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煌辈⒁罄锵L鼗舴蚁虬亓肿锉<永侨嗽诨裣さ露砉那┒┖蟮南苍煤涂砦啃那椤�
“不可靠的”中立国: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
同罗马尼亚的牢固友谊,是南斯拉夫对外政策中的第一重点;而它主要担心的则是意大利,特别是在意大利进入阿尔巴尼亚之后。心中记住这一点的南斯拉夫人,期望德国能够制止它的轴心伙伴不再进一步入侵巴尔干半岛。6月1日南斯拉夫摄政保罗亲王和他的外交部长辛卡…马科维奇到达柏林作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时,他们受到了一切可能得到的公开的尊敬和礼遇;但在幕后德国又对他们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要他们公开地出来站到轴心国家一边。辛卡…马科维奇告诉里宾特洛甫说,南斯拉夫目前不能参加**公约,因为它认为这是完全针对俄国的。6月5日在同保罗亲王谈话时希特勒说,特别是因为心中想着意大利,南斯拉夫就更“应该做出一些姿态来明白无误地显示它对轴心国友好的政策”。里宾特洛甫并建议,这可以采取退出国际联盟的形式。显然是屈服于这些劝告,南斯拉夫摄政保罗亲王同意了后面这一建议,虽然并不是很热情的。不过这事最后还是搁置起来未作出决定。
7月8日,魏茨泽克告诉南斯拉夫驻柏林公使安德里奇说,“如果南斯拉夫不明确地脱离巴尔干协约,它将使自己受害”。但是一星期之后,安德里奇解释说,南斯拉夫在这件事上必须谨慎从事。布莱德公报中已经包含有“某种程度的割断关系”,公报宣称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两国都奉行独立和中立的政策。公使还说,他的国家的不接受下届国际联盟理事会主席职务,应视为在同那个组织割断关系方面又前进了一步。他们并不认为“以太明显的一种方式来进行”是明智的。但是这种答复并没有说动德国人,他们对答复的诚意表示怀疑。据保加利亚人说,在布莱德“南斯拉夫曾解释它为什么拒绝斥责巴尔干公约,说为了密切注视它的发展,和在必要时指导它的发展,留在公约内比在公约外要好些”。尽管如此,一直到保罗亲王7月17日至8月2日访问了伦敦,希特勒才相信南斯拉夫确实是叛变了。可能是德国人相信了这样的谣言,即南斯拉夫的黄金储备已在3月间转移到伦敦,不管怎样,遵照里宾特洛甫的指示,7月25日安德里奇又一次被问起,为什么南斯拉夫不退出国际联盟。另一方面德国驻贝尔格莱德公使29日也奉命为此目的对南政府重新施加了压力。可是,这并没有产生效果。希特勒8月12日在上萨尔茨堡又向齐亚诺抱怨说南斯拉夫人不可靠。保罗亲王在伦敦时曾“寻求西方国家的保证”:南斯拉夫“保持中立将只限于公开倒向西方民主国家还有危险的那段时间”。可是,9月1日安德里奇又声称南斯拉夫将继续保守中立,并正在试图促使巴尔干协约的其他国家也采取同样态度;当被告知德国盼望一种“善意的”中立时,这位南斯拉夫公使表示这将是他的政府的政策。
同其他巴尔干国家一样,南斯拉夫人同德国进行的商谈,其动机大多数是为了要武器。到6月底,德国给予南斯拉夫一笔信贷用以购买军用物资的谈判告成。但是在此同时德国外交部得悉,法国正在向南斯拉夫人建议给予购买武器的信贷;南斯拉夫人对于德国的信贷能否到手没有十分把握,因此倾向于接受法国的供应。另外有报告说,南斯拉夫已订购了五十架英国飞机。几天之后,在7月5日,德国给予购买武器的信贷以换取石油特许权的议定书在贝尔格莱德签字。7月中旬,安德里奇要求给予高射炮和反坦克炮;他还要求4月份定购的、规定于7…9月交货的五十架多尔尼尔、五十架梅塞施米特和三十四架菲泽莱尔飞机,应“迅速”交货。但是希特勒反对把任何“重要的”东西供应给南斯拉夫,因此预定要运送的物资有一大部分被扣下了。一周之后安德里奇又焦急地询问起梅塞施米特和多尔尼尔飞机,因为还只交付了五架前一种。但是到8月24日希特勒的经济专家们自行决定,石油合同应该签字,同时南斯拉夫人也应该得到他们的武器和飞机。
在东南欧各国中希特勒最不信任南斯拉夫,其次则是罗马尼亚,主要因为它过去是、而且现在仍是波兰在这地区的最好朋友。此外,它还接受了西方国家的保证。希特勒8月8日在上萨尔茨堡对恰基说,在巴尔干半岛各国中,“最靠不住的是罗马尼亚,其次是南斯拉夫,然后是希腊”。几天之后他对齐亚诺说,罗马尼亚“害怕匈牙利”。而且“军事上极为虚弱,内部极为**”。他并不认为卡罗尔国王会放弃他的中立,除非不得不如此,因为罗马尼亚指望柏林能保护它以抵制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修改条约的要求。7月7日加芬库在布加勒斯特向德国公使法布里齐乌斯强烈抱怨德国报纸刊载(罗马尼亚报纸有转载)关于德国支持保加利亚要求收回多布罗加的文章,大喊:
我们应该受到这样的报答吗,就因为我们,国王和整个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以求同德国和好,正在向德国订购武器和军需品,并且在经济上让我们的国家向它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那我们怎样去履行根据经济条约签订的合同呢?人民的感情将会变得无法忍受的。
一个月之后魏茨泽克报告说,罗马尼亚驻柏林公使“试图使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两国对罗马尼亚的态度看起来好象主要是依柏林的指示而定”。
担心俄国在比萨拉比亚搞阴谋,罗马尼亚对俄德公约和它暗含着的言外之意特别感到沮丧,因为它暗示,如发生战争,罗马尼亚为了波兰将会采取自由行动。8月27日,加芬库告诉法布里齐乌斯说,罗马尼亚决定在德波两国发生战争时仍保持中立,即使是法国和英国都卷了进去。他也试图为波兰辩护,但法布里齐乌斯把它说成是英国的包围德国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31日的另一次谈话中,加芬库再次向法布里齐乌斯保证,罗波联盟决不会有反对德国的实际行动,罗马尼亚同土耳其的关系也完全只限于“巴尔干公约中的义务”。国王卡罗尔在几天前曾向驻布加勒斯特的德国空军武官承认,因为担心保加利亚进攻,他“不得不同土耳其有所接触”,但是他同英国并没有构成联盟。国王又说,英国和法国曾向罗马尼亚提过一项如发生战争就破坏它的油田的计划,但他因为这不是中立的做法而拒绝了这项建议。
对于匈牙利,罗马尼亚是经常在为关于它的军队调动的谣传而惊慌;但是匈牙利人也同样被他们的邻国“自从3月起”所采取的军事措施搅得忧虑不安。8月24日,埃德曼斯多夫从布达佩斯向柏林报告说,罗马尼亚已把八万军队调往匈牙利边界,因此匈牙利也动员了两个军。但他解释说,这些匈牙利的措施纯粹是防御性的。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德意志人,有部分匈牙利军队于8月底开入索特马尔地区,这事遭到在布加勒斯特的法布里齐乌斯的强烈批评。他于9月1日要求柏林对匈牙利施以适当的影响;并且报告说,罗马尼亚总理希望德国能影响匈牙利,要它走向“和解”。2日,法布里齐乌斯提到,他听说有二十一个师的匈牙利军队准备开进罗马尼亚,匈牙利看来似乎是认为它可以随意自由行动;但结果将会是罗马尼亚中止其石油的出口。当这些军队的调动引起了在边界两边的恐惧时,加芬库8月24日向匈牙利公使建议签订一项互不侵犯公约;但是匈牙利拒绝了这一建议。它建议改为签订一项关于少数民族的条约;但罗马尼亚对此不能同意,因为它害怕这可能会使它陷入内部困难之中。
罗马尼亚的石油出口,对德国来说是在和平的最后几个星期中的决定性问题,因为它是正在以手中极少的石油储备来发动对波兰的战争,这种短缺在向罗马尼亚供应武器以换取石油的艰难的讨价还价谈判中也得到了反映。希特勒不止一次地发出指示,应停止武器的运送;但是他的经济顾问们总是千方百计设法阻止这些命令的实现。深知德国急需石油的罗马尼亚,在要求武器上决不落后于其他巴尔干国家。6月29日,匈牙利驻柏林公使要求魏茨泽克在运送德国武器给罗马尼亚上面刹车,声称“已经向斯科达定购了一千门大炮,交货期已排到1941年,其中有的口径为二十四和十五厘米”。尽管如此,德国还是同罗马尼亚签订了运交军需物资和飞机的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