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哈立德却坚决反对弟弟担任东征军主帅,他很清楚哈曼不合适成为李庆安的对手,李庆安和大食军经历过无数次的激战,对大食军的作战了如指掌,而哈曼却从来没有和唐军作战的经验,尽管他有军事天赋,但绝不是李庆安的对手。
哈立德的坚决反对让曼苏尔也有些犹豫,但是唯一能和李庆安抗衡的阿布·穆斯林已经被他杀了,如果不用哈曼,那谁又能担此重任?
在曼苏尔反复劝说下,哈立德最终同意了由哈曼担任主帅,但他有个条件,他推荐原叙利亚副总督沙伊赫为哈曼的副将,沙伊赫作为叙利亚军第二军团的主将,曾参加过怛罗斯之战,他跟随穆斯林逃脱了被俘虏的命运,回到叙利亚出任副总督,他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但他在年初的阿拔斯王朝内乱中却站错了队,跟随阿拔斯的叔叔老阿里与曼苏尔对抗,老阿里失败后,沙伊赫被罢免一切职务,放逐回乡。
哈立德知道他的经验和才能,便推荐他为哈曼的副将,曼苏尔尽管不悦,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
经过近一个半月的行军,哈曼终于率大军抵达了阿姆河,这时逃回了几名败兵,哈曼便知道了唐军占领花剌子模的消息,同时也知道了花剌子模的唐军主帅,正是李庆安。
此时,哈曼并没有急切地渡过阿姆河,他在等待沙伊赫的到来,哈曼并不是出于尊重他的副将沙伊赫,相反,出身高贵的他从来就没有把出身低贱的沙伊赫放在心上,而且两人的派系也不相同,巴尔马克家族是信奉什叶派,而沙伊赫则是逊尼派穆斯林,这就更使得哈曼对沙伊赫有着极大的反感,这种反感也是出自对他兄长的不满,哈曼之所以等待沙伊赫的到来,是因为辎重粮草都在沙伊赫的后军里,他不得不等待。
三天后,沙伊赫的四万后军也到达风城与哈曼的主力汇合,这样,大食军的主力便达到了十万大军,声势浩大,但沙伊赫却忧心忡忡,一到风城便急着找到了哈曼。
“艾米尔殿下,你没有收到我给你信吗?”
沙伊赫在六天前曾给哈曼写了一封信,鉴于唐军已经识破了哈里发的战术,他希望主力军暂时撤回里海,等待哈里发的下一步决定,沙伊赫今年约五十岁,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和哈曼的高雅俊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沙伊赫身经百战,作战经验极为丰富,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老将,他认为一场战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如果有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一年,在必要的时候,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策略,本来他是支持曼苏尔的策略,用呼罗珊军来牵制唐军主力,然后己方主力则进驻花剌子模,得到花剌子模的粮食补给,再沿阿姆河南下奇袭河中,这绝对是一个极高明的策略,使唐军陷于两头被动,但这个策略的前提是不能被唐军看破,一旦被看破,阿拉伯军就将陷入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这个时候就必须改变策略。
尽管沙伊赫希望这个策略能最终成功,但现实却是,这个策略还是被唐军看破了,唐军已经抢先一步,占领了花剌子模,那么原本的计划中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们很可能得不到花剌子模的粮食补给,十万大军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哈曼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这个丑陋老男人身上散发出的刺鼻的体味使他感到一阵恶心,生理上的厌恶使他对沙伊赫充满了反感,尽管他对自己恭敬有加,不敢违抗自己的意愿,但这并不能改变沙曼对他的成见,而这种成见很大程度上是对兄长哈立德不满地延续,兄长坚决反对他做东征军主帅,这一点哈曼绝对不能原谅。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沙伊赫将军。”
哈曼厌恶沙伊赫,但他依然保持着一种彬彬有礼的姿态,这来自于他高雅的教养,咆哮如雷,那是下等人的表现,他不屑为之。
沙伊赫急道:“艾米尔殿下,我们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半个月,如果唐军占领了花剌子模,我们将无粮补充,会陷于极大的被动。”
“粮食带少了,那是你的责任,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沙伊赫将军”哈曼的语气依然冰冷,就仿佛在说一件和他毫无关系的事情。
沙伊赫无语了,虽然带多少粮食是他决定,但是哈曼却是一个唯重武器论者,他坚持要带大量的重型武器,正是这些重武器占据了过多的辎重空间,使粮食不得不少带,而现在这个纨绔公子却把责任推给了自己,沙伊赫有些愤怒了。
正如哈曼瞧不起他,他同样也瞧不起这个被誉为‘帝国名将之星’的名门贵族,他把哈曼称为纨绔子弟,因为他整天沉溺于上流社会的交际宴会,而不是和士兵们同吃同住,哪怕是做做样子,可是一天也没有,他的战功无非是城破后率军占领大马士革王宫,从而披上了最耀眼的光环,由此被称为名将,他亵渎了‘名将’二字,沙伊赫一直推崇阿布·穆斯林的名言:真正的名将不是你能杀死几个敌人,而是有几个士兵愿意为你卖命。’
沙伊赫克制住了内心的愤怒,道:“我们行军要经过卡拉库姆大沙漠,沿途没有补给,无论带多少粮食都没有意义,哈里发才决定先至花剌子模,得到粮食补给,然后再南下河中,可现在唐军已经占领了花剌子模,我们的补给计划失败,那么是不是该改变计划,退回里海,等待新的方案,如果我们就这样贸然前去,对敌军不了解一丝一毫,那我们必败无疑。”
“谁说我对唐军一丝一毫不了解!”
哈曼加强了语气,他不满沙伊赫对自己说话的态度,高声道:“你刚来知道什么?唐军只有三万人,而且他们的主帅李庆安就在花剌子模,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抓住了李庆安,那么河中、信德,这些被侵占的土地将统统归来,我们有十万大军,三倍于唐军,你居然还说出如此丧气的话,沙伊赫将军,我为你感到羞耻!”
沙伊赫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愤怒,他失去了理智,挥舞着胳膊吼叫道:“李庆安是个甘甜的诱饵,就是为了骗你这个大傻瓜去上当。”
“给我闭嘴!”
哈曼被激怒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俨如女人一般纤细胸脯剧烈起伏,他恶狠狠地盯着沙伊赫,一字一句道:“我最后给你说一次,我是主帅,该怎么打由我来决定,你再敢越权,我就杀了你!”
……
就在阿拉伯人即将渡过阿姆河之际,希瓦城的备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两天,李庆安一连接到两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一个是六万碎叶精锐唐军已经开到河中,其中两万军支援那色波唐军,另外的四万大军则开赴花剌子模支援主帅李庆安的军事行动。
还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是李庆安的私事,他的妻子明月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碎叶满城欢庆,碎叶军方以飞鸽传信的方式将消息火速传到河中,李嗣业随即命信使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送至花剌子模。
这个消息让李庆安欣喜若狂,他立刻下令,把收缴而来的二十家穆斯林大户的财宝和花剌子模国库内的一半财富奖赏给三军将士,让所有唐军分享他的喜悦,一时三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一早,李庆安来到城头视察城墙的修葺事宜,花剌子模有着天下最优秀的建筑工匠,他们的都城希瓦城也堪称天下最坚固的城池,二十颗震天雷几乎同时爆炸,只炸毁了一些城墙表面上的城垛和投石机石台,而城墙的主体却丝毫不损,另外主要是修葺城门,当庞大的攻城槌撞击城门,周围的城墙受到了一点损失。
“大将军请看这些城砖,令人赞叹!”
白孝德走到一块青石城砖前,轻轻拍打这块长达一丈,宽五尺,高三尺的大青石,大青石光滑平整,俨如刀削豆腐一般整齐。
“我真是佩服他们,他们从哪里搞来的石料,周围都是沙漠,他们的工匠能把大石修砌得严丝合缝,几万块大石堆砌起来,就成了一座石山。”
李庆安点了点头,他望着数千名正忙碌的建筑工匠,道:“等打完仗,我们可以带一些工匠回去,让他们把建筑石城的技艺传给大唐,还有他们城池的供水排水,都是陶土烧制的大水管,引水入城,确实很不错,值得我们学习。”
李庆安又走上城墙,城墙上几万名民夫正在搬运大石,有祆教徒,也有穆斯林教徒,虽然他们同样卖力,动机却完全不一样,祆教徒是为了保卫城池,捍卫他们终于得到的尊严,而穆斯林教徒却是为了多挣一点养家糊口的粮食,他们每天分到的口粮只有祆教徒的一半,若不出来干活挣粮,就得全家人忍饥挨饿。
大石是将王宫和二十家穆斯林大户的宅子拆毁得来,足有十几万块之多,这是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