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军飞机见炮火不能阻止船继续前进,等得不耐烦了,便投下几颗催泪弹。浓浓的烟雾顿时遮蔽了蓝天,所有的人都睁不开眼睛,流下了眼泪。纵然柬埔寨士兵亦是泪流满面,但仍咬牙切齿地命令船长道:“不准停!向前航行!再掉头就毙了你!”
渔船穿越枪林弹雨,穿越催泪弹的浓烟浊雾,依然不折不挠地向前驶去。大约是美军飞行员气急败坏了,又投下了驱散游行队伍用的化学药物。海水挟着一股强烈的恶臭向船员袭来,船员们开始出现呕吐,甚至有的人皮肤开始溃烂、流血。
这时火箭的一块碎片击中渔船,有几名船员被碎片划伤,其中一个昏迷了过去。
稍倾,美军飞机终于死了心,无可奈何地飞走了。四周重又归于一片寂静。
渔船进入磅逊港,已是上午10点以后了。干疮百孔的渔船无力地停靠在一只柬埔寨船的旁边。美军侦察机没有再来。船员们绝望了,小水手则哇哇大哭起来:“我不去柬埔寨!我不去柬埔寨!”
然而他们被士兵们推推搡搡地上了岸。在岸上的45分钟里,这些金发碧眼的船员门,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样,被几千名武装的柬埔寨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对这些“怪人”的降临或表示惊奇、或表示高兴,他们又说又笑,仿佛刚刚打完一次胜仗似的快乐。
接着,船员们又登上摇摇晃晃的泰国船,被带来离磅逊港约1公里的军事区,待了没几分钟,又迅速转移到磅逊港以西25公里处的隆三岛。几经辗转之后,船员们已经心平气和——反正死路一条,索性看开点吧!小水手也止住哭泣,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在一个有海军设施的码头,他们毫无表情地下了船。
“欢迎到柬埔寨来!”
一声美国英语,使大家猛然一惊。想不到这儿会有人用英语向他们表示欢迎!英语尽管讲得并不漂亮,却也有滋有味。迎接他们的,是一位市长的翻译;这是船员们自被拘留以来,第一次见到处于负责地位的人。
米拉船长眼睛一亮,郑重地对翻译说:“‘马亚吉斯号’只是一艘普通的运输船,根本没有运载武器或装备。请求立即释放船只和船员。如果让我们回去,我们会通过曼谷的公司事务所,请求美军立即停止攻击。如果不这样,美军一定会来报复的。我希望双方都持合作的态度。”
翻译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说,“我会回去向上司报告的。明天早晨再答复你,怎么样?”
当晚,隆三岛上夜色如水。海上灰蒙蒙的。船员们呆呆地坐着,遥望东天。水平线上泛出了淡淡的桦树皮色。一钩弯月高挂在头顶上黛蓝的苍穹中,宛如一把金弓,发出皎洁的清辉。左面黑黝黝的尽头,灯塔的回转灯在陆地和大海之间划出一道道白色的光环。
耳边,是波涛拂岸的声音,“哗——哗——”,一如船员们复杂的心情。
白宫紧急会议
美国驻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办事机构内,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碌而有序地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宏伟的大楼内,各种职员穿着制服、或神色慌张,或怡然自得地在大厅内流水般穿梭。他们要负责把收到的最新消息以各种方式通知美国及全世界,让世界各地的各种肤色的人们了解,在过去的24小时内,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一位年轻秘书拿着一张条子,匆匆地穿过大厅、乘电梯到达这幢建筑物的顶层,敲开了社长办公室的门。社长刚刚用完早餐,正坐在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前审阅即将发出的厚厚一堆电文。
秘书把条子递给社长:“社长先生,这是刚才接到的密码电报。一名没有留下姓名的船长打来的。”
“哦,”社长烧有兴趣地接过条子。条子上这样写着:“MAYDAY!MAYDAY!我船遭到柬埔寨海军的炮击,现在已被命令停船。柬埔寨士兵似乎要对我船进行检查。”
社长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条非同寻常的电文。“查证后,速将此事报告华盛顿!”社长下令道。
当美国国务院工作中心接到这一消息时,已是5月12日凌晨(柬埔寨时间5月12日下午3点左右)。接到这条语意不详的电文时,值班军官犯了愁:是谁的船?为什么被扣?为什么要炮击?都不清楚。
上午6点15分,国务卿基辛格知道了在亚洲发生了紧急事态。
而福特总统的安全事务副助理斯科克罗福特中将知道这件事情时,是他7点到白宫上班以后的事了。他认为、总统会马上上班,便没有专门报告此事。因而,当总统知道这一事件时,已是上午7点40分。
此时此刻,已是事件发生后的4个多小时了。
在白宫,人们对柬埔寨海军扣押船只和船员行为的评价是各种各样的。
有人说:“这纯属误会,是偶然事件。”
有人说:“柬埔寨肯定是为了丢美国的面子才这样做的。”
也有人说:“柬埔寨这样做的用意是为了确保拥有可能有油田的附近海域,从而声称威岛的主权归其所有。”
还有人说:“柬埔寨也许是为了索要旧政府军逃往美国时带走的武器,作为谈判的一项交换条件才这样做的。”
总之。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当然、柬埔寨政府不会解释扣押船只及船只的理由的。而这时,柬埔寨主管情报的一位官员不顾美国政府和船主的再三否认,在柬电台上宣称:“‘马亚吉斯号’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搞了间谍活动。”
中午,福特总统在白宫召开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主要议题便是“马业吉斯号”被扣一事。主要官员都参加了这一会议:副总统洛克非勒、国务卿基辛格、国防部长施莱辛格、中央情报局局长科尔比、空军总参谋长琼斯上将、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拉莫斯菲尔德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正在欧洲视察北约部队,他的职位则由琼斯上将代理。官员们觉察出事情很是棘手,都锁眉不语。
“现在,请国务院工作中心情报官员介绍事情经过。”国务卿基辛格是会议的主持人。
一位官员按了一下电钮,墙上“哗”地出现了一张东南亚地图。
“‘马亚吉斯号’运输船是总部设在新泽西州门洛帕克的属于西兰德海运公司的集装箱运输船。它从香港启航,最终目的是新加坡。”这位官员指着地图说了起来。
“‘马亚吉斯号’船长名叫查尔斯。米拉,是一位62岁、有38年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他手下有39名船员。船的排水量为10,766吨,船长144米,船速每小时15节。
“该船于1944年下水。最后一个月,与另一艘姊妹船‘庞斯号’从加勒比海航线转到东南亚航线。目前的任务是为了给美国驻泰国大使馆和美军基地运送粮食和日用品。该船载着千吨货物行驶在公海的一般航道上,于当地时间下午2点18分、即华盛顿时间凌晨3点18分在威岛附近遭柬埔寨海军炮击及扣押。
“就在几天以前,柬埔寨新政府单方面宣布了90海里领海权,而威岛正位于其所谓的领海之内。因而,我们分析,柬埔寨认为,我船侵犯了其领海主权,为了保卫其所谓主权,就得对通过这一水域的船只采取行动。因而发生了扣船事件。”
“很好,”福特总统点了点头,转身问基辛格,“基辛格博士、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这起事件呢?”
“我主张,”基辛格显然是处理过多起这种事件,胸有成竹他说,“为了在国际上阻止美国在越南撤退的形象,提高美国的威望,同时向国内宣示夺回被扣留船员的意图,应该以尽量多的兵力,对柬埔寨采取强硬的政策。”
“那么国防部长的意见呢?”福特又问施莱辛格。
“我认为,为避免过度介入,应该以较少的兵力、一边看对方的态度,一边采取行动。”施莱辛格回答道。
福特总统面对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陷入了沉思之中。
福特想起了1968年,在北朝鲜东海,发生的北朝鲜扣押美国海军电波监视船一事,即“普埃布洛号”事件。
那是1968年1月23日,在北朝鲜东侮海面上,正在收集电波情报的“普埃布洛号”被北朝鲜海军扣押,83名乘员被扣押了11个月,其中1名死亡。12月23日,朝鲜将乘员全部释放,但条件是他们得在证明为中央情报局搞了间谍活动的白皮书上签名,而且美国政府要做出道歉。
福特认为,为了避免在柬埔寨出现类似“普埃布洛号”的事件,在柬埔寨扣押船只的一开始,美国就应采取强硬对策。
“我同意国务卿的意见,”总统说道,“为了防止红色高棉对船员的虐待,我门要及早行动。国防部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备采取军事行动。在拟定作战计划时,首先是确认‘马亚吉斯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