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旅团粮弹断绝,几遭灭顶,令第6师团相当紧张。沿长江进攻的波田支队和第9师团激战竞月,几经整补。101师团损失最大,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被击伤,101联队先后冲击东孤岭15次毫无进展,联队长饭塚国五郎哭求援兵未果后,率残兵自杀性进攻被击毙,该联队基本覆灭。27师团在群山之中激战,伤亡严重,仅25日夜麒麟峰一地,即弃尸300余具。在攻占覆盆山的战斗中,103联队长谷川幸造大佐被击毙。
交战双方均已拼尽全力,战场一时凝滞。这时,日军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从空中侦察得知,南浔路与瑞武路之间中国守军兵力薄弱,遂下决心命令106师团向西推进,试图从此空隙突入,策应27师团作战,以期打开局面。
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辖步兵111旅团(下辖步兵113、147联队),136旅团(下辖步兵123、145联队),骑、炮、工、辎重各一个联队。该师团系特设师团,实际上就是预备役师团,征召预备役人员临时组建的。特设师团在人员数量上与现役师团无大差别,但质量差别较大。以一个步兵联队为例,特设师团内服现役的只有大队长、联队长及联队副官,其他中队长、小队长及士兵都为预备役或后备役。组建部队时,各部队长都从各部抽调,相互配合能力差,战斗力不强。第106师团的士兵,来自于南九州的熊本、大分、鹿儿岛、宫崎四县,该师团于1938年5月才在熊本编成,随即便装船运往华中,参加武汉会战。此前在南浔路战斗中,遭中国守军第8军和第64军155师顽强抗击。第8军又在反击中重创敌人。106师团参加战斗的3个联队、9个大队共计16000人,伤亡达8000人,战死113联队长田中圣道大佐,大队长3人,重伤145联队长市川洋造中佐,大队长2人,中队长和小队长死伤过半。惨重的损失不仅让106师团一度几乎失去战斗力,还使其落得了日本第一弱师团的名声。南浔路战斗后,106师团调回休整,补充了2700新兵。冈村宁次将“华中派遣军”从杭州地区调来,将第11军第22师团的山炮兵第52联队配属给106师团。整补后的106师团初步恢复元气,接到冈村命令后迅速行动,10月2日,师团主力进抵万家岭地区。
冈村宁次无疑是日军很有才干的将领,但后来的战斗进展证明,他在此处的“奇兵”是一个昏招。武汉会战鏖战月余,部下伤亡惨重,进展不顺利,冈村焦急之余,急于打开局面的心理占了上风,使他对敌情我情均做出了错误的判断。106师团重创之余,战斗力大打折扣。而对峙的百万中国军队虽然损失惨重,但筋骨尚在,元气未损。106师团深入中国军队纵深,与友军联络困难,势成孤军,当面的中国军队将领稍具韬略和勇气,是不会放弃这一战机的。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长官为薛岳。
薛岳,字伯陵,广东省乐昌县人,1896年生。他的原名叫薛仰岳,因为他出生时,正值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第二年,国土台湾沦丧,民族危机空前。其父为他取名“仰岳”,“就是取义效法民族英雄岳飞之意”。成年后,薛岳认为“只是敬崇岳飞尚未足以称其心意,乃去‘仰’字,单名岳,直以岳飞自况”。 11岁,薛岳考入广东黄浦陆军小学,开始接受军事教育。14岁,他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他于1914年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6年毕业后,与邓演达、张发奎、李汉魂等一同考入保定军校第6期。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薛岳任大总统警卫团第一营营长。次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越秀楼,围攻总统府,薛岳率官兵曾冒着枪林弹雨掩护孙夫人宋庆龄安全撤离,深得孙中山嘉许。
1926年,他作为北伐军第1军第1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常常以少胜多,多次受到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通电表扬。
在10年内战中,薛岳拥护蒋的反共方针,先后以第5军军长、北路军第6路军总指挥的身分,多次参加对红军的围剿。在红军被迫进行长征时,他被蒋介石任命为第2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部追击,被红军视为心头大患。
抗日战争爆发后,薛岳先后指挥部队在上海、南京、河南一带与日军激战,在其他战线接连吃紧的情况下,所部连打了几个好仗。薛岳在指挥战斗中坚决果敢,被同行称为“老虎仔”。
当发现106师团孤军深入之后,薛岳认为机会难得,随即给武汉军委会和9战区司令部发电请示:敌松浦之第106师团钻隙精神甚强,已突至我白云山一线纵深。我兵团拟抽调大军,歼灭突入该敌,以定后方。
蒋介石迅速回电同意,并表示再调遣部队支援薛岳。
决心既下,薛岳乃从德星路、南浔路、瑞武路三个方面抽调第66军、第74军、第187师、第139师的一个旅、第91师、新编第13师、新编第15师的一个旅、第142师、第60师、预备第6师、第19师,会同负责正面阻击106师团的第4军,四面包围,全力出击。
10余万军队开始在崇山峻岭中运动。
大战在即。
10月1日至3日间,第4军附第58师向已占领万家岭、哔叽街一袋的日军连续攻击。日军在飞机掩护下拼死反击,双方伤亡均重。直到4日,双方在小金山、万家岭、张古山、箭炉苏一带连续激战,阵地几度易手。此时,薛岳调遣的各部队已陆续靠拢,对106师团合围之势已成。
身在九江的冈村宁次从空军侦察中发现情况不妙,薛岳给他的106师团伏下了个口袋阵。他立即命令106师团向北转进,向第27师团靠拢,同时命令27师团警戒106师团右翼,企图把106师团接出重围。
薛岳发现27师团动向后,命令从瑞武路转来的李汉魂所部向柘林以北地区转移,阻击27师团。5日,李汉魂作战部署完毕。令91师,新编第13师、预备第6师为第一线阻击部队,防守右起杨家,亘城门山、洼山、蒋家坳、排楼下、螺墩,左至河浒一线;令第142师(欠第725团)及第60师为预备队,控制于彭岗、上卢地区;令第725团防守路马岭、龙腹渡一线警戒阵地,并掩护左侧背;令第187师及第19师各1个旅及第139师1个团为第二线防守部队,在墨赤山、乌龟山、田家、柘林一线构筑预备阵地。
与此同时,106师团接到冈村命令,急忙行动,但在这紧要关头,松浦淳六郎和他的参谋竟然犯了低级错误——难于识别地图!这次武汉会战日军所使用的五万分之一比例地图,是1926年冈村从孙传芳那里窃取来后,由参谋本部印刷发至部队,里面多有不准确之处。而特设师团的高级参谋和幕僚的军事素养殊为有限,无法比照参照物予以纠正。他们试图借助指南针标定方向,可当地又有磁铁矿藏,指南针失灵。在山中冲撞一两日,处处遭到中国军队阻击,也未找到一条生路。106师团似乎注定在劫难逃。
10月5日、6日两日74军等部在长岭、背溪街、张古山、狮子岩等处与106师团激战。106师团在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和陆军第3飞行团的掩护下,集中全力猛攻,但在守军沉着应对下,收效不大。6日,薛岳认为歼灭当面日军的时机已到,13时,下达作战部署:令吴奇伟指挥第66军、第4军、第74军向右堡山、万家岭、箭炉苏、长岭、雷鸣鼓刘一带之敌包围攻击。令李汉魂部死守阵地,切断27师团和106师团的联系,并与7日14时向敌佯攻,相机向左侧背转移攻势;第18军副军长陈沛指挥第60师、预备第6师及142师的725团竭力迟滞永武路之敌,掩护左侧背;炮兵一营又1连在棋田以北地区占领阵地,以主要火力压制敌炮兵,以一部协同友军向万家岭、田步苏攻击。攻击时间及详细部署由吴奇伟规定。
吴奇伟于6日15时下达命令,命令各军于7日12时前完成进攻准备,16时开始总攻;第66军重点向石堡山攻击,得手后于第4军及第74军协力将万家岭、田步苏之敌歼灭;第4军派兵一部掩护66军右翼,军主力确保现有阵地;第74军向西北攻击,防敌向南突进。
但由于日军顽强抗击和日机轰炸袭扰,各部队并未按时展开进攻。第66军以第195师及160师一部展开于金蛾岭、公母岭一线,17时才完成攻击准备,随后向石堡山攻击前进。74军则直到21时,该军第51师方才就位,开始攻击。日军前日长岭北端和张古山最高点,并迅速增加兵力到2000余人,凭险据守。51师在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