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朝房各一座,是大臣预备召见和办公的地方。整个建筑的四周围以高墙。仪銮殿的内部装饰及各种家具陈设,十分讲究,力求精美,富丽堂皇。
在仪銮殿东邻另辟一大院落,修建膳房、茶房和药房,供慈禧等人吃喝、看病。其中寿膳房3座,寿茶房两座,前后院有东西厢房共8座。寿药房相当于一所医院,有前药房两座,后药房一座,前后院共有东西厢房6座。这组建筑群四周也围上院墙。在仪鉴殿西面,建造了4所宅院,每院有正房和东西配房各一座,游廊相接。
仪銮殿建筑群工程耗资数百万两银子。三海工程由德顺、聚顺、恒顺、天利、三成、东升、义升、德成、德兴、义和、聚丰、德源、隆聚和广泰等十余家木厂巨商承包。由于宫廷内库空虚,常常不能如期发款,厂商不得不单独或联名索取,往往多次讨偿仍得不到支付。为了工程的进度,更为了早日住进仪銮殿,光绪十一年十二月,慈禧下令粤海关监督设法筹款100万两,并强令他每年“报效”3万两,逐年还清此款。
醇亲王因急于要得到100万两银子支付西苑修建费,不得不致函李鸿章诉苦说:不催厂商加紧工作,怕延误工期;要催厂商,各商便反过来纷纷催讨工款。“既不敢琐渎无听,又无法商诸同事,唯与立山蹙额相对,是可愁亦可笑也。……智力已竭,而工效尚远。”又不愿负“借洋款修禁苑之名”,怕“受谰语訾议,殊为不值”。万不得已求李鸿章帮帮忙,“指称创建京帅水操学堂或贵处某事”,借洋款80万两,以资急需。李鸿章自然乐于帮忙,共同商定,此项借款将来由闽海关提拨归本,由江海、津海、浙海、江汉四关遣按年摊派报效息款。这样,醇亲王才得以“不居借洋款修禁苑之名”,而实际借洋款修禁苑之惠。由于三海工程进度紧,工匠报酬低,光绪十二年和十三年,曾先后爆发了三次工匠罢工,要求增加工资,但均遭到清廷的镇压,并增派大量清军弹压监督工匠。
经过3年的紧张施工,仪銮殿和三海工程于光绪十四年四月先后竣工。
早在二月初一日(1888年3月13日),即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恳请慈禧住进西苑。随后又发布“懿旨”,郑重其事地宣称:“凡苑囿之设,搜狩之举,原非若前代之肆意游畋,此举为皇帝孝养所关,深宫末忍过拂,况工用所需,悉出节省羡余,末动司农正款,亦属无份国计。”这一派胡言,纯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在上谕中,慈禧急不可耐地宣布:择于四月初十日(5月20日)驻跸西苑。可惜,虽吉日良辰到,但仪銮殿油漆未齐,暂不能使用,而又不便更改驻跸时辰,慈禧感到扫兴,无奈之中,只好临时屈驾西苑丰泽园内的澄怀堂,直到七月初一日(8月8日),慈禧才移驾仪銮殿新宫。此后数年内,慈禧大部分时间均住仪銮殿。
慈禧训政两年多之后,于光绪十五年元月(1889年2月)为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并宣布归政,住仪銮殿颐养天年。但她何尝真正放弃统治权力?无非是幕前改幕后,继续操纵权柄,视光绪如木偶。仪銮殿替代了养心殿,成为绕治权力的中心。各种奏折、上渝均要送仪銮殿由慈禧审阅,光绪皇帝遇事都得进仪銮殿向慈禧禀奏。慈禧照常在仪銮殿召见大臣,商议政事。正如时人所言:“皇上亲政后,遇除授尚书、侍郎、将军、督抚各缺,仍恭请皇太后懿旨简用,盖由圣德谦冲,于用人行政诸大端犹腹禀承慈训,以示不敢独断。”可见,慈禧把用人的大权牢牢地抓在手里。尽管如此,慈禧对光绪还是不放心,因此,密布了间谍,随时搜集情报,对光绪的监督极严,甚至竟把心腹派到了光绪身边。
光阴飞逝,一瞬间又是一年过去了。当时间推移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之时,慈禧已年逾古稀,寿达七十有四。至此她涉足皇宫已58年,统治大清达48年。
进入这一年的10月以后,慈禧着实感到力不从心,体乏无力,最终病倒在仪銮殿。
慈禧病倒之后,虽然没有意识到不久就会升天归西,但她也深感年已古稀之人,病倒之后,就会有死亡的危险。所以,她一方面牢牢地控制着朝廷大权,以便在她临终前的一刻仍然掌握着清王朝的统治权;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后事想一想,作一些必要的安排。
慈禧躺在病榻上,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醇亲王载沣3岁的儿子溥仪迎入宫中。光绪驾崩之后,慈禧就将她的决定宣示朝廷内外,立溥仪为大清入关后第十代皇帝,也是慈禧扶植的第三个傀儡皇帝。
新君虽立,但旧规不改,慈禧依旧把握着权力。早在立溥仪登极之前,就有了一道确立太皇太后慈禧权力的懿旨:“现值时事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度施行,俟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秉裁政事。”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在瀛台涵元殿与世长辞。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 日),在中南海仪銮殿的御塌上,慈禧太后正在静卧。这几日她的病情明显地加重了,尽管御臣们费尽心血为她医治,但病情仍未见好转,反而日甚一日。尽管全国各地应诏赴京的名医们轮番诊视,病案、药方开了一大堆,但似乎还是没有回天之力。
唯独令慈禧欣慰的是,光绪于她之前先逝。她似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于是她轻轻地闭上眼睛。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未刻,慈禧在中南海的仪銮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在慈禧去世不久,大清帝国就在武昌起义那隆隆的炮声中灭亡了!
第一部分 撩开中南海的神秘面纱第23节 隆裕太后中计海晏堂
袁世凯东山再起,进京组阁,软硬兼施,夺得“监国摄政王”大印。海晏堂,袁世凯引经据典,“劝说”隆裕大后,隆裕太后中计,懿旨下诏宣布退位。溥仪囊中羞涩,偷卖放生鱼。
武昌起义爆发之际,正在彰德老家养“足疾”的袁世凯,时刻准备着东山再起。
1911年11月1日,北洋军攻占汉口的当天,清廷宣告解散“皇族内阁”,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并于13日进京组阁。
16日,袁世凯内阁成立,阁员多是他的党羽和老朋友,他为了将中央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载沣交出了“监国摄政王”的大印,又由隆裕太后申明“家法”:亲贵不得预闻政事。
诡计多端的袁世凯一步一步地实施他既定的计划。他调冯国璋进京,接管载沣控制的禁卫军。从而达到了只有他才是清王朝中唯一真正掌有实权的人物,隆裕太后以及小皇帝溥仪已成为傀儡。
袁世凯为了早日当上总统,便又开始构想心计,盘算着逼迫清帝退位的策略,想着想着他笑出声来:威胁与利诱。妙计!妙计!
中南海,海晏堂。袁世凯拜谒隆裕太后之后,便开始施展他早已想好的妙计来。
袁世凯面对隆裕太后,引经据典,软硬兼施,又是威胁,又是利诱:“太后呀,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灭亡的,而那些亡了国的国君,其结局都是惨不忍睹的,有的被割舌杀头,有的被千刀万剐”。
袁世凯说到这儿,看了看隆裕太后,见隆裕太后脸色煞白,脑门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见此情景,袁世凯又乘胜追击:“可是你想想,现在大清皇帝退位,既可以享受每年400万两银子的生活费,又能保持其尊号,这可是相当不错的优待条件了!”
隆裕太后此时已是涕泪涟涟,并小声地哭了起来,袁世凯接着说:“在谈判中我们简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到这个优待条件,不管怎么说,这是微臣的一片心意呀!”
这时,隆裕太后止住哭声,哽咽他说:“我们母子两人的命,都吊在我的手上了,我总得要好好想想,只要我们母子平安,大清皇族不出什么大的变故,我也顾不上列祖列宗了。”
袁世凯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不能吓唬大多,世不必劝得太多,这不是一次、二次就行的事,于是便告辞回府。
袁世凯在府中再一次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但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顿时笑容全消。
他想到了铁良、良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