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可能会影响他本人及其他人晋升为永久性少将军衔。“到底是怎么回事?”艾森豪威尔转身问史密斯。
原来,4 月25 日晚上,巴顿应邀出席纳茨福德妇女界为美军组织的“欢乐俱乐部”的开幕式。事先,俱乐部的组织者史密斯夫人请他作正式发言,但他说他不想太显眼,因而谢绝了。他还故意晚到了一刻钟,想在仪式开始后悄悄溜进去。但他吃惊地发现,人们都在等着他,并且有摄影师给他拍照。他马上提出不能把他的照片登出去,不能把他的活动说出去。史密斯夫人向他保证,这是一次私人集会,没有记者在场。于是,他放心地坐了下来,神气地注视着台下50 多张英国妇女的脸。
仪式开始后,史密斯夫人再次热情地邀请巴顿讲话,并向大家声明:“巴顿将军不是以官方身份来出席会议的。他将以纯粹朋友的方式对你们讲话,但他的讲话切记不可引用。”面对这种诱惑,其言论自由被压制了好几个月的巴顿再也憋不住了,大有一吐为快的需要。
他终于站起身来作了简短的即兴发言。其中讲到:“既然英国人和美国人注定要主宰世界,”接着故意放低了声音,“当然还有俄国人,那么我们相互了解得越多,我们的事情也就会办得越好。”然后他双手交叉,半开玩笑地说:“象这样的俱乐部就是彼此结识和促进相互了解的理想场所。一旦我们的士兵遇到并结识了英国的女士们,他们就会写信回家,告诉他们的妻子、女友们说,你们是多么可爱。于是,美国的妇女们马上就会醋性大发,恨不能立刻结束这场战争。那么,我就有机会去打日本人了。”
一阵笑声和掌声给他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他喜欢这场面,喜欢人们爱他、捧他、欣赏他。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篇讲话又给他惹了麻烦,差点使他失去第3 集团军的指挥权。
第二天,英国一家报纸违约发表了他的讲话,但在谁将“主宰世界”后面未提“俄国人”,变成了英美两国主宰世界,这显然是对苏联的大不敬,有损于战时盟国关系,因此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甚至提出要撤巴顿的职。人们对他的“打耳光事件”还记忆犹新,现在又闹出个“纳茨福德事件”,这不能不令人对他继续担任重要军职是否合适发生怀疑,甚至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第一次认真考虑巴顿的去留问题。他倒不在乎巴顿讲了些什么,在他看来,那不过是小事一桩。他担心的是巴顿因不能恪守诺言而无法控制他。“这个巴顿,叫他别出来讲话,他就是不听,而且一讲就非语惊四座,不分场合地大发奇谈怪论。本性难移!”
29 日,艾森豪威尔打电报给马歇尔,提出“尽管事实证明巴顿有指挥战役的才能,但继续保留他的高级指挥权是否明智”的问题,并表示“正在认真考虑采取最严厉的措施”。第二天,他又致电马歇尔:“根据目前我所掌握的证据,除非在这件事上又出现一些没有料到的新情况,否则我将解除他的职务,遣送他回国。”但他又转弯抹角地为巴顿求精。说他并不愿采取这一行动。因为“尽管巴顿性情不稳,但战争中常常会出现需要把他派列突破口那里去的局面”。马歇尔回电说,你是“霸王”行动的负责人,公众对陆军部的信任要根据这一行动的成功来衡量。如果你认为不用巴顿也能确保成功,那么可以撤他的职;如果你对这一点有怀疑,那么就让我们两个人承担责任好了。
此时的巴顿真是有口难辩,有苦难言,大骂:“这他妈的肯定是有人在诬陷我,因为当时说好了讲话不许公布的。”那天,他接到艾森豪威尔的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要他把事情“彻底交待清楚”,并警告他注意这次讲话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他还破通知第二天去见最高统帅。哎,人要倒起霉来,喝口凉水都塞牙。他感叹道:“耶稣所受的折磨只有一夜,而我却苦海无边。”
5 月1 日,巴顿象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似的战战兢兢地来到最高统帅部。艾森豪威尔指着一把椅子让他坐下,并说:“乔治,你已使自己陷入一种非常严重的困境中了。看来,我不得不把你送回国了,尽管我对此感到莫大的遗憾。你给我及陆军部惹的麻烦太多了,我真受够了。”
巴顿十分慌恐,忙不迭地说:“艾克,你的工作比我的重要得多。要是为了救我而使你受到伤害的话,那把我抛出去好了。”
看着巴顿悔恨得快要掉下眼泪来,艾森豪威尔一阵心软。说实话,他是不愿为这区区小事而失去巴顿这样一员战将的,那太不值得了。况且,丘吉尔、史汀生等一些要人也在为巴顿说情。丘吉尔说:“我看不出巴顿错在哪里,他只不过说了真话。”从刚刚收到的马歇尔的电报可以看出,他也明显倾向于留用巴顿,因为他强调,在是否留用巴顿的问题上,不必考虑陆军部的立场,而只应考虑“霸王”行动和“你自己保证其成功的重大责任”。
想到这,他笑着安慰巴顿道:“这件事还未最后决定,你先别想着辞职。就我本人来说,我希望你继续留任。别忘了,你还欠我们一些胜仗呢,偿还它吧!”
但艾森豪威尔的话并没有减轻巴顿沉重的心情,他为自己受到的不公而感到难过。在回纳茨福德的路上,他沉默不语,觉得自己象死去了一样。回到司令部,他叫人给他收拾行李,准备打包回国。
两天后,他收到艾森豪威尔发来的一封电报,上称:“我已经决定让你留任,去训练你的部队吧!”
“战争结束了!”他激动地大声喊道。他的副官闻听此言,以为上司真的被解职而退出战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自己搞错了。随后,巴顿又收到艾森豪威尔一封亲笔信:“尽管由于你个人言行夫检而造成不良影响,我还是又一次承担了留用你的责任。我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我相信你是一个好的指挥员,决无别的动机。”
艾森豪威尔又一次挽救了巴顿,但他对巴顿的忍耐力似乎也到了极限。过后,他对布莱德利说:“我真是受够了。如果我再一次为乔治的事去道歉,我一定叫他滚蛋,尽管他很有才。为了保护他,使我烦极了,也使我疲惫不堪。人生太短暂,这样的事不能再有了。”
5 月的英格兰鲜花盛开,春意盎然。“电报屋”四周更是鸟语花香、满园生机。但这里的主人却无暇观花赏鸟,他象准备高考的学生一样,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解不完的题,而留给他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他虽然脸上仍带着微笑,但看上去疲惫不堪,形容惟淬。他的烟抽得越来越凶,超过了为自己规定的每天三包的定量。
上百万人的登陆部队开始从英格兰各地向南部集结,上百万吨的军用物资堆满了仓库、码头和路边,上千艘军舰塞满了港口和海湾,上万架飞机拥挤在机场停机坪上。整个英格兰南部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
艾森豪威尔所统率的军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同盟军,他将指挥这支军队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登陆战役。这对任何一个想名垂青史的军人来说,无疑是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但艾森豪威尔此时却没心思想这些。他写信告诉玛米,他忙得都不知道时间了。他说,战争结束后他想退休带着玛米一起周游世界,在异国的海滩上,在阳光的沐浴下。“我还可以写些东西,请一位秘书,我每天可以对她口述一个小时,这样我们就挣到旅馆费了。”他心里想的那位秘书一定是凯·萨默斯比小姐,他们仍维持着那种亲密的关系。
5 月8 日,他召集各路将领开会,最后确定登陆的具体日期和时刻。要确定一个最佳的登陆日期和时刻是件很伤脑筋的事,必须考虑多种因素。首先要在夜晚渡过海峡以隐蔽行动,但天不能太黑,必须有月光,以利空降部队突击,而月光又不能太亮,否则在海上的舰队就呵能暴露。其次要在潮水不高不低时发动进攻,因为在高潮时登陆,水下障碍物会使登陆舰艇遭到严重破坏,人没上陆就已被掀到海里去了;而在低潮时登陆,部队又要跋涉很长一段距离才能越过海滩,这样暴露的时间太长,势必成为敌人枪炮的理想目标。再次要在天亮后一小时左右上陆,因为飞机和军舰需要在上陆前的这一小时的天亮时间进行火力准备。
在6 月份能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只有两组日期,即5~7 日、18~20日。在第一组日期中5 日条件最好,其次是6 日,再次是7 日。会议最后确定6 月1 日为Y 日,即一切准备就绪的日期,Y 日之后四天的5 日为D 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