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绿野狂飚-从诺曼底到易北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就会完结。”
“就在这一天,已被占领的诺曼底海滩受到后方来的观光权贵的烦扰。丘吉尔首相和艾伦·布鲁克乘驱逐舰来看望蒙哥马利和登普西;美军参谋长马歇尔、金、阿诺德在艾森豪威尔陪同下,乘‘汤普森’号驱逐舰来到‘奥马哈’海滩。我在海滩上迎接他们,陪同他们前往我的指挥所。我们向他们汇报了战况,午饭时请他们吃三等配给食品和硬饼干。”布莱德利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丘吉尔这几天早就在家里呆不住了,一直在找机会到海峡那边去亲眼目睹一下那伟大计划的展开。美军三军参谋长的到来,使他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他怂恿他们去找艾森豪威尔,要他把他们送过海峡去。
在出发前,他告诉同行的各位,昨天他收到斯大林一份电报,那是他迄今从斯大林那里所能听到的最美妙动听的话语了。斯大林说:
显然,原定计划中这次规模庞大的登陆行动,已经全部成功了。我的同事们和我不能不承认: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如所周知,拿破仑当年打算强渡海峡遭到可耻的失败。歇斯底里的希特勒吹了两年牛皮,说要强渡海峡,但是就连作一个企图进行威胁的暗示,也下不了决心。只有我们的盟军寸光荣地胜利实现了强渡海峡的庞大计划。历史将把这一业绩当作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蒙哥马利正在海滩上等他,虽然面带笑容,但看不出有多高兴的样子。
在前往指挥所途中,丘吉尔看到乡间一派富庶景象:田野里满目是正在晒太阳或游荡着的可爱的黄白色母牛;居民们看来十分轻松愉快,营养也很不错;除了偶尔有空袭警报和高射炮火之外,几乎感觉不到打仗的气氛。他迷惑了:这里到底有没有战争?
吃午饭时,他忍不住问蒙哥马利:“真正的前线距我们有多远?”蒙哥马利回答:“大约有3 英里。”他又问:“我们是否有一条接连不断的防线?”“没有。”“那么,有什么办法来阻止德国装甲兵突然闯进来,把我们的午餐打散
呢?”“他们不会来。”接着,丘吉尔小心翼翼他说:“英王陛下提出也想来看看。如果这里安
全的话,过几天是否可以让他来?”
蒙哥马利眉头一皱,神情不悦,心说:“我的部队正在艰苦作战,而你们这些大人物只想为了满足个人愿望来这里观光,访问,真做得出!”但他当着丘吉尔的面,对国王来访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只是说现在还不是访问前线的恰当时候,他不希望他的军长、师长们为此分心。
丘吉尔在蒙哥马利的纪念册上留下一句“既已发端,必克于终”,心满意足地走了。回驶的路上,正遇英国舰队炮击德军阵地,他对维安将军说:
“我们为何不也对着敌人开上几炮?”维安说:“对!”他们象孩子似地胡乱打了几炮,然后掉头就跑。
送走丘吉尔,蒙哥马利给仍在国内的他的参谋长德吉恩甘写信说:“国王来访不管定在哪一天,当日其他人一律谢绝同访,也就是说,告诫艾森豪威尔也别来,如果他打算在那天来的话。我不能同时接待多于一位的大人物。今天我已经告诉首相,要他一定不要再来了。”

必须攻占卡昂和瑟堡!
6 月15 日,艾森豪威尔带着他刚到伦敦的儿子约翰乘飞机飞往英军战区。约翰是登陆日那天从西点军校毕业的,经马歇尔同意,获准来与父亲共度毕业假期。能在战场上见到儿子,艾森豪威尔高兴得不行,走到哪儿都带着他。他给玛米写信说:“我简直象新郎那样激动。幸而我有这么多的事要干,没有时间发神经。”他为儿子感到自豪,但他觉得儿子不像他,太内向,对什么兴趣都不大,让人很难看透。
他们去找蒙哥马利,但蒙哥马利躲出去了,计副官在那迎接他。然后他去巴约。有人告诉他,昨天戴高乐在这里说,“借盟军之助”,法国现正收复他们失去的领土。这人太狂了,艾森豪威尔气得说不出话了,他的儿子直怕他血压上升。
约翰注意到,英军战区一片繁荣景象,没什么破坏,也看不到尸体。居民们虽然没有故意,但也没有多大的热情。这里哪象在打仗,伦敦甚至部比这里更有火药味。不是吗?德国人的导弹已于12 日夜间第一次飞向伦敦,击中一座桥,炸死炸伤十几个人。
早在5 月16 日,希特勒即下令于6 月中旬开始对英国实施导弹攻击,主要目标是伦敦。他希望通过导弹攻击能摧毁英国人的战斗意志,或者把盟军引到固若金汤的加来地区与之决战。就在艾森豪威尔带着约翰从前线返回伦敦的这天夜里,部署在加来地区的德国导弹发射架全部启用,上百枚导弹拖着一道道光线,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呼啸着扑向伦敦。
美国三军参谋长们还未离开英国。这天,他们在伦敦郊外的一处宅邸里很早就上床休息了。快到半夜,响起了空袭警报,但谁也没在意。他们不知道,伦敦人可是好久没有听到这种叫声了。朦胧中,阿诺德做了一个梦,梦中听到爆炸声,接着是玻璃碎落的声音。他翻了个身,睁了睁眼,又闭上了。不久,又是轰隆一声,整个房屋都摇晃起来。接着,又这样来了几次。阿诺德一轱辘坐起来,随即听到一种类似风琴的有节奏的发动机声,低沉而响亮。是轰炸机?又有点不像。几秒钟后,一阵可怕的爆炸把他从床上震到地上。他赶紧爬起来,穿上衣服,奔出门外。
有人告诉他,把他从床上震到地上的是一枚爆炸的导弹。他忧心忡忡地盘算着:“如果纳粹每分钟或两分钟发射一枚导弹,并有48 个发时设施,那么他们每天就能向伦敦发射4 万枚这种导弹。这就将造成恐慌、忧虑,最后破坏整个英国的正常生活秩序,并打乱作战部署。没有人能预料它们将要打到哪里,你能听到它们呼啸着飞来,而很难躲避它们。”
艾森豪威尔也被这种可怕的空中攻击搞得心神不宁。那揪心的警报扣风琴般的呼啸声响了一整天,使他心烦意乱,什么都干不下去。每当警报一响,他的副官哈里·布彻就拉着他躲进防空洞。这样在夜里跑了几趟,他不干了,对布彻说:“我宁愿呆在这儿,也不愿整晚来回跑防空洞。”
话音未落,近处传来一声巨响:没办法,他只好跟着布彻走,躺在那冰凉的水泥地上过夜。第二天醒来,他第一句话就是骂那不可恶的希特勒搞出这种可恶的武器来。
伦敦市民更是一片惊恐,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人们在纷纷议论:蒙哥马利不是说他天天在打胜仗吗,难道这胜仗换来的就是这个?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似乎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布彻写道:“我所认识的大多数人,由于睡不着觉而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听到关门声或摩托车和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就神经过敏。”
在巴黎东北苏瓦松附近的马吉瓦尔,有一个装饰精美的地下指挥所,这原是希特勒1940 年准备进攻英国时用作大本营的,但直到四年后的6 月17日,这位纳粹元首才走进这座建筑物。
他看上去脸色惟悴而疲惫,,弯着腰坐在一个矮木凳上,神经质地摆弄着他的金边眼镜和握在手里的一把彩色铅笔。龙德施泰特、隆美尔和他们两位的参谋长老老实实地站在他面前,忍受着他的责骂。
挨完了骂,隆美尔大着胆子首完发言,如实他讲述了局势的严重性,指出在盟军占据绝对空中和海上优势的情况下。死拼硬斗是没有希望的。唯一可能的出路是把装甲部队暂时撤出战斗,留作预备队,同时把防线向南撤至敌猛烈的海军火炮射程之外,然后再使用装甲部队进行反击,或许还有一线成功的希望。这实际上是回到龙德施泰特原来主张的机动防御的路上去了,因此得到后音的有力支持。但希特勒坚决不答应:“你们必须在原地不动,在哪儿站着就在哪儿倒下,绝不后撤!”
接着,他便抛开刚才的话题,大段大段地独白起来,直讲得天花乱坠、忘乎所以。他告诉他的两位元帅,他已开始时伦敦进行导弹攻击,它将彻底改变局势,迫使英国人讲和。说着,他把一份在英国的间谍提交的导弹破坏情况的报告递给他们看。然后,他又谈起他的另一件秘密武器,“成群的喷气式战斗机”会很快把盟国的飞行员赶出天空。那时英国就将一败涂地。这时空袭警报响了,真是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一千人蜂拥奔向防空洞。
在防空洞里,隆美尔见速记员不在跟前,便鼓起勇气对希特勒说:“现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