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熔铜坩埚罐,以及用于压钱模的石基。
他这才明白过来,所谓炉子不过是砖泥砌成的土窑。不是他想象中的铁炉子。
李庆安走上前仔细查看了一下,见旁边的铁箱子里有十几只铁制钱范,也就是工作模具,便随手捡起一只钱范,看得出它已经很有些年头了,布满了铁锈,形状也不标准,李庆安伸手剥了一下,立刻有大片铁锈剥落,锈蚀不堪,几乎每一件钱范都是这样,他不由眉头紧皱,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么破烂?”
卢佰有些脸红,连忙解释道:“这是陇右铸钱署几年前淘汰下来的旧钱范,存放了几年,已经锈得不成样了,现在我们都用母钱翻沙制钱,这些钱范只是用来做试验。”
他见李庆安眉头并没有他的解释而舒展,便喃喃道:“使君,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使君,其实钱范也好,母钱也好,都可以自己制造,据我所知,许多人私铸铜钱,做得比官炉还好,关键是北庭有铸钱的权力,至于范子嘛!就不一定非用官造的不可。”
李庆安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铸钱的技术官办和民办并无区别。关键是违法还是不违法,他也听说铸钱一贯的成本不过七百文,不少人都私铸铜钱从中牟取暴利,而且有的造的私钱比官钱还精美,当然也有铜料不足的劣质钱,大唐的开元通宝没有什么防伪技术,唯一的防范手段便是严刑,平民私铸铜钱将付出杀头的代价。
但事实上许多权贵豪门也在偷偷造私钱牟取暴利,只要没人举报,朝廷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但北庭不同,北庭没有现成的铜料,只能采矿冶炼,这样就无法低调了,一旦开工,立刻便被人知道,所以拿到铸钱权对北庭就尤为重要了,李庆安现在就可以公开的,大规模地开矿铸钱。
至于私自换个模具或者母钱问题倒不是很大,反而是这个卢冶丞的思路很务实,让李庆安十分意外。
李庆安微微笑道:“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炼出第一炉钱?”
卢佰连忙道:“前天已经试过两炉,铸造出一百贯钱,使君请随我来。”
卢佰又将李庆安带到仓库。门口有几名士兵把守,他们走进屋子,屋子中央放着两只大竹筐,竹筐中盛满了黄澄澄的铜钱,两名赤裸着上身的工匠正在忙碌地穿钱,也就是把0散铜钱一枚枚用绳子穿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当然不是最原始的办法,一枚钱一枚钱地穿,那样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出错。一般是把钱放进木模子中,一格模子就是一千枚,放满了一穿绳便是一贯。
卢佰指着箩筐又继续道:“大唐每年铸钱三十二万贯,共九十九个铸钱署,每个铸钱署一年铸钱也就三千三百贯左右,实际上只要铜料充足,我们每年能铸钱两万贯。”
说到这,他看了看李庆安的脸色,又连忙陪笑道:“当然,铸多少钱是由少府监下指令,如果李使君想多造一点点也是可以的。”
他知道这种边疆重镇不是内地州县,没有那么多限制监察,铸多少钱其实就是由节度使决定,他听说幽州的实际铸钱量就是少府监所给额度的三倍,也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天高皇帝远的北庭,据说监察权就在这位节度使的手上,这样一来,李庆安想铸多少钱,还不是由他本人说了算。
少府监给北庭铸钱署下的额度是一年一万贯,还包括给安西的五千贯钱,实际上北庭每年也就五千贯钱,这对于应付日常的行政开支是足够了,另外布帛也可充作货币,补充铜钱的不足,而军队主要是粮食物资,对钱帛耗用不多,因此朝廷只给一万贯的铸钱额度,其实也是一种财力上的限制,防止节度使招募私兵。
可事实上这种额度只是一纸空文,唐朝中后期的节度使们没有铸钱权都要造私钱,更何况李庆安得到了铸钱权,他当然不会止步于每年的万贯铜钱,李庆安没有说破,只笑了笑问道:“我若想造一批金钱和银钱,不知可有模子。”
‘金银钱?’卢佰一愣,他连忙道:“有!有!”
他连忙飞跑进屋。取来一只小木箱子,交给李庆安道:“使君,这是我从少府监领取的母钱,一共有金、银、铜三种各十枚,使君是铸钱监,母钱应该由使君保管。”
李庆安接过了箱子,打开看了看,里面果然有三十造型精美的母钱,钱体略微厚于普通钱币,文字深峻,字体秀美细长,铜质细腻发白。
他将箱子一关,交给旁边的王昌龄笑道:“这个每天都要用,放在我身边不便,就由参军来保管吧!”
王昌龄收下了,李庆安点点头又笑道:“明天开始铸钱,北庭仓库里有现成的八万斤铜,蜡和铅都有,另外我会派三百名军士来一起帮忙铸造,卢署丞没有问题吧!”
卢佰明白李庆安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派人来学习铸钱技艺,他不敢拒绝,连忙道:“没问题,使君尽管派人来帮忙。”
……
铸钱工匠的到来让李庆安心中十分得意,得到铸钱权他便可以大规模的铸钱了,一年一万贯当然不够,关键是他同时还得到了采矿权,伊州有大铜矿,金山一带有金银矿,只要机器开动,钱不就滚滚而来?
当然,采矿劳动力不足还是一大问题,这个他不担心,汉人不够,胡人一样能顶上。
李庆安去视察五城修筑已经一个月了,一直没有回家,他思家心切,视察完铸钱所,便转身回府了。
走在金满县的大街上,街头似乎比从前显得人多了,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李庆安不由想到了金满县县令陈忠和,据说此人辞官到长安告自己御状去了,义无反顾,连老母妻儿也丢下不管,他不由一阵感慨,此人虽然能干,却毕竟是个书生,在恢复碎叶的大计之下,李隆基怎么可能会听他的告状。
“快点!快点 !去晚了可就要卖没了。”
眼看快到自己府上,身后忽然传来几个女人的低喊声,李庆安不由回头,只见三五个年轻的胡娘手中拎着钱袋,急匆匆向前方跑去,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一种期盼之色。
李庆安不由有些奇怪,她们去买什么?
转过一个弯,李庆安顿时愣住了,远远的,只见他的府门前挤满了年轻的女人,每个人都扎堆似的争抢着什么?他看清楚了,许多女人的手中拿着一条长裙,在身上比划着。
“大家不要抢,这些裙子保证都是长安西市的上等货,你们看看这做工,这裙子的绸缎,北庭可见不到。”
远远传来了如画的声音,透过女人们的人头缝隙,李庆安看见了如画,她站在一个高桌上,袖子挽起,头发梳了个髻,露出硕长雪白的脖子,一张俏脸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地红润。
“大姐,你那条裙子三贯钱,对!一文钱不能少,已经很便宜了,我当时买的时候就是三贯钱,这裙子从来没穿过,你看颜色多鲜艳,我一文钱不赚你的,好的!小莲,替我收一下钱。”
只见小莲从人群里出来,从一个胡娘手中接过一袋钱,一脸认真地数着,李庆安愈发惊讶,他又看见了舞衣的侍女玉奴好像也在帮忙。
就她们三人,在忙碌地卖一堆长裙子和一些日用品,都是从长安带来,李庆安轻轻摆了摆手,向侧门指去,亲兵们会意,纷纷向侧门走去,他翻身下马,背着手慢慢地走到大门前,站在台阶上笑看着这一盛景。
这时小莲已点完钱,将长裙交给了胡娘,那胡娘拿着石榴裙左看右看,欢天喜地地走了。
小莲拿着钱转身刚要回去,忽然一眼看见了李庆安,眼中顿时一阵惊喜,她正要奔上来,李庆安却竖起食指,向她嘘了一声,指了指如画。
“好的!”人群里传来如画清脆的笑声,“两贯五百文,我们成交,小莲,再收一下这位美娘的钱。”
如画又达成一笔生意,在催促她了,小莲无奈,只得转身去收钱。
“喂!小娘,你这套茶具多少钱?”
一个女人看中了一套瓷器,如画立刻笑道:“大姐,你的眼光不错,那可是大邑上等白瓷,长安东市张家老店才有卖,那套茶具我一共只有三套,你若喜欢,十贯钱拿走。”
李庆安望着那套茶具,他忽然想起来了,这好像是他们长安搬新房时买的,他记得当时是买了六贯钱,这小娘居然开价十贯。
十贯钱对于这个女人似乎贵了点,可是她又爱不释手,犹豫了一下,她喊道:“小娘,八贯钱卖不卖?”
如画笑盈盈道:“大姐,我基本上都不赚钱,这种上等白瓷北庭市场上可看不到,咸阳酒肆隔壁的瓷器店里倒是有卖,可质地比我这个差得多,却要价十二贯,大姐,你不信去看一看。”
说到这,她又回头对一个女人笑道:“那件可是绣金百叶裙,每个女人都应有一条压压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