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鸣镝--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 作者:陈辉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进入阵地后,营长岳振华带着作训参谋陈辉亭有计划、有重点地监督检查部队的战斗准备。

他首先来到制导雷达连,监督检查收发车吊装方位角、高低角和指令天线的情况。因为这是制导雷达连在进入新阵地,做战斗准备时,最容易出事故的一个部位。

吊装天线,需要用专用的大吊车。大吊车归技术保障连建制,本应该在第二梯队行军,为了缩短全营战斗准备的时间,临时决定跟随第一梯队行军。优先保证制导雷达连使用。技术保障连的装载、上火车,请后走的兄弟营予以保证。

吊装制导雷达天线,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操作技术。二营第一代大吊车司机,名叫傅中惠,是个山西娃子,黑黑的脸庞,膀阔腰圆,魁梧高大,活像一座黑铁塔,一看到他坐在操作台上,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开大吊车的好材料。他为人极其忠厚,平时多话没有,就会实干,是个非常憨厚的小伙子。用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来形容他一点儿也不为过。他学习大吊车的吊装技术非常认真,有时一个人在操纵室里,反复琢磨起吊要领,竟多次忘了吃饭。当人们用废寝忘食来褒奖他时,他说:“我吊的导弹一发价值百万,我吊的天线是全营打仗的命根子,出不得半点儿差错,不认真行吗?”

大吊车看样子很粗,可用在吊导弹和天线上,却要求非常细致。吊导弹时,一发长达10米、重达两吨的导弹,就靠一个只有火柴盒的平面大小的支架,落在一个只有火柴盒大小的支点里,不能有半点儿偏差,差一点儿就会对导弹造成损坏,就是个大事故。起吊安装制导雷达天线时,需要起吊的高度、角度非常准确,而这种准确,并没有机械上的指标可供掌握,只能靠天线技师和吊车司机目测,尤其是吊装高低角天线时,需要将天线上的六个螺孔在空中准确地对准固定点的六个螺栓,再将吊臂轻轻向里一靠,才能严丝合缝地对接在一起。无论高度和角度,差一丝一毫都不行。在漆黑的夜里,在照明设备不足的野战条件下,只靠大吊车本身的一盏照明灯照明,要做到一丝一毫不差,没有过硬的操纵技术是不行的。

营长看着天线技师刘汉新,站在高高的天线支架上,准确地挥动着手势,指挥着大吊车司机的起吊动作。大吊车司机对天线技师的指挥,心领神会,配合非常默契,天线吊装得非常顺利。营长对天线技师和大吊车司机的工作非常满意。等天线技师向连长报告天线安装完毕后,他满意地离开了制导雷达连,向发射连阵地走去。

在发射连阵地上,六部发射架的掩体,都是用草袋子装上泥土堆砌起来的,受其障碍,牵引车无法将发射架牵引到落座的中心位置,只好组织人力推进去。发射架坐落的地面,因地势低洼,秋季多雨,是临时从石景山炼钢厂拉来的炉灰渣垫起来的,土质非常松软,重装备遇上了软地面,挪动起来非常困难。连长陈占奎把全连集中在一起,他喊着一、二、三的口号,指挥着战士们拉的拉,拽的拽,推的推,人人汗流浃背。他喊一次口令,发射架就向前挪一点儿,战斗准备进行得非常艰难。把六部发射架推到了位置,他的嗓子也喊哑了。

岳振华走进发射三班的发射架掩体,班长田宝正在带领着发射手将发射架由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发射架放列完毕后,他又带领战士们铺设动力和信号传输电缆,设置固定导弹装填运输车的停车渡板。

停车渡板,是用钢铁锻压而成的一块方形钢板,板面上有凹凸的横向棱条,专门用来停放导弹装填运输车的。导弹装填运输车只有停放在停车渡板上,发射手们才能将导弹装填运输车的装填臂与发射架的发射臂对接起来,将导弹由装填臂上装到发射架上。一部发射架要设四块停车渡板,一块渡板重达近百斤。这四块渡板的位置与发射架相对应的位置有严格设置的尺寸规定,偏差一点儿导弹就装不到发射架上。对导弹装填运输车的司机的驾驶技术要求也很高,要求要一次停准,停放的位置要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前后轮与停车渡板的边缘不能偏斜,否则,尽管停车渡板设置的尺寸符合要求,也还是装不上导弹。

田宝是发射连的优秀班长,他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走在战士们的前头,管理严格,战备训练工作抓得扎实,还善于做战士的思想工作。是全连有名的小指导员,战士们对他们的这位班长很尊重。他认真地检查着战士们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差一丝一毫都要叫战士们停下来返工重新做,直到非常精确为止。

他对战士们说:“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打仗,为了保卫国庆十周年大典。打仗是不能有丝毫马虎的。战斗时,必须保证我们班的导弹能准确地发射出去,叫营长发射得放心,能保证精确地飞进制导雷达的控制制导波束,才算完成了任务。”

站在黑影里的岳振华,看到这位班长的战斗准备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放心地离开了发射阵地。

政委许甫和副营长王建初坐镇在技术保障连的阵地上,监督检查技术保障连的六发导弹的战斗准备。

此时的技术保障连的阵地上,一片紧张忙碌的战斗景象:启封班的战士,正紧张有序地从包装壳里启封二级火箭,送往测试排进行测试;装填班的战士正向一级火箭里装填粗大笨重的火药柱,一个一级火箭要装14根,装填好一个一级火箭,全班就已大汗淋漓。

在测试帐篷里,测试技师们正在测试车内,头戴耳机和喉头送话器,指挥着站在二级火箭身边的操纵手,对二级火箭的三大仪器(无线电控制仪、自动驾驶仪和引信)的作战参数进行逐项检查。以确保导弹能发发命中目标。

一发导弹装填装配测试好了,大吊车将其吊到导弹装填运输车上,开到加注场地。从头到脚都穿着加注服的氧化剂和燃料加注技师和操纵手,加注好了氧化剂和燃料之后,由连队干部把关运送到发射阵地,交给发射连;发射连再将其装到发射架上,供作战时发射。

营的辅助指挥所,设在一顶大号单帐篷里,为便于营长能迅速从辅助指挥所进入指挥车指挥,辅助指挥所搭在制导雷达阵地的旁边。

苏联的地空导弹营,没有营指挥所的编制和设施。他们的一切战斗活动,包括要射击的目标,都是由上级指挥机构的自动或半自动化指挥系统直接传输给导弹营,营指挥员按上级分配的射击目标执行命令就行了。

中国的情况不同,引进的都是一套套单独的地空导弹营的装备,没有引进自动化指挥系统。上级指挥机构对营的作战指挥,只靠一部电话(电话不通时,则靠一部无线电台)和一名方向参谋来传达。对敌情的掌握、分析、判断,制导雷达捕捉目标,一切要靠营长、参谋长和参谋们自己处理。

为适合中国的国情、军情,借鉴高射炮兵部队的团、营指挥所的经验,设置了营的辅助指挥所。指挥所内设有远方标图板、近方标图桌、上报参谋桌,都是各营自己设计制作的。由司令部参谋人员、无线电员、标图员昼夜24小时轮流值班。

营辅助指挥所的设置,对地空导弹营的作战和加强战备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平时,它可随时收标空中情报,掌握敌情,接受上级指挥机构传达的有关战备的命令、指示;掌握连队的日常战备工作状况。战时,则能及时地组织目标指示,保证制导雷达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要射击的目标。在二营的历次战斗中,营的辅助指挥所都发挥出了它的重要作用。

岳振华监督检查了几个主要的战斗准备项目后,便回到了刚搭好的营辅助指挥所里,掌握全营的战斗准备情况,及时处理部队在战斗准备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全营经过两三昼夜的奋战,战斗准备已基本完成。扬声器里传来制导雷达连连长李文较的报告:“制导雷达连战斗准备完毕。”

发射连连长陈占奎报告:“发射连战斗准备完毕。”

技术保障连连长杜衍奎在电话中报告:“六发导弹准备完毕,已送往发射阵地。”

岳振华看了看表,对作训参谋陈辉亭说:“报告军区空军指挥所,14日18时,全营提前12个小时完成战斗准备,可随时投入保卫国庆十周年大典的战斗。”



        
7 国庆十周年大典后,西北风刮过来了
        

二营进入通县张家湾空军机场后,部队住在机场临时给腾出的营房里,营房距阵地较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