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稍等!〃召平说道,好像颇有几分惊慌,〃项梁将军,在下是作为陈王的敕使到贵地来的。〃
〃东陵侯召平君。〃
项梁故意做出没听见的样子,以庄重的语气叫出召平的名字说:能见到东陵侯真是高兴之至!说完便站起身来,口中招呼道:好吧,那边略备一点乡间酒菜,请!说着又想拉召平的手。召平愈发慌张,连忙说:
〃项梁将军,在下乃是敕使。至少在形式上也要慎重一些。〃
〃至少在形式上……,'项梁脑子里转了一下。虽说从来就没打算跟陈胜抗争,但只〃敕使〃这两个字就够小瞧人的了。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听听召平捎来的话。虽说只是在形式上,但若行下这种大礼,项梁就等于成了陈胜的臣下。行礼之前,必须先听听捎来的是什么话。
〃行礼之前,能把这项敕命的内容先给透露一下吗?〃项梁说;行,〃透露敕命?〃
召平不知所措了。从未听说过这种混账事。敕命的重要性岂不就化为乌有了吗?
〃召平君,这么着,就假设在下不在这个大堂之内好了。只有东陵侯在这里,您一个人来段自言自语嘛!〃〃项梁这^人,计策真是够多的。〃
147
召平心里在嘀咕。计策多的人或许就是读书太多了养成的毛病。这一
点跟自己很相似。
而且,项梁那张笑脸更是显得纯净透明。也许是由于清心寡欲,这种韵味当个策士还是蛮合适的。但若有可能,当个百万大军的统帅又会怎么样呢?召平脑海里还闪过了这样的念头。
〃好吧,我就来一段自言自语。〃
召平说,将视线不停地扫向项梁那边,开口讲了起来。
〃陈王是准备兴楚的。不过他现在还不是楚王,且特地将国号定为张楚。在这类事情上,难道还能说他不够细致入微吗?所谓张楚,究竟是楚,还是权且代替楚的名称呢?〃
哈,召平这人还真是能说会道哪!
项梁一边听,一边看到召平的分量并不那么重。在这种场合,一般都是简洁明快地先讲关键问题的,总而言之,召平还只不过是一个书呆子罢了。不过他好像什么地方跟自己差不多,项梁心里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召平在继续:〃张楚,这是准备兴楚的一个阶段,所以其官制不按秦制,而是想按照楚制去执行。在早前的楚国,把最高官职的丞相叫做上柱国。〃
上柱国……
项梁许久没有听到这个拖泥带水的官街了,一种怀念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楚的语言与其他诸侯国是不一样的。
召平说:〃应该任命什么人当上柱国呢?楚与秦大不相同,重视正宗血统和家族传承。楚的勋爵之家已大多消失于草莽之中,逢到乱世方会偶尔显现。项梁就是偶然移居到江南,才成为众星拱月般的人物的。理应由卿担任楚的上柱国……,'
项梁犹如被猛击一掌似的,倒地便拜。
〃立即统兵灭秦!〃
说到这里,像琴弦迸裂一般,召平的声音突然停住了,大堂内鸦雀无声。项梁把脸伏在地上,感到自已的呼吸十分急促,简直连心脏都要跳出
148
来了。
明白了,所谓敕,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呀!
他搜肠刮肚地思索了一番,觉得还是应该接受这项任命。在江北战乱之中此消彼长的,全是一帮流寇。虽说从这帮流寇中的最大一股〃^陈胜^那里取得楚的官职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但若说是楚的上柱国,就有可能不再属于流寇,如此一来,岂不等于带上了正统的、血统上一脉相
承的,甚或是声名显赫的义军将领的色彩了吗?尽管作为任命者的陈胜,其王的身份颇受争议,但接受任命的毕竟是项氏的嫡系子孙。陈胜也要通过让楚贵族后裔来担任上柱国,来提高他作为陈王的威信。总而言之,只要打着楚上柱国这一具有权威的旗号向北推进,各路英雄豪杰就肯定会争先恐后地投奔过来,甘当自己的部属。
〃谨此受命。〃项梁以正规的礼仪说道。
〃当然,印绶均巳准备停当。〃
召平刚要取出来,却被项梁给拦住了。这是需要举行仪式的。属下的那些将领自不必说,就是所有十卒,也都要在吴中城内外来个大聚会,让车骑连成一条长龙,让旌旗如彩云般迎风招展,奏起如潮水般欢腾的音乐,举行规模盛大的授受印绶的仪式,才显得郑重其事。如果可能,还有一件事不能漏掉,就是要派人去通知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告诉他们江南的项
梁已经当上了楚的上柱国。
〃就以举行仪式之日,作为开始北进之时。〃项梁说。
项梁向南部战线派出使者,以召回项羽与召平见面。
每天夜里都要为召平举行宴会。负责接待的人全是项梁手下将领级的
人物。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项梁在吴中城内挑选出来的,但在召平眼里却个个都很出色。
〃项梁的确并非等闲之辈。〃
召平暗想。起初,项梁的书生气令召平很不满意,但能从泥淖中挑选
149
并培养出如此众多的将领,足可见项梁的过人之处。
例如,其中就有一位叫钟离昧〈钟离为复姓)的人。虽说他容貌很像
妇人,但眉宇间却透出一股凶悍之气,不过举止倒还谦和,亦十分健谈。
〃末将叫昧。〃
他举杯靠近前时说道。
〃妹?〃
他声音柔和,令人联想到同音的〃妹〃字。虽说如此,召平却有一种受到威迫的感觉。钟离昧两眼很大,仿佛突出来一般,话语里带着平静的韵味。
〃这个汉子是位足智多谋的将领,同时又是一位叱咤三军的猛将。〃召平心中作出这样的判断。
一问才知道,钟离昧并不是吴中人,而是伊卢人士,似乎曾闯荡四方广交朋友。从召平言谈中知道,原来二人有许多共同的朋友。那些人都是原六国的遗老遗少,对秦抱有强烈的仇恨。钟离昧曾长年在各地寻访此类人物,并与之交往,仅此一事,就能看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句话,似乎是一位专门对秦复仇的人。
韩信,这个名字也曾提到过。他是钟离昧的朋友,召平也曾经见过。
〃那可是个特立独行的家伙哩。那个笨蛋!〃钟离昧讲这句话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本想趁这次举兵的机会把他叫来,现在正想方设法四处寻找,谁知关键时刻,却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说完又笑了起来。说来巳经是后话了,韩信没过多久就现身于世,起初是跟随项羽转战各地,但遭到项羽冷遇,最终投奔到刘邦麾下,成为其手下的一员大将。
在负责接待的人里,有一位叫季布。
〃季布在项梁手下可算是第一等人物呢!〃
召平内心相信自己的眼力不会出错。
看上去,季布长相非同一般,脸盘有牛头那么大,整个体形也有点像
150
牛,明明是站在那里,却好似蹲在野地里的一座黑塔。他虽说不像钟离昧那样面露凶悍之气,但仿佛用竹片切开的细长的双眼却白汪汪的,破颜一笑,竟还有一种招人喜欢的可爱劲头。
季布不像钟离昧那样能言善辩,反倒喜欢洗耳恭听,面对口若悬河的召平,更是一副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的样子。
季布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楚人。直到季布去世,楚人中间始终流传着一句谚语,即:〃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之一诺。〃总之,季布是很重视兑现承诺的。事实的确如此,他一旦作出承诺,其分量就比一百斤黄金还要贵重。这不禁令人想到,他头脑里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计策或谋略,但却极富侠义心肠,如果有这种人物出任沙场上的将军,那些智谋之士恐怕都会争相加入到他的帐下,士卒们也会为他奋不顾身地浴血奋战。
〃项梁帐前人才济济,北方陈胜的流民军与之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陈胜的小朝廷及其军队,召平还从未见过。然而,项梁眼下的阵仗却早已具有了王国的骨架。
当然,若提到将帅之才,与项梁相比,或许还是陈胜更为出色一些。召平一直认为,欲得天下之人,必得有神魔般的气槪和魄力,以及一种不可思议的运气,才有可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必须是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仅在酒席宴上见到的项梁,就不像有什么令人捉摸不透的地方。
〃项梁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但并不是由于这个人自身的条件才把他推举上去的,而是因为他是名门之后才予以提携的。〃
召平内心作出这样的解释。
数曰之后,吴中城内外挤满了大批士卒和军车战马。这是项羽从战场上返回来了。
当天晚上,项羽出现在宴会上。
酒宴正酣之际,人口处人群一阵骚动,很快,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