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业组食堂 
X月X日 
中午开饭时,人们都看到了这张有点刺眼的告示。来吃饭的群众不但没人反对,而且有人点头,有人说“理应如此”,有人说“恐怕头头看了会不高兴”。正说着李刚义副主任也拿着碗筷与大家一起来排队打饭。很快他也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告示。 
人们看着李刚义饶有兴致地从头到尾看完了这张告示,先微笑了一下,然后对身旁的人说:“如果能严格坚持做到这一点,食堂就能办得长久了。” 
听到李刚义的说法,人们心中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报以亲切的微笑。 
谢大军对食堂工作人员,既要求严格,平时又非常关心。每逢节假日,总要派人轮流帮厨,并叫会计老薛按月公布帐目。搭火的干部个个心服口服。 
商业食堂一经兴起,便越办越红火。意外地取代了原县机关食堂的位置。这本来是件生活上的事情,不久却慢慢着上了政治的彩色。群众在下边说话了:“专管食堂的办公室,却办不好食堂,商业组的食堂倒比原县上食堂办的好, 真是怪事!”人们议论纷纷。 
办公室副主任武权面上灰溜溜的,就连在他们伙食团吃饭的汪彤也觉得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一次饭后汪彤对武权说:“一个办公室和政工组,居然管不好一个食堂,我真不明白谢大军是怎么调动起了丁明光的积极性?” 
武权不情愿地答道:“谢大军能有什么好办法,他这叫公开挖墙脚!把办公室食堂搞垮了,他们办食堂,取而代之,不就是为了出风头,讨好群众和领导,变着方法邀功吗!” 
汪彤用眼角看了一眼武权淡淡地说:“话可不能这么说,办公室食堂是先关的门,丁明光是后调回贸司的。你让管理员吴魅调去财政上,是最先出去的。这也叫挖墙脚,那么,你自己首先便挖了自己的墙脚,连我也成了帮凶了……” 
武权没话了。 
汪彤换一种口气安慰说:“武主任!谢大军喜欢办食堂,出人头地,就让他办好了!对你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不管食堂也省心!你只叫吴魅继续把伙食搞好,让柳书记吃饱吃好高兴就行了!我们顺便也借个光。否则,连我也得到商业组食堂去吃饭了……” 
武权转怒为喜,满脸笑道:“哎,汪组长!你可不能走。我们这个伙食团,你是台柱子,你可不能拆我们的台!你头上有‘政工’这个光环,我们随时还要借你的光哩。你要走了,我们伙食团可真要暗淡无光了,你呀,吃饭不交钱都行,但你不能走!” 
汪彤:“我往那走哇,看你说的,饭钱,我一个不能少,我只是给你鼓鼓气。我在想,他谢大军搞他的商业后勤经济行,我们难道不能好好搞搞我们的拿手戏——政治?上次柳书记‘正面教育’动员后,我最近在群众中转了几次,当前县上食堂一个关门,一个开门,舆论一阵子就会过去。这只是县上机关生活的一上侧面,而另一个方面,机关还有政治生活,政治舞台,谢大军至今还未入党,这上面没有他的立脚点,我们政治上多动脑子,给柳书记多提些建议,多想些办法,让县上的政治生活尽快活跃起来。到那时,县上的局面马上就会变成另一种模样……” 
武权表示虚心受教:“你都了解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汪彤面带微笑,好像一个握有独家新闻的记者一样底气十足。故意抿起嘴眨巴着眼睛说:“别看就这么个小县,政治的、经济的、机关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什么都有!” 
武权也来了精神,急忙附和着说: 
“你最好先整理个提纲,然后我们共同给柳书记汇报汇报。是否可以提出一个口号:‘正面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结合实际,上至领导,下至群众,都有责任向组织上反映问题……” 
汪彤从容地说:“你的看法同我是一致的。我已同柳书记初步商量过了。他一直受周书记临行前关于‘正面教育’的话所束缚,害怕人家说他离开原则另搞一套。所以他一直犹豫不决,直到食堂事件发生后,他才下定从‘正面教育’入手,认真整顿纪律,彻底改变机关作风的决心。学习就从明天开始。提到整顿纪律结合实际,不能不提到办公室,柳书记提醒你要沉住气,好好配合……” 
“批评办公室,是因为丁明光,具体说批办公室就是批丁明光。但是他丁明光代表不了办公室,也代表不了我, 我能理解……” 
“这就好!这样柳书记就放心了。只要你们不出来闹,别人也不敢撒野!” 
汪彤说完站起身来,拉住武权的一只手,用力握住,又抖一抖,转身踏着有力的步子,走出了武权的房间,直奔柳卫东的宿舍。 
科以上干部都提前来到会议室。 
柳卫东副书记、黎部长(兼职副书记)、西饶、李刚义副主任、伍风春常委,及各部门负责人,都发坐在会议室里。未正式开会前,大家都没事人一样吸烟、喝茶。 
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不同式样的茶杯。 
文革中期以后,由于室外的武斗已经结束,室内的会议格外的多起来。于是口杯成了风行一时的装饰品。正规的茶杯已悄然冷落。代之以桃子罐头瓶等各种密封杯为最时髦,男女不分。女同志天生爱美,也会美,她们凭借一双灵巧的手,用各色细软塑料绳给口杯编织成有各种图案的外套,既美观大方又不烫手。青年小伙子们自己虽不会编,但更是人手一杯。姑娘们的手艺,只有在他们那里才得以充分的展示。小伙子们是以杯套的漂亮引为自豪和骄傲。 
年龄大些的男女干部们,则又当别论了。他们手中的杯子,是一种装有保温瓶胆,外有金红或翠绿金属壳的高档(至少在当时是)保温杯。今天在座的用这种杯子的人不多,好像只有黎部长和柳副书记两人。黎部长的是红色的,而柳卫东的却是绿色的,这正是爱好上的不同。也多少体现性格上的差异。 
比较个别的是谢大军面前的杯子,是当年中国人民志原军赴朝慰向团赠给“最可爱的人”的白地红字塘瓷缸子。 
坐在谢大军身旁的武权,端起印有“最可爱的人”的茶缸子,看了又看,笑向谢大军: 
“‘最可爱的人’你可当得起?” 
“现在当不起,以后还不知道。” 
“既然当不起,为何还用它?” 
“当不起,但不等于用不起!” 
“怎讲?” 
“想知道吗——”谢大军不急不缓地答道: 
“这是一位志愿军战士送给他上大学的女儿的纪念品。她是我的同乡、同学,在我毕业赴西北工作时,又把缸子转赠给我——你说我用得起——还是用不起!?” 
坐在武权旁边一直看两人斗口的妇联主任兼团委书记巴宗先笑了。然后又一本正经地虎着脸对武权说:“武主任!听阿佳(藏语姐姐)一句语,你的嘴巴子斗不过谢大军那小子的脑瓜子,以后少臊情!” 
武权不服气地撇撇嘴:“连妇联主任也学会拍马屁!” 
巴宗又咧嘴笑开了,秀手一出,便向武权脸蛋上轻轻拍了两下: 
“拍马屁!你说的是不是这样的?” 
在场的人轰然大笑了,包括武权自己,也无可奈何了,自嘲地冒出了一句:“好男不和女斗!” 
开会时间终于到了。 
柳卫东清清嗓,压低了声音摆足了首长的架势,开始说道:“同志们!现在开会!” 
柳卫东不知为什么,才说了一句话,便端起精致的保温杯喝了一口茶水。让人揣摩不透,给人的感觉或错觉,他未开言先自胆怯心虚…… 
“同志们!我是说咱们的文革‘正面教育’学习,从今天开始,有点改进。我们要改变以往那种,从文件到文件,从口头到口头空谈式的学习方法。我们要适当地结合一些县机关生活和工作的实际……但是,我首先声明,我绝不是要违背阿里地区文革‘正面教育’的原则。我强调我们绝不是要搞运动。我们联系实际,只是一种工作方法,是毛主席提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贯的教导,谁也不会反对毛主席……”汪彤见空插了一句。 
黎部长置若罔闻,只顾端着杯子不紧不慢地喝茶。 
李刚义则向后仰着头,下巴翘得高高的,吐出长长的一串串的烟圈…… 
藏干副主任西饶的眼神,不断地从这个领导的脸上跳到另一个领导的脸上。那神情无疑是透露着疑惑。 
科级干部们的眼睛也都未闲着。从他们那一脸严肃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大都对今天的会议比较敏感。对于柳卫东们讲话的确切含意,到底是什么,一下子还说不清楚。他们都在作慎重的观察、审视和思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