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继位),屠杀了西秦全族。在赫连定抖擞精神进攻北凉沮渠蒙逊的路上,胡夏残部十
万余人遭到吐谷浑的伏击而全军覆没。
闷声大发财的北凉在老谋深算的沮渠蒙逊指挥下成为凉州大战最后的幸存者。但凉
州的统一不是靠北凉一步步打出来的,而是靠许多个凑巧凑出来的。再加上连年战乱凉
州几乎全境废墟。所以尽管北凉的领土不少,国力仍然很衰弱。沮渠蒙逊死后不久,北
魏就灭掉北凉,标志着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与中国作战近千年的匈奴
政权的彻底灭亡。
凉州七国大都只撑了三代左右,一般第一代创业第二代挥霍第三代灭亡。和五胡十
六国其他国家差不多,凉州七国君主基本上都以灭族而告终,但乞伏、秃发、沮渠、赫
连等都有少数的后人生存下来。不过这里面最有意义的是南凉。据说秃发傉檀的弟弟秃
发樊尼在南凉灭亡后投奔北凉,担任北凉临松太守。北凉灭亡后,秃发樊尼向西方逃
亡,渡过黄河来到羌中地区重建故国。以姓为国名,故称为吐蕃。由于年代久远,逐渐
和中原失去联系,直到唐朝才重入史书。另外一个是胡夏,宁夏就是因此而来。胡夏的
故都统万城沉寂了五百年后又成为党项族西夏的摇篮。
统万城遗址、统万城铭、赫连勃勃之墓
被遗忘的废都——统万城
寻访统万城的路是艰难的。它位于陕蒙交界的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南靠无定河,北临毛
乌素沙漠,这里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从靖边县城所在地张家畔向北行90多公里路,其
中一半路程是黄土沙路,两旁黄沙弥漫,植被稀疏,几乎看不见村庄。乡间客车到统万
城所属的红敦涧乡后,就没有车向前去了,必须沿一条沙土小路步行六七里,方可到统
万城遗址。
有关统万城的历史与传说,因年代久远,史书记载有限,加之它地处偏僻,这个大约在
东晋末年兴起的,曾经繁荣显赫了近500年的古城几经毁废,最终沉寂于历史的长河,
并鲜为人知。
公元4世纪至5世纪间,随着晋王朝日益衰落,中国进入史称“五胡十六国”的大分裂时
代。
匈奴末代单于赫连勃勃指挥他的“铁弗”骑兵,东征西杀,夺取大片土地,创立了大夏
国。其疆域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太原、临汾西南及甘肃东南
部,俨然北方强国。它的国都乃统万城。统万城意为:一统天下,君临万邦。《太平御
览》记载,当时赫连勃勃北游契吴山,面对这一片形胜之地,不禁失声赞曰:“美哉斯
阜,临广泽而带清流……”遂征数十万民夫,耗5年时间,修筑了这座盛极一时的都
城。
在红敦润乡白城子村,当地人称统万城为白城子。一位看守遗址的文管所老人对我讲起
有关统万城的种种传说。
在红筑城的土,是用米汤和羊血搅拌且用锅煮过。监造城池的大将军叱干阿利是赫连勃
勃的亲信大臣。史称每筑一段城墙,必用铁钉锥之,若锥进一寸杀工匠,并当即拆除重
筑且连人筑进城墙里。惟锥进不到一寸,验城者与筑城者的人头方幸免落地。据史料记
载,当时“其城土色白而坚固”,“硬可砺斧”。
《统万城铭》是这样描绘当时城池之胜景的:“崇台霄峙,秀阙云停,千榭连隅,万阁
接屏……宫室嵯峨,层城参差,楹联雕兽,节镂龙璃……”足见其当时之豪奢。
北魏时,太武帝拓拔焘率兵攻破统万城曾度图毁废此城,却因其城池坚固无比,只好作
罢,不久改其名为统万镇,后称为夏州。
唐朝末年,世居夏州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助唐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有功,受封赐姓,封
夏州定难军节度使,以统万城为治所。至五代、宋初、党项李氏巨居夏州100余年,后
迁河西建立西夏王朝。
史书记载,统万城曾是党项族的摇篮和西夏王朝的发祥地。宋朝为扼制党项于宋太宗淳
化五年(公元994年)曾下诏毁废夏州城,迁民于绥、银二州(今陕西绥德、榆林)。
但因夏州城地处大漠,自唐代起连连不断受到沙害侵袭,大概于宋、元以后就逐渐被漫
漫黄沙所淹没了。清道光年间,著名的西北史学家徐松任榆林知府时,寻访到夏州统万
城遗址。从那时起,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中沉寂了近千年的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夏国古都
又被重新发现。
统万城距今1500多年,虽历经风沙剥蚀,但城郭仍清晰可辨,隆墩高耸。外城轮廓明
析,断断续续的城坦高出地面2~10米。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西城西南
墩台高耸,高31米。东南角有宫殿遗址,坐北朝南,城墙高20米,四墙外加筑马面若
干,每个长18米左右,宽16米左右,里面可储粮亦可御敌。整个城墙看呈现白色,因此
俗称白城子。
统万城四周的墙垣,多已被黄沙掩埋,只剩下西南颓废的城墙依然显现当年之神韵。踩
着没踝的黄沙,沿着残破的城垣,我登上一座数十丈高的墩台,那是大夏国“崇基万
仞”的宫殿遗址。伫立高耸的墩台,环顾四野,统万城东北、西北仅歼留着两座已风化
的角楼兀立于沙海。此刻,浩瀚无垠的毛乌素沙漠阒无人迹,过往的奢华、戈铁马的征
杀早已如眼前的黄沙将一切湮灭在无边无际的寻常岁月中。然万里长风拂来,仍使人体
味到唐诗中描述的“寒声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栏怅惘中。万里山川唐土地,千年魂魄晋
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这历史
的苍凉与悲壮。(好湿!好湿!)
大夏世祖赫连勃勃嘉平陵
赫连勃勃(?—公元425年),本姓刘,字屈孑,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
者。公元407年—425年在位。赫连勃勃骁勇骠悍,善骑射,多智谋,称雄漠北,早年归
附后秦姚兴,深得姚兴信任。历任骁骑将军,奉车都尉,持节、安北将军,并封为五原
公。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出镇朔方。是年杀害岳父没亦干。弘始九年(公元407
年)反叛后秦,起兵自立。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并改姓赫连氏。公元413
年改元凤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今靖边县北白城子),寓
“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同时重用后秦降将王买德为谋士,设置百官、衙署,建
立健全国家制度,图谋发展。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
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剑,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
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
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
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璝镇守,赫连璝为“领大将军,
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
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
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
赫连勃勃葬地,史载不详,只有世传,仅供参考。清嘉庆《延安府志》载:“赫连勃勃
疑冢,在延川县东南六十里白浮图寺前。有七冢,相传为夏王疑冢云”。《延川县志》
载:“白浮图寺,在县城南六十里,寺前有七冢,前人以为夏王疑冢”。《延绥榄胜》
也载:“白浮图寺,在(延川)城南七十里处,相传赫连勃勃葬地”。现仅存二冢,位
于延川县稍道河乡古里村东1。5公里处。墓地北临交口河水,东西南三面环山塬,占地
面积3万平方米。二冢间距18米,冢呈椭园形,高10米,长径17米,短径9。6米,周长60
米。冢北200米处为白浮图寺遗址,近年村民建起一座简易庙宇,内塑赫连勃勃像。
1991年9月延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妥善保护。
统万城铭:(相当精彩的铭文)
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刊之业;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穷之祚。昔在陶唐,数钟厄
运,我皇祖大禹以至圣之姿,当经纶之会,凿龙门面辟伊阙,疏三江而决九河,夷一元
之穷灾,拯六合之沈溺,鸿绩侔于天地,神功迈于造化,故二仪降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