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攻大陆"密谋透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

(1)禁止他采取任何未经许可的行动,并责成他用现有的兵力保住阵地并尽力保存
实力。
(2)禁止他发表任何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政策性声明。
但麦克阿瑟却不甘心受杜鲁门的桎梏,分别向马丁、惠里等申述他与杜
鲁门、艾奇逊在朝鲜、台湾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他已知道杜鲁门正在策划除
掉他的步骤和设置整他的圈套,但出于与蒋介石的密切关系和要全力给予支
援的目的,他在12 月6 日电告蒋介石取消52 军行动计划的同时,向美国国


防部建议将驻台联络组升格为“美国协防台湾军事顾问团”,保荐骑一师少
将师长蔡斯任团长,进一步扩大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并把南朝鲜的兵力扩
充到30 万人,再编25 个师。这项建议在马歇尔、布莱德雷的赞同下,很快
被批准。52 军驰援南朝鲜的行动于12 月6 日第二次被取消了。

杜鲁门三拒蒋介石

蒋介石前两次要派52 军驰援南朝鲜之事已成为过眼烟云。但是,到了
1952 年5 月,在李奇微调往欧洲,克拉克到东京上任不久,又刮起了一阵“从
台湾调1 个军去朝鲜战场替换美军”的风。于是,第三次从台湾国民党调52
军开赴朝鲜战场作战的计划又在东京、台北、华盛顿之间热烈地讨论起来了。
克拉克由意大利调到东京后,发现在苏联虎视眈眈之下,日本的防务极其空
虚,除7 万5 千名警察外,竟无一营美国的地面部队,他非常吃惊,遂向五
角大楼和白宫建议:从台湾抽1 个军到朝鲜战场,以便从朝鲜战场抽出3 师
美军去防守日本。他满以为这项建议能获得通过,遂同时电告蒋介石预作准
备。蒋介石明知只要杜鲁门还在白宫,艾奇逊还当国务卿,从台湾派军队去
南朝鲜的事就永远无法实现,但他为了配合克拉克的行动,还是叫孙立人进
行准备。到了6 月下旬,艾奇逊又顶住了五角大楼和国会的压力,再一次使
杜鲁门拒绝了克拉克的建议。克拉克深怀歉意致电蒋介石,请其撤销52 军支
援南朝鲜的安排。自此之后, 52 军驰援南朝鲜一事就再也无人提起了。

动员演习整军循序渐进

出兵朝鲜再次成为泡影,蒋介石仍不死心,他在动员演习之后,即积极
展开动员教育。1952 年8 月,台“国防部”在石牌成立动员干部训练班,直
到1959 年3 月底止,7 年间共开办45 期,受训练人次超过9000 人。“国防
部”为了承接将来的动员工作,于是成立“国防部军事动员设计委员会”,
首任会长为副参谋总长萧毅肃,定期每周邀集“国防部”相关单位及陆海空
联勤各总司令共同讨论未来如何动员。

动员演习结束后,“国防部”积极展开一连串的整军计划。在实际工作
中,首先确立由“国防部”制定有关动员兵役的机构,当时设有类似动员的
局,中将担任局长,下面有5 个单位,各负责不同的业务。再者是修改各种
兵役法,并且成立“退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该组织隶属“行政院”。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台湾陆续与外国断交,于是台湾当局便改以退伍军
人组织与各国保持联系,如“退辅会”每年召开一次总会,招待各国退伍军
人,并藉机让他们参观台湾的军事演习。

修改“兵役法”成立“退辅会”

在所有体制渐趋完备后, 1954 年2 月,实施“国防部”春季动员演习。
当时第32 师已不在湖口练兵场四周,其麾下各团已经以平常体制分散部署在
台北市周边。这次演习当天,松山机场关闭,举行阅兵式,由蒋介石亲自校
阅演习部队。由于这次演习是一次测检,以检视成立的动员机构与法令是否
运作得当,因此各地观摩人士极为踊跃,动员业务也有一定的成效。


据当时参与动员策划的大桥策郎日后回忆,台“国防部”在实施春季动
员演习成功后,海军接着有“海光演习”,陆军总部也有“陆光演习”,空
军有“楷模演习”,“国防部”又有“致远演习”等,大体上都在“白团”
教官计划指导下顺利展开,从而能独立作业。

台“国防部”的动员设计委员会及动员干部训练班,先后在1959 年停办,
因为师管区、团管区的实际动员业务还需要实务指导,于是“白团”成员便
在各地方进行巡回辅导。此外,在军队动员训练期间,同时也展开军需动员
的工作。从此以后,台湾各项演习已不需再假外人指导,台湾军方已能全盘
操作。

“白团”的成员回忆说,蒋介石非常喜欢看演习,而演习中更是透露“反
攻大陆”的强烈企图。中文名称为贺公吉的糸贺公一,在台湾约服务了18
年,他主要工作即是负责草拟“反攻大陆”的教学与战术。在台湾期间,他
也深刻感受到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企图。

但是,台湾只是一个小岛,军人又少,大陆那么大,“反攻大陆”谈何
容易?日本军官认为首先要在大陆内部出现叛乱或是分裂时,台湾里应外合
也许有机会。对于朝鲜战争这个“反攻”机会。糸贺公一证实说,蒋介石原
本有意派兵去朝鲜战场,但是美国方面坚决反对。系贺公一还说,如果那时
台湾军队真的参战,那么“白团”就得帮忙,为他们策划。“白团”要以各
种情况做考量,如在全面战争时要怎么做?局部战争时又要如何做?如登陆
时,兵员的弹药与粮食要如何补充?如果用船从高雄、淡水到大陆,士兵要
如何登陆?小船兵力又要如何部署?

同时,“反攻”并不意味着只是登陆而已,还需要补给,这又需要美国
的援助。糸贺公一还说,例如渡过台湾海峡登陆时需要登陆艇,台湾当时拥
有的船只充其量只够一两个师使用,无法让更多的兵员一次登陆完毕,更何
况美国又不肯借登陆艇,就连台湾制造攻击性武器都不行。台湾就算集结所
有渔船帆船,一旦风浪过大,也无法使用。


第三节在东南沿海开辟第二战场

蒋军大整编

美军在朝鲜战场的战绩,使在台湾待机反攻的蒋介石十分失望。当朝鲜
半岛狼烟始起时,他就迫不及待地调整“国军”的指挥机构,将台湾、澎湖、
金门等地的部队予以整编,将原有的20 个军的番号缩编加强为12 个军又6
个独立师,还将收编的海匪武装“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改编为“中华反共
救国军”,准备“反攻大陆”。

经过整编军力,台湾军事指挥机构在福建、浙江沿海未被我军攻占的20
多个岛屿上部署了7 万余人的作战力量,其中有6 万余人的正规军驻扎在最
易受到我军攻击的金门、马祖两岛。

在广东沿海,国民党军队当时还占据南鹏岛及万山群岛中的几个小岛。

为了牵制解放军武力,国民党部队以这些岛屿为基地,对大陆及沿海已
解放的岛屿进行各种骚扰破坏活动。

我3 号炮艇被敌击沉

根据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我沿海前线部队积极充实粮弹,修筑工事,
同时采取了反击与进剿并举的态势,对于撤逃到海岛的残敌进行围剿,在已
攻占的海岛上抗击其回窜,避免了处处分兵、消极防守的弊端。

1950 年7 月9 日,毒辣辣的太阳把大海炙烤得直冒白烟。陈雪江队长检
查完了队里的各艇工作后,坐在树荫下和战友下五子棋,正下得高兴时,电
台里传来了海军首长的指示,要他们配合21 军62 师奔袭大陈之敌。

炮艇大队是1950 年2 月在镇江刚成立不久的一支队伍,此次出海作战,
嫩竹扁担能否挑得起千斤重担,谁都没有十分的把握。但是,全队上下士气
高涨,尤其是那些曾在国民党海军里干过的人员,更是摩拳擦掌,情绪激昂,
他们渴望创造辉煌的战果,来证明自己爱国。

当日下午,陈雪江率领他的炮艇大队由海门进至琅机山,与在那里待发
的陆军机帆船队集结。

这琅机山岛,位于台州湾南侧,由黄琅和白果山两个小岛组成。两岛中
间夹一湾碧水,那就是金清港,出港向东14 海里就是大陈岛了。军区指挥员
选定琅机山岛为集结地点,是由于这里地势高,树木繁茂,艇船在湾内待机
十分隐蔽。

按作战指挥所规定,指挥员们白天在岛上观察了大陈岛敌舰锚地和预定
登陆点的地形。夜幕降临后,艇船编队出航,以每小时6 节的速度悄悄地向
大陈岛前进。当编队行至琅机山与一江山之间的海面时,海上风浪骤起,白
色浪头像一座座小山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