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战争已经证明,对中国的动作和警告不予重视,不久的将来是要陷于被动
的。
5
弦月如钩,河汉无声。
中海侧畔怀仁堂的灯光刚刚熄灭,北海侧畔一幢琉璃瓦绿顶大楼即刻
灯火通明。
总参谋部是中国四百五十万军队的大脑。这位身材瘦小、步履急促的
四星将军则是这栋古色古香建筑物的大脑。
粟裕大将的座车驶出中南海,径直开到总参办公楼。
交办的第一件事:将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立即传达下去。
然后,摊开、挂起一幅幅各种比例东南沿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作战
地图,对福州军区拟定的炮击预案再次进行研究和审定。
总长深夜莅临,预示一架强大、精确的作战机器正式启动,进入点火
程序。
紧张而热烈的研究于不知不觉中持续到第二天上午,灯光早已让位于
干劲十足的朝阳,人们发现,年过半百的总长依然精神振作。
※※※※※1949 年,上海解放,粟裕受命组织攻台战役。
四十年过去,大陆方面才将一直视为绝密的攻台计划及未能遂行的情
况披露于世。
粟裕领命之初,攻台形势相当有利。此时,“蒋委员长”尚未从偌大一
个大陆丢弃殆尽的教训中清醒过来,而把他最后三十几万部队分驻海南、台
湾、舟山三大岛。战略构想十分完美:以岛屿对抗大陆,三点成一线,海南
扼制广东、台湾俯视福厦、舟山锁闭沪浙,退,可互为犄角鼎足依托;攻,
可全线同时展开或突出某一重点。自然,粟裕对“委员长”的部署甚感满意,
你愈是分兵把口,愈有利于我各个击破。他曾向毛泽东建议,必要时可考虑
暂不攻击较易攻取之舟山,而先攻最难打之台湾,台湾既下,统一中国的最
后一道难题必将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面对台湾的7 个军14 万惊弓之旅,粟裕初定以8 个军20 余万人发起
攻击。计划尚在呈报待批过程中,粟裕的攻台军一部已分别在胶东沿海、长
江口和天目山开始了模拟越海登陆及在台湾山区作战的训练。
“委员长”很快便觉察到了台湾本岛的防御力量太弱且兵源有限,于是,
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把求助的眼神瞥向了日本,决计以重金招募日本炮灰。
不久,一支二万余人的日本雇佣军开赴台湾。日本人再次登临台湾,虽不是
重演五十年前的鲸吞强占,但用武士刀斩断宝岛与大陆的血脉却同出一辙。
日本兵的顽强、凶悍、团队精神和战术精湛又是举世闻名的,这使得粟裕在
评估他们的战斗力时,就不能用1=1,而只能用1≈3 的算式来计算:如果
2 万日本兵约等于6 万国民党兵,那么6+14=20,台湾拥有的国民党守军
战力应以相当20 万人来看待。如是,原拟8 个军参战已不够,粟裕对战役
决心第一次做了较大修改,计划投入攻台的兵力增加到12 个军、50 余万人。
1950 年5 月,四野发起海南战役,歼敌3 万3,拿下全国第二大岛。
但由于是无海空军条件作战,无法封锁各港口和机场,致使薛岳率近7
万人撤逃台湾。此时此刻,“委员长”做出了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也许是最为
艰难但也最为果断的决策:三天之内,将舟山12 万守军悉数秘密撤出,集
中一切兵力,确保台湾基地。
现象上看,三岛已丧其二,辖地仅存台澎金马,但台湾兵力陡增1 倍,
达40 万人,成为一颗名副其实难以一口咬碎的硬核桃。粟裕迅速向所部发
出指示:敌人已集中40 万左右的陆军及其海空军全部守备台湾,未来对台
作战将更加激烈与残酷,原定以4 个军为第一梯队的准备已不够强大,需增
加至6 个军。这是他对战役决心做第二次较大修改。6 月末,情报又侦悉台
湾正加紧补充部队,估计其陆军在我未来发动攻击时可达50 万人,海空军
亦得到加强。粟裕再向军委和毛泽东报告:我在数量上已无优势,但只要能
登陆成功,且能于突入纵深后站稳脚跟,仍可完成预定任务。
为了更有把握起见,如能从其他野战军中抽出3 至4 个军作为第二梯
队或预备队则更好。至此,粟裕三度修改战役决心,计划参战兵力达16 个
军以上。
问题是,增兵较易,增船大难。粟裕掐指一算,为确保战役胜利必须
在四、五小时以内有第一梯队15 万人左右登陆,并有相当数量的运送第二
梯队船只,而现手中所有船只仅够装运4 个加强师,为第一梯队所需的一半,
征船造船买船又均需时间。别无良策,再思三思,下决心向军委报告:攻击
台湾须进一步准备,此役关系重大,我们对攻台作战如无绝对把握,则不应
轻易发起攻击,而宁愿再推迟一些时间。
就在此时,朝鲜战争于不期间骤然爆发,栗裕绞尽脑汁几易其稿的攻
台方案只好无限期束之高阁,老将军临海嗟叹,将未能登陆台湾视为终生的
憾事。
时隔八年,粟裕的一头乌丝,已是黑白参半,他终于又等来了机会,
再次编制对台湾实施打击的作战方案。虽然八年前的那一案如今派不上一星
半点的用场,但毕竟这是对自己当年未能把胜利之旗帜插上那座岛屿的一种
安慰和补偿吧。
※※※※※作战参谋逐点介绍金门敌军目标的方位、性质、防护力和
我军准备打击的手段。
粟裕聚精会神听,一般不插话。偶尔会突然发问,提出几个问题,如:
不要讲“估计”、“可能”,你能不能肯定回答,胡琏指挥部的确切位置就是
这里?能不能再准确一些,金门的补给被切断以后,粮、弹究竟可维持三个
月还是四个月?是不是认真计算过,我们到底集中多少火炮,才能对料罗湾
实行有效封锁?等等。
炮战,炮战,双方以炮为剑,隔着大海过招格斗,自然,粟裕最关心
的还是双方大炮及炮弹的数量和质量。此时,金门拥有美式155 毫米加农炮
20 门、155 毫米榴弹炮96 门、105 毫米榴弹炮192 门,共计308 门。我军105
毫米以上榴弹炮223 门、100 毫米以上加农炮73 门、100 毫米海岸炮4 门、
130 毫米海岸炮19 门,共计319 门。我方的优势是在福建地区库存炮弹甚
多,共达89 万,余发,敞开打,足够打半年以上。
但由于远程火炮较少,中程火炮多,钢筋混凝土工事很少,土木结构
野战工事多,在大口径火炮和永备工事方面并不占优。粟裕沉吟良久,用铅
笔尖狠狠地敲击桌子几下:下决心再调大炮去,从全国调,立即调,火炮数
量不超出金门50%,这仗宁肯推迟。。粟大将在对台对金用兵问题上,再
次表现出超常的谨慎。
采访中,许多总参老人都说:对台慎言用兵,不似粟总风格,又恰是
他的风格。
※※※※※中国共产党人在短短三年内,能够遍扫六合,靖定天下,
将曾经不可摇撼的蒋“委员长”席卷而去,请出大陆,成因多多,从纯军事
角度看,毛泽东的韬略筹谋是其一,拥有一大批顶尖拔萃的统兵将才是其二。
国民党军数量、装备、训练上的优势被共产党军队高出一筹的战略战术相抵
销,早已是无争的结论。据说,“委员长”在屡战屡负一败再败之后,曾气
得大骂部属无能,发出由衷的感慨:共党人才何其多,我党庸才何其多?科
班不如草台,官军不敌绿林,黄埔生打不过土包子,天又奈何!
群星争辉。格外耀眼夺目的几颗中有一颗叫“粟裕”。粟裕自谦:我只
是沧海一粟。他的老战友们说:在浩瀚的沧海上若能看见一“粟”,那这一
“粟”定是闪光的“金米”(红军时期,粟裕化名“金米”)。
解放战争,是粟裕军事才华大放光彩的时期,华东战场无数次生死鏖
战,均是由他与陈毅悉心谋划,具体组织实施的。
军事,是粟裕的终身职业。他像许许多多的专门家一样,精于本行却
拙于其他。
他不擅言辞,从不夸耀自己的过去,也不允许别人吹捧自己,他把在
华东三野时两让司令(与陈毅)的美德保持了始终。因此,他在世时,是属
于位尊而并不显赫的类型,直到他1984 年辞世后,人们对他的赞誉歌颂才
如潮而来,悲恸哀悼缅怀的真情,感人至深。人们纪念他敬重他,一是他的
品格,二是他的指挥。他的品格高风峻节,他的指挥如诗如画。
粟裕指挥作战的特点是:不循常规,不拘一格,知险而进,险中求胜。
他认为,只要有超出一半胜率的六、七分把握,这仗就可以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