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温兄弟三人,在幼年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携他们寄住在萧县人刘崇家里做佣工。朱温渐渐长大,好逸恶劳,以雄勇自负,乡人都很讨厌他。刘崇因为朱温懒惰,经常用鞭杖抽他。只有刘崇的母亲可怜朱温幼小,常为他栉发,并劝诫刘崇:“朱三不是常人,你要善待他。”刘崇问原因,刘母说:“我曾见他熟睡的时候,变成了一条赤蛇。”然而刘崇并不相信。 
一天,朱温把刘崇家的饭锅偷着背走了。刘崇追住朱温,又准备狠狠地揍他。刘母又出来说好话,刘崇才罢手。刘母劝朱温说:“你都这么大了,不该再这样,你若不愿耕作的话,又能做什么呢?”朱温回答:“儿平生只会骑射。不如给我弓箭,到深山里猎些野味。”刘母点头说:“这也好,但不要惹祸!”接着取了旧时弓箭,交给朱温。 
从此朱温每天在深山里追逐野兽,他身手矫健,就是像鹿这样善于奔跑的野兽,他也能徒步追取,手到擒来。刘崇家的庖厨,野味多得放不下。刘崇也暗暗佩服朱温的本领。朱温的兄长朱存也向刘崇要了弓箭,与朱温同去追马逐鹿。朝出暮归,没有空手回来的时候,这样的日子令朱温也觉得很是逍遥自在。 
一天,驰马不觉到了宋州的郊外,晴空万里,一碧如洗。这时有数百士兵,拥着两乘车在朱温身边经过,车子过处,留下袅袅的香气,朱温情不自禁地策马随在后面。香车曲折走在山路上,不久绕过山麓,在绿树阴浓中,露出一角红墙。两乘车停住,由侍婢扶出两个人。一个是年纪半老的妇人,另一个是十七八岁的女子,生得姿容清秀,举止典雅。 
原来母女二人是入寺进香的,朱温与其兄也跟了进去,走到近前,确实是绝世无双的姿色。母女二人进香完毕,又乘车绝尘而去。 
朱温向僧人打听,才知道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妻女。朱温惊讶地说:“张蕤原是砀山富室,与我同乡,他现在还在做宋州刺史吗?”僧人说:“听说他也快要卸任了。” 
朱温与朱存出了寺庙。路上朱温一直沉默不语,忽而问朱存:“二哥!你可知汉光武帝的故事么?”朱存问什么事,朱温说:“汉光武布衣时,曾自叹‘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如愿娶得阴丽华。今天所见的张氏女,即使当年的阴丽华,也不过如此罢了!”朱存笑骂:“你一个癞虾蟆想吃天鹅肉,真是自不量力!”朱温奋然扼腕说:“英雄不在贫贱,怎知我不如刘秀!”朱存笑得越发厉害:“你真是痴!你我寄人篱下,能图个饱暖,已算幸事,还想什么光武帝阴丽华!全是白日梦,难道平空就能掉下好事么?” 
朱温说:“今唐室纷崩,中原逐鹿,王仙芝起事濮州,黄巢也起应曹州,你我不如去随他,何必再在此埋没一生!”朱存也颇为心动。兄弟两个便辞别刘母,入了黄巢的军营。 
当时唐僖宗乾符年间,关东饥馑,黄巢起于曹州,饥民附从者数万。朱温以力战屡捷,补为队长。朱存乘势掠夺貌美的女子充作妻房。朱温仍惦记张蕤的女儿,因此一直独身未娶。 
朱温纵横沙场,有万人不敌之勇,遂深得黄巢的信任,倚为亲信。他为了得到张氏女,怂恿黄巢攻宋州。黄巢便给他数千兵,进围宋州城。不料宋州刺史张蕤早已离任,后任的守吏坚守城池,朱温久攻不下,也没有心思再打,遂撤兵了事。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甲申,黄巢兵陷长安,称大齐皇帝,改元金统,遣朱温领兵屯于东渭桥。中和元年二月,复令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不久攻下了南阳。六月,朱温回归长安,黄巢亲自在灞上迎接。 
中和二年黄巢欲东出略地,令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使他自己决定攻取。朱温由丹州南行,攻下左冯翊,又攻陷同州。多年战乱,民间村落已尽成瓦砾。老弱填于沟壑,壮丁多战死,女子多被掠取糟蹋。 
朱温平时掠得的美女已不下千人,但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只对张氏女念念不忘。缘分一事就是那么凑巧,张氏女因战乱流落到同州,为朱温部下所掠取,进献给朱温。朱温一看正是寤寐以求的佳人,虽然衣衫褴褛,却掩不住倾国倾城的姿色。 
朱温不禁失声道:“你是张刺史的女儿么?”张女低声称是。朱温连声请起,张女含羞称谢。朱温复问她的父母亲族。 
张女流泪说:“父亲已去世,母亲也失散,小女流离至此,还幸亏遇见将军,顾全乡谊,才得苟全。”朱温叹息说:“自从宋郊相见,倾心已久,一晃数年,原以为此生天涯相隔,不料今日又复遇卿。我已私下立誓,娶妇不得如卿,情愿终身不娶,今日只待卿一语可矣。” 
张氏禁不住两颊羞红,俯首无言。朱温命婢仆将张氏安置别室,选择了一个吉日,正式成婚。到了婚期,张氏打扮得娇艳夺目,宛如天仙,朱温平生夙愿得偿,携张氏的柔荑拥入帐帷,洞房花烛曲尽绸缪,种种好处自不必说。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屯兵数万,以图兴复唐室。朱温正与王重荣接邻,屡次被王重荣所败,遂请黄巢支援。表章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所扣下。这时朱温又听说黄巢的形势日蹙,将校离心,知道他不会长久,他思忖日久,于是投降了王重荣。僖宗诏授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为朱全忠。 
中和三年四月,朱温与诸节度使收复长安,当时他只有三十二岁。后黄巢被灭,黄巢手下名将霍存、葛从周、张归厚、张归霸都匍匐于朱温马前,朱温将他们收为己用,并追逐黄巢残部东至于冤句。 
朱温遣人去萧县刘崇家迎接其母王氏及刘崇的母亲。刘崇家在山野僻乡,几乎与世隔绝。自朱温兄弟离去后,转眼五年没有信息。王母时常惦记儿子,四处向人打听,有的说是做了强盗,有的说早死在岭南。使者到了门前,车马喧腾,吓得村民都弃家逃走,还以为强盗进村劫掠。使者进了家门,说奉节度使命来迎王母及刘母。王母心虚胆怯,还以为两个儿子做了强盗,官府来搜捕家属,吓得六魂无主,惶恐走避,藏在灶下发抖。刘母略有胆识,出去问明使者,才知朱温已做了节度使。王母依旧不信,对刘母说:“朱三落魄无行,做贼早死了,这是怎么回事?”使者便再述了朱温的情形,王母一时悲喜交集。 
张氏贤明有礼,而且分析政事往往精辟,有独特见解,朱温遇事必先问张氏然后施行。一次朱温出兵行军在中途,张氏不以为然,遣一个下人往召朱温,朱温如期而至。 
朱温为人凶残无比,动不动就处死将士,朱温用兵法令严峻,每次出战,一个分队主帅若出战而不回来的,其余士兵一体处斩,称作“跋队斩”。因此战无不胜。手下健儿不耐酷法,多窜匿州郡,朱温疲于追捕,下令全军纹面,健儿文面自此开了先河(据《五代史补》)。但朱温对张氏往往敬爱有加。每次军谋国计,必先听从张氏的意见。朱温时时暴怒杀戮,张氏加以救护,许多无辜的人因此得以保全。 
郴王朱友裕攻徐州,在石佛山大破朱瑾,朱瑾逃走,而朱友裕舍弃不追,朱温因此大怒,夺了朱友裕的兵权。朱友裕惶恐之下逃亡山中。张氏悄悄派人教朱友裕回来,朱友裕入见朱温,拜伏在庭院,泣涕请死,朱温大怒,让左右推出斩首。张后来不及穿鞋,赤足走到庭中持着朱友裕的手流泪说:“你回来难道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谋反么?”朱温也回味过来,便原谅了朱友裕。 
朱瑾战败逃走,其妻子被朱温掠取。张氏在封丘迎接朱温,朱温将这件事告诉了她。张氏见到朱瑾妻,朱瑾妻下拜,张氏也还拜,并凄然说:“兖郓与司空本是同姓,兄弟之间,以小故兴干戈,而致使姐姐你落到这等地步,若不幸汴州失守,那妹妹我也会和你今天一样了!”说着泪流满面。朱温也很感动,自己也愧对朱瑾。当初若没有朱瑾的相助,他也没有力量大败秦宗权。这次不过借口指责朱瑾诱降自己的将士才出兵兼并,若再强占他的妻子有些说不过去,况且也怕张氏不高兴,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于是朱温将朱瑾妻送到寺庙里做了尼姑。张氏常让人给她去送衣食。 


  

 


第76节:废唐称帝朝夕之间

文德元年,僖宗任命朱温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诸镇之师,皆受朱温节制。黄巢虽灭,但唐室益弱,诸道州兵不为王室所用。各地藩镇在镇压黄巢过程中,乘机扩大势力,争夺地盘,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文德元年三月,唐昭宗即位。朱温在连年争战中渐渐积蓄力量,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