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责任和苦难压在他的肩头、心上,怎不叫他忧心如焚,痛楚难当?更别说遍地狼烟,清兵和农民军以及残存抵抗的明朝旧部仍在各地燃烧着战火,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剃发令又是多么让人感到苟活的凄凉以及偷生的耻辱!我不知道忧愤之中死于顺治六年的方其义,隐藏在小龙山下的白鹿山庄有没有躲开剃发令。我想,如果方其义没有英年早逝,而是活到了方以智从粤西归来。那么方其义一定可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兄弟联手,无论是打天下,还是做学问,我想方其义都将是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惜乎英雄末路,天不假年。
我们的问题在于,明清之际的何家、张家和方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英的父亲、张秉文的弟弟张秉彝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第17节: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1)
前面,我们给朋友们介绍了张家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张秉文抗清阵亡,方、陈二夫人及十多个婢女,尽皆殉节,他们的三个儿子克倬、克仔、克佑在清朝统治之后终身不仕。
1张秉文的抗清阵亡VS张秉彝的毅然降清
其实,在上一讲的结尾处,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同样的张家子孙,张秉文的三弟张秉彝怎么就降清了呢?更有甚者,张秉彝的儿子张英怎么就居然成为了这大清王朝首屈一指的宰相了呢?
毫无疑问,这些内容,是我们在开始正式讲授张英的崛起之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办法继续讲下去了,您想啊,我所讲述的人物,连正义与邪恶都不能够区分的话,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到底是要宣传什么样的道德伦理观念啊?
这里,我们很多的朋友必然要问上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明末清初各色人物的各种行为?简单点说,我们以张家为例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秉文的抗清阵亡?又应该如何评价张秉彝的毅然降清?
从传统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接受的教育似乎都是一样的:在明末清初那个独特的时代,我们应该向张秉文学习,坚决抗清到底!只要背叛了这个宗旨,那么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汉奸〃或者是历朝历代史书中通常写的〃贰臣〃。
这里,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理解〃汉奸〃和〃贰臣〃这两个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词汇。因为不讲这些,我们就没有办法正式开讲张英。
2汉奸VS贰臣
〃汉奸〃一词的由来,据1903年章士钊先生写的《汉奸辨》上说,〃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创焉。〃可见于汉时乃指媚胡之人。后来,〃汉奸〃一词发生了变化,开始明确指向为汉族的败类,据1903年章士钊先生写的《汉奸辨》上说,〃汉奸者,助异种害同种之谓也。〃再后来,汉奸特指投靠外族或外国侵略者,出卖祖国或民族利益的人这一变化开始于清末江山沦为半殖民地时:斯时,媚美、英、法、意、葡、西诸列强的人也通通被称为汉奸。再后来,到了伪满及抗日时期,汉奸逐渐成为媚日国人的专有称号,迄今未有大的改变。
当然,这话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这个中国古代史上的〃汉奸〃。
中国历史上,〃汉奸〃明确指向为汉族的败类。可是,中国历史有几千年,出现的汉奸多如牛毛,文臣武将高官小民皆有,本不足为奇汉奸者,叛徒也,哪个国家民族没有这样背叛自己组织和集体利益的叛徒?只不过不叫〃汉奸〃而已。汉奸的出现动摇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对抵御侵略十分不利,同时由于汉奸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知根知底,所以对国家、民族的伤害可能比外国侵略者更深,战时被敌人利用,战后的统治中同样也可被敌人利用。
但是汉奸之中也不尽相同。为了求得自己一生的荣华富贵而里通外国者有之,比如秦桧之流;为了求得自己坐稳江山而纳贡称臣者有之,比如宋高宗之流;为了求得自保而降敌者有之,比如吴三桂;面对敌人优势兵力而不得不降者有之,比如李陵。其中李陵还是先不得不降,作为军人,他的投降并不能说是汉奸,但知道汉武帝灭其家人后才当了汉奸:〃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
我们这话就说到了明末清初的〃汉奸〃。按照前面我们的说法,凡是〃助异种害同种〃的汉族败类,如果要都是〃汉奸〃的话,在明末清初这个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汉奸〃那也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多到了我们必须要修改〃汉奸〃的定义不可的地步了否则的话,那我们现今的汉族人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是〃汉奸〃的后代了。我们的难题在于:如何给〃汉奸〃下定义呢?
这个时候,我想,与其修改〃汉奸〃的定义,不如先暂时看看其他与〃汉奸〃相类似的一些词汇比如〃贰臣〃。
第18节: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2)
根据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中国封建文人们一直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最高境界〃。但中国古代是一个皇权社会,一旦进入〃权力场〃,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要是刚直不阿则为当权者所不容;如果曲阿附世则为后世所不齿。特别是在改朝易代之际,他们经常是〃不知所措〃:到底是忠于旧王朝,还是投靠新王朝?所以,中国古代文人从政的悲剧便不绝于耳。
在这个两难境地之中,〃贰臣〃这个词汇就出现了。
〃贰臣〃究竟是什么〃臣〃?《现代汉语辞典》这样解释:〃贰〃意为〃变节、背叛〃;〃贰臣〃就是〃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所以,要想成为〃贰臣〃,至少要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个〃臣〃要身处王朝易代之际,因为各种政治原因先后服务于不同的王朝。可见,〃贰臣〃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
我们说到〃贰臣〃一词,就不得不想起清朝的《贰臣传》。乾隆时期,清政权已经建立百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识,达成统一思想,乾隆皇帝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下令编纂《贰臣传》。
《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使〃贰臣〃作为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乾隆皇帝指出,这些〃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这些人尽管为清朝作出了贡献,其子孙甚至还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标准衡量,他们是不完美的。
不过,说到乾隆皇帝钦定的《贰臣传》,前面我们说过,乾隆皇帝以忠君为标准,在上谕中把降清的120多位明朝官员均称为〃贰臣〃。但有个极为特殊的例外,就是在这120多位〃贰臣〃中,居然不包括施琅。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施琅其人。
3施琅其人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出生于1621年,比我们人所共知的郑成功大三岁。施琅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1637年成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的部下。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加封郑芝龙南安伯。1645年弘光政权灭亡后,黄道周与郑芝龙等奉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改元隆武,晋封郑芝龙为平虏侯,后来又晋封郑芝龙为平国公,加太师。
1646年,清征南大将军博洛命洪承畴、黄熙胤修书给郑芝龙,要他迅速归顺大清。郑芝龙接信之后,立即挑选了包括施琅在内的500名兵士随从他前往福州,归顺大清王朝。此后,郑芝龙被博洛挟持北上。施琅与500名随行者一起被留下来,强制分配到各军营,即随清军南下,继续镇压广东方面的抗清力量。
1647年,郑成功打起〃杀父报国〃之大旗,聚师起义,很快便发展到10万余人。1649年春,施琅与其弟施显找到机会,脱离了清军,加入了郑成功的抗清武装。由于施琅才干超群,没过多久他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左先锋。
随后不久,一件小事最终导致了施琅与郑成功关系的决裂。
事情是一个叫曾德的人引起的。这个人,原来是一个清兵!后来在战争中被施琅俘获后,投靠了施琅,成为施琅的亲兵。结果,1652年的一天,曾德逃跑了,郑成功又收留了他。郑成功又将曾德提拔为自己的亲随。结果呢,有一天曾德外出办事,又被施琅擒而治之。郑成功得知后驰令勿杀,然施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