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兵劲旅-世界特种部队50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东洋部队:樱花国的王牌劲旅 
敢死英雄:自卫队突击队秘闻 
 
世界各国的特种部队因国情不同,其存在、发展和使用的情况也不一致。日本的特种部队就较有特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在军国主义和杀身成仁的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曾有过像“中野学校”那样的情报特务机关,有过名噪一时的“自杀特遣队”,其中包括“神风突击队”、“人弹攻击队”等,它以队员驾驶装载炸弹的飞机撞击敌舰,与敌同归于尽的“自杀式”攻击法而让对手吃了不少亏。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日本侵略他国的失败结局。在战时,日本没有像英国“哥曼德”、美国“绿色贝雷帽”那样的专门特种部队。只是在必要时临时编成特种部队进行特种作战。
现在,日本名义上仍然没有特种部队,但实际上它有一支相类似的部队——日本自卫队突击队。该突击队成立于1956年,现在大约有3200名队员。队员主要来自大学生中,少量来自部队。在训练中心,经过艰苦和历行的训练,要掌握适应各种情况的特种作战技能和生存技巧。
自卫队突击队分为地面突击队和空降突击队。前者在静冈县的富士学校及指定的部队训练,后者在千叶县习志野的空降兵教导队进行培训。毕业后,前者分配到全国各地部队,后者则配属在千叶县习志野的第1空降旅,成为空中尖兵。两者均接受与特种部队同样严格的训练,是日本自卫队的精锐。
从日本突击队的编制和装备可以看出,它的主要任务是在敌后进行侦察、破坏、袭击作战,而不负责国内治安。只有在得到请求时,突击队才配合警方行动,进行反恐怖作战。1972年2月28日,5名恐怖分子持枪在浅间山庄的别墅绑架了一名人质。保安警察在突击队员的密切配合下,断然采取特殊手段,向恐怖分子发起攻击,平安地救出了人质。

富士山下的“鼹鼠”——地面突击队

东京以西约100公里,沿东京一名古屋高速公路行驶1小时后,经过御殿场高速公路出口,再向右拐,沿国家公路138号线行驶约10分钟,便到达陆上自卫队富士学校。校舍座落在神圣山峰——富士山腰标高850米处,东连箱根山脉。它是陆上自卫队最大的教育机关,负责培训陆上自卫队的主力——步兵、炮兵、装甲兵三个兵种的官兵。
该校成立于1954年8月20日,是由原福冈县久留米步兵学校、原千叶县习志野炮兵学校、原群马县相马原坦克教育队合并而成的。
目前,校长为陆军中将,下设步兵部、炮兵部、装甲兵部、综合研究开发部。此外,作为管理机构,设有总务部、管理部。
1956年10月,日军任命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年轻干部为教官,对6名干部、4名士官首次开设培养突击队教官的讲习课程。在连续举办了2次突击队研究课程后,于1958年开始举办正式课程,对干部、士官等实施有关教育。1968年8月设立了新课程,迄今已培训了19期。一年培训2批学员,每批25人。
现在,干部和士官突击队员的培养途径有所不同,干部在富士学校进行 13周的教育;士官则主要是在步兵团,由配属于该团的具有教育官资格的人对其进行9周的培训。
地面突击队员要挑选身体好,反应快,适应性强,意志坚定的士兵组成。地面突击队员的选拔标准是:300米短跑要求是60秒;手榴弹投掷要达到30米;单扛引体向上次数为7次;跳远要达到4米;搬运50公斤的沙袋50米跑为14秒;持64式步枪2000米长跑为9分30秒;俯卧撑要达到25次;着训练服、训练帽、半长靴、子弹带。除此之外还要求会游泳。训练分两个阶段:前半期主要进行基础训练,目的使队员具备初步技能和体力。后半期根据各种想定组织实际训练,使队员能够灵活运用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成果。基础训练共有10项:体育训练、格斗训练、识图训练、破坏设施训练、水路潜入训练、通讯训练、射击训练、陆空协同训练、生存技术训练、山路潜入训练。综合实战训练是突击队员的最后训练,预先设定的训练内容有:侦察敌军前沿阵地;伏击敌军轻重部队;袭击敌军物资屯积地;分散潜入敌方;袭击敌人军事要地和从空中或水中潜入敌后,爆破桥梁、夺取敌人轻重军需、攻击游击队据点、破坏敌人交通设施等。
突击队训练的目的是,使被选拔出来的队员,具有独自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其精神力量。训练是极严格的。
自卫队地面突击队配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如:62式7。62毫米机枪和64式步枪、84毫米反坦克无后坐力炮、60式自动106毫米无后坐力车载炮、肩抗式89毫米火箭筒、单兵地雷爆破装置和背负式火焰喷射器、微型爪状手雷等。

空中尖兵——空降突击队

从东京坐电车约需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千叶县习志野市,这里便是空降突击队的基地。自从1916年原陆军骑兵学校由东京的目黑迁到此地以来,长期是骑兵的“麦加”圣地。在战火纷飞的1945年,骑兵学校迁到兵县库青野原后,这里成了坦克第29团的驻地,直到战争结束。
另外,早在1873年4月,遵照明治天皇圣谕,西乡隆盛率4个近卫大队在这里举行过首次大规模演习。当时此地称为大和田原。据说在这次演习中担任指挥的筱原国干少将表露了超群的指挥才能。因而此地按筱原少将姓名的字谐音,命名为习志野原。
这里驻有培养伞兵与空降突击队员的空降兵教导队和第1空降旅(从教导队毕业的学员均分配到该旅任职)。
教导队成立于1955年,原称临时空降练习队。
空降兵教导队有三项任务,一是培养普通空降队员,二是培训突击队员,三是研究有关业务。
1958年6月,日军将101空降大队扩编为第1空降旅。该旅隶属于陆上自卫队东部方面队(军),是自卫队惟一的伞兵部队。
编制:该旅由旅部及旅部连、步兵营、炮兵营、反坦克队、工程队、卫生队、管理连、降落伞维修保养连组成。编制1300余人。该旅官兵军事素质良好,体质较强。其校级军官多数是旧军人出身,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参加过东南亚的空降“奇袭”作战,具有一定的空降作战经验。尉级军官均为战后从陆军部队选拔培养出来的,虽无实战经验,但军事素质较好,体质较强。 在士兵中,除少数从新兵教导队选拔的以外,多数是由陆军部队选调来的有半年以上军龄的士兵。与各步兵师的士兵相比,该旅超期服役的老兵多,平均年龄大,军龄长,体质好,训练素质高,部队生活经验多。
任务:主要执行战术空降,担负深入敌区建立“空降堡”(即控制一个要点),钳制对方,配合进攻:出其不意,向敌军阵地后方实施空降,破坏对方作战线、后勤基地、交通和通信枢纽,捣毁指挥所,瘫痪敌军,推进战斗进程;以小部队空降于敌后,开展“游击战”,进行袭扰破坏活动。
训练:空降突击队员训练是对经选拔的空降队员进行的一种训练。由于空降突击队员也需要在艰难的环境中行动,所以选拔考试与地面突击队员同样严格。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实战训练。基础训练就是跳伞训练,内容包括体力训练、地面训练和机上跳伞(徒手跳、全副武装跳、夜间跳)。基础训练均在空降教导队进行,从陆军各部队选拔的官兵和从新兵教导队选拔的士兵,要分别在这里训练8周和15周,训练期满时,经5次跳伞测验合格者,即由空降教导队转入实战部队。跳伞训练高度为300400米,实战时要求达到15米。空降队员不仅能够在着陆之前使用手中武器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而且在着陆后2分钟内即可完成战斗准备。其实战训练主要是进行地面战斗和“游击战”训练。“游击战”训练主要进行地图判读、方位判定、通信联络、攀登峭壁、胆量锻炼、求生术、敌后侦察、破袭等。这不仅是对空降队员技术战术的检查,而且也是对他们精神和体力上的全面考核。训练中,1周只带4餐食物,在高山丛林中日夜奔走,经受严寒或酷热等各种恶劣气候的考验。 

 



 附:死亡搏杀:“神风”特攻队的覆灭 

“神风敢死队”,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最野蛮、残酷、疯狂、愚昧的一页。那些用狂热的武士道和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熔铸成的年轻飞行员们,带着“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不顾一切地驾机对目标进行飞蛾扑火式的自杀撞击,它所表现的以身相拚的武士道精神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