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杨虎城大传(选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军甘肃的时机到了,将有关情况和出兵要求一并报给了蒋介石。
蒋也生怕这个好不容易才打败的吴佩孚东山再起,遂同意了杨的请求。杨即派十七师师长孙蔚如率领所部(缺赵寿山旅)并以潼关行营参谋长的名义指挥甘军陈圭璋、鲁大昌等一起协同平乱。孙部在甘军陈圭璋等军的支援下,经过定西、会宁的激烈战斗,消灭了雷中田、高振邦、王省三等三部,于同年12月初进入兰州,吴佩孚、雷中田等经宁夏逃往了北平。当部队攻占会宁后,胜利的消息报到西安时,杨虎城正在与友人卧榻谈天,闻讯后一骨碌坐起来,连声说:真的吗?!①
表示极惊异和兴奋。杨虎城的兴奋不在战斗的胜利,而是打开了他实现“箱根计划”的西进的通路。在孙蔚如部进入兰州后立即扶植马仲英的新编第三十六师向新疆发展,希望通过马仲英占领新疆后与苏联打通关系。赶跑了吴佩孚、雷中田等,甘肃无人主持行政。杨虎城就电令孙蔚如暂代甘肃省政府主席并报蒋介石备案,意在试探蒋介石的意图。果然蒋很快复电,仅明令发表孙蔚如为甘肃宣慰使,表明他不同意孙主甘的态度。杨虎城为了维护已经在甘肃取得的军事利益,向西继续发展,无奈之下向蒋介石保荐了蒋的亲信,一向作为蒋杨之间政治桥梁的邵力子。这样一来,正中了蒋介石的下怀。头一天,杨的电报发出,次日蒋即复电照准。

进出甘肃 经略西北(2)

于1932年4月下旬正式对外发表邵力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邵5月上旬到兰州上任。同时撤销了甘肃宣慰使署,免了孙蔚如的甘肃宣慰使,升为第三十八军军长。孙交出政权后移驻平凉。蒋介石通过杨虎城图甘的过程,看到了杨的发展企图,于是想方设法削弱杨的权利与力量。先是于1932年5月将潼关行营改为西安绥靖公署,限制了杨经略西北的权利。接着10月策动陕西警备师马青苑在天水发动叛杨兵变。马青苑在杨的亲自剿灭下失败,只身逃到南京,蒋介石先安排他进陆军大学深造,以后又派任平汉铁路警务署署长,彻底投靠了蒋介石。1933年红四方面军向川北发展,建立川陕边区根据地,陕西汉中情势紧张。蒋介石先调胡宗南的中央军第一师进驻汉中。
2月间又下令孙蔚如的三十八军与胡宗南的第一师互换防地。这样,蒋一下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将杨虎城军事力量平稳地移出了甘肃;二是将自己的嫡系揳进了西部,看住了杨虎城西进的通道;三是在与红军的交战中进一步削弱杨的力量。三十八军主力调汉中后,杨虎城仅有两个补充旅和一个炮兵营留驻平凉,由杨渠统以陇东绥靖司令的名义统领。杨渠统将部队由原来的每旅2个团扩编为每旅3个团,还收编了当地土匪成立了骑兵,另外增编了工兵、辎重营连同原来的特务营形成了一个整编师的规模。杨渠统看到蒋介石对杨虎城的限制,认为自己在十七路无再发展的空间,于是向甘肃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蒋的嫡系)表示希望向外发展的意向。他没有采取公然叛变的举动,而同时向杨虎城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作为朱绍良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1934年,蒋介石将杨渠统部改编为新编第五师,从杨部肢解了出去,调到河南归刘峙领导。当时十七路的许多人对这件事都很气愤(明知是蒋在捣鬼),主张将杨渠统部原来比较精锐的一个团留下来,拨一些较差的部队过去。杨虎城则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子恒(杨渠统号)参加我们部队,一贯勤奋服从,并屡立战功,今天是蒋介石要把他调走,其用意不只在削弱我们的力量,还在于挑拨我们与子恒的关系,甚至会利用他来对付我们。我们如果这么处理,势必使他成为我们的敌人,恰恰中了蒋介石的诡计。”他坚持把那个团让杨渠统带走,并把原配属的炮兵营也一同让杨带去。②这是杨渠统万万也没想到的,使其深受感动,敬佩杨虎城的为人。
随着杨渠统部的东调,杨虎城的军事力量彻底退出了甘肃。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1月整整3年时间,他企图掌握甘肃军政大权,建立西进基地的计划遭到了失败。随之,马仲英的新编第三十六师在新疆被盛世才消灭;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都被蒋介石用金钱和地位拉了过去。1934年4月,蒋介石在事先毫无通告的情况下,解除了杨虎城陕西省政府主席的职务,由邵力子接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可以说这是自1930年以来蒋对杨最重的一次打击,从此,蒋介石的政治势力正式进入了陕西。

国难当头 请缨抗日(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看到蒋介石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大肆镇压工农运动和各种进步力量;对外奉行投降卖国主义,维护各国列强在华利益,特别对日本军队的多次挑衅不敢反应。为了将日本拖上军国主义的战车,侵占中国,悍然向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张学良错误的指挥下,东北军没有抵抗就弃守沈阳。日本军队在中国军队不抵抗战略的鼓励下,进一步扩大事态与战争规模,几天时间就占领辽宁和吉林的主要城市,而且侵略还有扩大之势。
面对日本的侵略和蒋介石政权的卖国、无能,杨虎城忧心如焚。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第5天(9月23日)公开发表了《杨虎城泣告全国书》。在书中他说:“连奉副司令(指张学良)指皓、号两电,通告日军侵据沈阳、营口、安东、长春等处,解除我国军警武装,噩耗传来,发指皆裂。日本帝国主义素以强暴凭陵我国,甲午已还,侵略日亟,历数吾国痛史,率由日人构成,五卅之血迹犹存,万宝山之惨案又起,今竟乘我洪水浩劫之际,义昧恤邻,狠同下石。
违反国际公法,破坏东亚和平,无端称兵,侵占辽沈。此而可忍,则亡国灭种即迫眉睫,刀砧鱼肉宁无噍类。应请我政府严重抗议,促速撤兵,昭告全球,制裁强暴。尤祈我举国上下,一致团结,共御外侮。夫国必自伐而后人伐,印度、朝鲜,可为殷鉴。吾国频年祸乱,实足启侮召亡。迩者军事未战,战云密布,内争不忍,外患随生。言念阽危,可为流涕。伏愿各省袍泽,全国同胞,懔阋墙御侮之训,为安内攘外之图,亿兆努力,挽救危亡,庶几戢强邻鲸吞之心,免神州陆沉之祸。虎城分属军人,职司卫国,枕戈待旦,志切死绥,痛心外患方深,惟冀同仇敌忾,披历陈词,只希垂察。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叩,漾印。”③
这是当时国民党中首位发出抗日要求的高级将领。从那时起杨虎城就走上了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坚决抗日的不归路。从此,他将自己的一切政治、军事、经济计划与活动都纳入了抗日救国的大方针和目标下。此后他的讲话,特别是对部队的讲话、训词必定要讲抗日问题;经济建设的指导原则从造福桑梓转为建立可靠的西北抗日后方基地等等。对于青年学生的抗日要求与活动,他都给予支持暗中保护。1931年12月,西安学生抗日救国会举行游行示威,有5000人参加,先到陕西省政府门前请愿,继到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部新城请愿。杨虎城带病到新城大操场向学生讲话:“今天听说各位举行爱国运动,精诚救国,我是十二分的同情,同时我的病也可以轻一点。至于请愿呈文亦经看过,所列各条,我均即转呈中央办理,毫无疑问。”④
12月18日陕西全省学生抗日救国会在西安骡马市口举行扩大宣传周,到会5000多学生。学生捣毁阻拦学生举行抗日宣传的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打碎党部负责人田毅安住宅之什物。对于学生的这些行动,杨不但没有镇压,还让省政府秘书长南汉宸出面与学生认真对话,满足了学生们的抗日要求。
1932年1月28日深夜23点30分,日军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突然向十九路军翁照垣部发动袭击。十九路军在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的率领下,奋起抗战,开始了一二八 淞沪抗战。战争中,十九路军将士在上海人民的支援和全国爱国力量的声援下,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粉碎了日军占领上海的企图。从1月28日到5月9日十九路军从上海撤退,其间日军增兵达六七万之多,且有大量海空军的配合,而十九路军仅得到张治中第五军的支援。武器弹药得不到补充,当时战场迫切需要平射炮和高射炮,经向南京军政部一再呼吁请领,军政部始终不发一枪一弹。军政部甚至通令各部队说:“十九路军有三师十六团,无须援兵,尽可支持。各军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