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桌上谈笑风生的斯大林赞同这一看法:
“毛泽东的估计是对的。但要说明一点,美国没有本领进行大战,它的英法朋友更不行,人民也不愿打仗。”
毛泽东、周恩来、斯大林等世纪伟人对形势做出的这种准确估计,使得他们能够抽出精力来考虑国内建设问题。这次家宴,几位领导人喝得都很尽兴,亲切友好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深夜,方才互相道别。
第一批文件的签字仪式定在9月15日。这天,周恩来和斯大林各率双方人员出席了《中苏关于橡胶技术合作协定》等文件的签字仪式。
在签订的《中苏关于橡胶技术合作协定》中,苏联政府允诺向中国政府贷款70万卢布。
苏联援助中国的其他项目,由于还需进一步详细研究、核算,在时间上至少需要两个月。而国内的千头万绪的工作不容许周恩来在国外停留过久。
橡胶协定签完以后,周恩来又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对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详细安排。按预定计划,他将携陈云、粟裕等人回国,留下李富春代理代表团团长职务,全权领导各组继续与苏方谈判。
9月24日,周恩来平安回到北京。当天就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汇报了代表团就“一五”计划轮廓问题同苏联方面商谈的情况。会议根据苏联方面的一些意见,继续讨论“一五”计划的方针和任务。
虽然离开了莫斯科,但周恩来仍然继续密切关注和直接过问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的会谈进程。李富春在谈判中遇到重大问题时,直接打电报向周恩来和毛泽东请示。每次周恩来都及时审阅这些电报,并在与其他中央领导人研究商定后,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明确指示和答复。
经过艰难的工作,到1953年4月,苏联援助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项目的协定基本谈妥,剩下的工作就是签字了。为趁热打铁,李富春接连从莫斯科致电和致信中共中央,请求指示。
4月30日,周恩来代中共中央起草致李富春电,指示非常明确:
“我们同意你在来电和来信中所提的各项意见。请你即向米高扬同志表示:毛泽东同志及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完全同意苏联政府提出的《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协定的议定书》、《协定的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附件》、《议定书附件》及《两个清单的附注》等8个文件,并完全满意和感谢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这样巨大和长期的援助。中国党和中国政府愿尽一切力量完成这些文件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
首张“考卷”(6)
电文还有一句至关重要的话:
“委托李富春同志为全权代表签订这些文件。”
取得中共中央的授权以后,5月15日,李富春以中国政府全权代表的身份同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等文件上签字。这一《协定》规定:苏联政府将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91个工业企业项目,加上1950年签约援助中国的50个,总共141个项目。
中苏经济合作谈判历时8个多月,总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周恩来内心是欣慰的。但他深知,作为两个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中苏之间的经济技术以及全方位的合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周恩来心里很清楚,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要想稳固地发展,必须进一步得到苏联老大哥的援助。尽管这种援助不是无偿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谈判还要继续……
根据中国政府的请求,至1954年10月,苏联政府再次追加了15个援助项目。至此,广为中苏两国人民熟知的苏联政府援助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最后敲定。
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确定,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尽管中苏关系后来出现曲折,但是,在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初期,苏联老大哥功不可没。
得到苏联政府的热心帮助后,周恩来与陈云、李富春等人进一步指导精心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整的国民经济建设答卷,是在1955年6、7月间由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提交的。
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这是以周恩来为首的国务院提交的新中国第一幅建设蓝图。
为使她的全部内容切实付诸实施,1955年11月9日,周恩来签发国务院命令,敦促“一五”计划涉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遵照执行,并领导群众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克服困难,为胜利完成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到1957年底,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抗美援朝(1)
抗美援朝,三位一体,集三“总”于一身,角色特殊
1949年10月19日,就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会议任命政务院各部门主要组成人员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周恩来与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程潜一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鉴于周恩来在党内和军内的崇高威望,会议还决定周恩来主持建国后第一届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设想,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已经基本结束,军队不需要保留那么多了。由此,在内政和外交上有着丰富经验的周恩来,也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政府工作中,工作重心转移到重建家园上来。
对国内战争形势的发展,周恩来较为乐观。到1949年底,全国大陆除了西藏外,已经全部解放。1950年4月16日到5月1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歼灭国民党军薛岳部队3万多人。应该说,剩下的战事的确不多了。
战争,是要花钱的。经过长期的战争,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库存的“银两”非常有限。何况,进入建设时期以后,军队的开支却没有减少。仅解放军的人数(包括改编过来的原国民党部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已经达到500多万。这是个庞大的数字,需要很大的财政支出。
国家财政极为困难,怎么办?为争取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中共中央决定,大量裁减军队!这个艰巨的任务,又交给了周恩来。
1950年4月14日,周恩来主持召开第28次政务会议。会上,他向大家透露说:中央将要大裁军,“1950年把军队数目从560万减到400万。”
5月16日,周恩来出席全军参谋会议,他在会上讲话时还专门讲到对军队的整编问题:
目前,一方面战争还未全胜,需要加强准备;一方面又要使军事开支不要太大,争取国家财政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为此,需要整编军队,复员100多万人。这是我们目前的重大任务。
台下的全军高级将领和参谋长们,尽管爱兵如子,但他们心中明白,此事中央已经做出决定,必须以大局为重。
为完成这一任务,6月5日,由周恩来牵头,组建了中央复员委员会,委员有15人,周恩来担任主任,聂荣臻任副主任。
6月24日,周恩来主持政务院第3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复员工作的决定》,这份文件说: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军队人数已达到520万,为此,1950年我国准备减少军队120万……”。
会上,周恩来还特意作了关于人民解放军120万大裁军的报告。
裁军的消息,在解放军内部立即传开了:
要裁军了!
中央已经做出决策,裁减120万大军!
……
正在这时,在大洋的彼岸,一向自诩“老子天下第一”的帝国主义者,对新中国虎视眈眈。战争的威胁,并没有让中国人民安心下来建设自己的家园。争取和平的环境,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就在中国政府第36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复员工作的决定》,周恩来正式宣布中国军队将裁减120万以后不到一天,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
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的空军、海军参战,支援朝鲜南方李承晚政府。27日,杜鲁门公开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决定以武力阻止中国解放台湾,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
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直接受到了来自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
对杜鲁门的战争叫嚣,中国立刻做出反应。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6月27日在美国政府指使和操纵下所通过的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协助南朝鲜当局的决议,是支持美国武装侵略、干涉朝鲜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