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东段主脊狭窄高峻,有一系列超1000m的陡峭山峰,就是地图上所画部分。平汉线在大别山脉的西段穿过,鄂豫交界的武胜关车站就在山区之中。武胜关附近山势险峻,为下鄂入豫的必经之处,咽喉要道。
片中在解释黄河决堤的决策时说:“在当时对国军而言,这三个月可是要命的九十天。因为华北这一路日军,假如顺利的沿着平汉路南下,先驰得点攻陷武汉。那么从皖南强行军西奔的国军精锐部队,势将被安庆西上和武汉东下的两路敌人歼灭于大别山下与长江之滨”
对于此句,我有不同意见。武胜关附近山势险峻,铁路、公路有几处穿山洞而过。以人力凿穿山洞之处,皆因为山势险峻,道路无法左右迂回之故。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在这种地形下使不上劲,若在山洞处的山顶及洞后布置重兵,极难正面突破。
从东绕行,就要绕过大别山东段,从合肥再向南至长江北岸,与从徐州出发的日军走同一路线。
从西绕行,则必须先向东北,走唐河,下枣阳,过随州,经孝感,西逼武汉。这一路,日军的最大困难就是补给。
所以,北线进攻之敌的主要任务是牵制性作战,意图吃掉河南的国军部队。因为在河南平原上的国军部队被东、南、西三面高山阻隔,很难逃逸。其中邱清泉的战车部队在当年只有经武胜关的一条铁路,若被日机炸毁山洞,就无路可逃了。
事实上,进攻武汉的主攻日军就是沿长江进攻的日军部队。绕过黄泛区的日军仍然是向西攻击到信阳为止,并未向南攻击退入山区的国军部队。
武汉会战双方兵力为:国军117个师,总兵力达110余万人。日军九个师团,一个旅团,一个支队,35万余人左右,实际一线作战部队20余万人,战略预备队15万人。
这一次吸取了南京的教训,先行要无关人员撤离。
冈村宁次的106师团和波田支队从安庆到湖口打了一个月,应该说国军打得不错。然而老兵的回忆却是败笔。在德安,薛岳的倒八字阵,2个半月,歼敌101、106两个师团3万多人(在大陆的记载中是1万多人,按说伤亡达60%以上的部队,已经失去进攻能力,如何能在1个月后重占德安?)
《武汉会战》歼敌10万7余人,国军伤亡达22。5万余人。比淞沪的3。6:1已大有进步了。
这次战役,在大陆的记载稍有不同,但歼敌人数与伤亡人数是相符的。
在这里,日军挖坦克履带上的泥浆稻草的画面在《长沙会战》中又出现一次。
第十七集《战时文化》
《热血歌》
热血滔滔
热血滔滔
像江里的浪
像海里的涛
常在我心头翻搅
只因为耻辱未雪
愤恨难消
四万万同胞啊
洒着你的热血
去除强暴
《抗敌歌》
中华锦绣江山
谁是主人翁?
我们四万万同胞
强虏入寇逞凶暴
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报
家可破
国须保
身可杀
志不挠
一心一力团结牢
拼将头颅为国抛
此歌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却很难上口。
我试着唱了几次,感觉“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报”这两句很难将词句唱清晰。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後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空军进行曲》
尽瘁为空军
抱国把志伸
遨游昆仑上空
俯看太平洋滨
看五岳三江雄关要塞
美丽的锦绣河山
辉映着无敌的机群
缅怀先烈
莫辜负创业艰辛
发扬光大有赖我空军之人
同志们努力、努力
矢勇矢勤
国祚皇皇万世荣
左看右看,不管怎么看。这首《空军进行曲》不像抗日战争歌曲,倒有点像日本皇军的空军歌曲。特别是“国祚皇皇万世荣”这句,若不加解释,恐怕多数人会认为出自日本。
王珏回忆说:“我记得周恩来对我们讲过一句话,就是说,国民党不了解文艺的重要,也不晓得如何运用文艺,看我们的。这句话,老实讲的话,今天还在我的耳根子里头绕。”
刨去那些攻击共产党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到,本片是如何用画面证实周恩来这句话的正确性。
有一幅画面中,两个士兵在墙上写标语,写的是:。。。队是老百姓的队伍。
各位,猜猜看,写标语的士兵属于谁的部队?
在当时谁的部队是刻意要把自己宣扬成是老百姓的队伍?
陶涤亚回忆道:当时一个最有名的街头剧叫:'放下你的鞭子'
王珏回忆说:我记得有一次,好像是'放下你的鞭子',演员演得都不是演员了,那都是真情毕露了,演得让老百姓居然拿起扁担来,要去打那个演员。
姜瑢也说:。。。'放下你的鞭子',这个我都演过。
这个街头剧就是共产党文宣部门的杰作,该片在谈到抗战文艺时,着重谈到了'放下你的鞭子'这个街头剧。可见影响其深远。
'放下你的鞭子'最早出现在山西,后来扩散到华北、山东、江浙。遍及沦陷区及周边战区,在重庆和西南地区禁演。
王珏的回忆说老百姓居然拿起扁担来,要去打那个演员。其实还发生过台下的士兵开枪打死台上演地主的演员之事。
该剧从剧情上看,持鞭打人者为地主,被打者为贫苦农民,剧中的政治诉求为:放下你的鞭子,不要打自己人,让我们一起打日本鬼子。
其实,该剧还含有更深的政治隐寓。共产党一直以贫苦农民的代表自居,在苏区开展过打土豪分田地。而国民党是反对分田地的,被视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因此,该剧造成的政治影响是使国民党军中那些贫苦农民出身的士兵不愿将枪口对着共产党。
从本片将'放下你的鞭子'作为抗战时期的典型剧目提及来看。你不得不承认“国民党不了解文艺的重要”,共产党文宣工作的厉害。
姜瑢:“那时候情绪非常的高啦,就是抗日的情绪是第一,所以因此大家对于物质方面一点都不在乎的啊。”
片后,一群老太太看着歌稿,唱'大刀进行曲'。我不否认她们听过这首歌,但若说在当时,她们经常唱这首歌,我是决不相信的。因为,这首歌极易上口,我五音不全,会唱的歌没几个,但可以不用歌稿,将'大刀进行曲'完整的唱出来。
补遗:
'放下你的鞭子'作者
吕骥
1909年4月生,2002年1月逝世。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
1937年到延安,参加筹建鲁迅艺术学院。1945年到东北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创作了《放下你的鞭子》、《自由神》、《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开荒》、《大丹河》、《凤凰涅槃》、《祖国颂》等大量声乐作品。著有《民间音乐论文集》
历任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
最后以《五月的鲜花》歌词作为本节的结尾。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