还是个道德问题。社会整体道德高,国家没什么大问题,无论是元老院还是议会都能跟总统和睦相处,社会整体道德不行了,国家到处弊病丛生,不论是元老院还是议会可能都会跟总统矛盾重重。
在元老院制下,总统如果道德不够完善,对世界的认识有偏差,而在内政外交上又不太受限制,便会给国家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道德不完善,对世界认识有偏差者也有可能被选为总统?当社会整体道德不行了时,便察觉不出他的不好来。
比如古代人懂得男女之防的重要,数千年来社会风化都很好。此时任教化署署长的黄宗羲制定的国家教规,便要求学童十二岁后男孩女孩要分开授课。即便到了清朝末期,男女之防亦看得看重。例如,大清律明确规定男女不准同台演出等。
有一次,吴佩孚的家乡出现了这种情况,而知县竟公然在座,众学子大为愤慨。吴佩孚当众教训了知县一通,和学子们搅了场子,然后他抛弃秀才的功名,亡命天涯。吴佩孚是个硬骨头,他坚持不举外债等主张,决不依赖、投靠任何国外势力。然而在那个时代,吴佩孚这种耿介的民族英雄,要想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大志是很难的。吴佩孚先是在跟受日本扶持的张作霖开战时,由于冯玉祥吃受不住日本人的恐吓哄骗临阵叛变,而致溃败。东山再起后,又被苏俄扶持的南方势力打败。壮志难酬,诚可叹也。。。。。。
民国之后,男女之防渐开。到了有所谓优越感的现代,男女之防大开,无数麻烦伴随而来,短短数十年便风化大坏。《礼记。经解》云:“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至为精辟。
在这个流毒已深的时代,黄宗羲是当不了教育部长的。即便是在学生时代以中华正统文化施教,没有被某外来学说洗脑的民选的台湾,亦只有认同男女混杂者才能当选总统。哈哈。呜呼。。。。。。
当然,元老院有总统罢免权,表决立法权和表决战争权在,总统也不可能做出太出格的事来。而社会道德败坏之后带来的麻烦和灾难,那也不是靠一个制度便能解决和避免的。
议会制下,总统权限受太多限制,如果是一个道德不够完善,对世界认识有偏差者出任总统,未尝不是好事。可如果是一个有大智慧者出任总统,则会使他的许多英明举措难以实施,一样可能带来麻烦和灾难。
比如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时,他便受到了太多限制,尤其是在外交上。美国当时孤立主义思想严重,一则觉得参加一战失策,厌战情绪普遍,二则国内经济危机严重,再则美国与亚洲欧洲距离遥远,不易被战争波及,所以大多数美国人只想自扫门前雪。
孤立主义者控制大部分报纸,通过舆论给总统施加了很大压力,总统干什么都可能被警告这将导致战争。议会甚至通过中立法案,想确保美国不被卷入战争。罗斯福要想跟议会搞好关系,以便通过一系列新政法案,要想获得连任,便不能轻易违背在民众中泛滥的孤立主义思潮。在强大的压力下,罗斯福只得在中立法案上签字,总统不签字议会提出的法案不能正式通过。
美国后世明白人认为,尽管罗斯福比普通民众目光远大,但他看得远两步的话,也只能先透露一步,还得在美国民众在他的炉边谈话等形式的教育下,认识逐渐跟上来了之后,才能再去实施这一步。可见罗斯福逐渐引导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对中英等受侵略国家提供援助,对日本进行制裁,参战后引导整个世界走向胜利,这一切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此时,议会制便显出了它的弊端。如果美国是采用的元老院制,罗斯福在内政外交上腾挪的余地就会大很多,或许他早就跟英国等联合,对日本进行了制裁,对纳粹德国提出了警告和实行战略物资禁运。
正因为张怀德深知元老院制和议会制各有利弊,所以他决定在欧洲搞议会制,跟东方及非洲的元老院制形成一种互补。这种安排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十五章 爱尔兰宪
    爱尔兰的国家议会选出来后,先通过了立法司所草拟的根本法,也就是爱尔兰宪法,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等重大内容。宪法确立后,便将之颁布天下,然后再开始各地区长官以及地区议会的选举。因为参选地区长官者拟订的治理纲领,必须在宪法规定范围内。
在爱尔兰帮助其民选建国的中国官员让旧教、新教各派都派代表参与商讨宗教管理事宜。经过探讨,恢复原始基督教形式,宗教产业则由信众管理。爱尔兰宗教问题的处理,为欧洲其他民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竖立了典范,影响深远。
数月后,爱尔兰选举全部结束,挑了一个良辰吉日举行开国庆典,爱尔兰总统及国家议会诚挚邀请中国总统张怀德前往参加。
在这个时代,报纸已经在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报纸有荷兰安特卫普的《新闻报》、德国的《通告报》、英国的《每周新闻》和法国的《报纸》等。欧洲各国报纸,纷纷派出记者前往爱尔兰,采访爱尔兰民选的全过程。他们把采访到的有关爱尔兰立法及选举的情况传回国内,在欧洲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爱尔兰民选成了最热的话题。
欧洲人都知道苏格兰、德意志、意大利甚至英格兰都将步爱尔兰的后尘,进行全民选举。国王们坐立不安,在他们的授意下,无耻御用文人利用独裁政府的喉舌国家报纸,对爱尔兰立法及选举进行了嘲讽和诋毁。在民间,则对关注拥护民选的言论进行嘲讽和贬低。然而,百姓的目光是雪亮的,他们看穿了充斥谎言的国家报纸的丑恶面目,以及独裁政权的种种下作表演,渴望着民选在他们国家的到来。。。。。。
第十六章 攻陷奥都
    混合军第一师去年秋参与了摩洛哥海战,取得很大胜利的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故此,中国军队在塞普路斯附近海域将奥斯曼帝国的地中海舰队轻松击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