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厂与西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说话过于唐突,向皇上请罪!但臣这层意思还是奏请皇上示明!”    
    礼王、伯王也在一旁附和:“皇上英明,断然不会轻信虚言假语的!”    
    成化帝被逼得无法,却又发不出火,只好说道:“是西厂。”    
    “西厂衙门奏报朝野密事,是其职责,此是皇上当时开设西厂时诏告天下的。但以臣之见,无论东厂、西厂、锦衣卫或者御史衙门,奏报密事都须有根有据,至少也得事出有因!”    
    成化帝于慌乱中抓住了一根稻草:“云珠子系朱见济推荐进宫为朕治病的,而他利用治病之机图谋弑帝,这就是‘事出有因’!”    
    伯王说话了:“以臣愚见,此不过是‘事出有因’,皇上下旨削爵、拿办即可,只是在未曾‘查有实据’前,不能断然下语曰‘参与云珠子弑帝’。”    
    礼王也说:“皇上是天下英明之君,以臣之愚意猜度,定会诏命西厂衙门查清此案全部原委后,方下断语。该如何处置,当宜交法司按《大明律》议处。”    
    伯王接着说:“惟有如此,方能堵住朝野间那些不明真相之辈的胡言乱语。”    
    成化皇帝沉脸问道:“他们在背后议论朕什么话了?”    
    伯王笑道:“议论皇上谅他们还没这么大的胆,他们议论的是朱见济。”    
    “议论朱见济什么?皇叔可照实奏来。”成化皇帝缓和了口吻道。    
    “臣府上的管家昨天下午从外面办事回来,向臣禀报,说他中午在酒楼用饭时听见几个酒客在议论朱见济,这个说‘乃王推荐了一名道士进宫去给皇帝治病,结果差点把皇帝给杀了。这个乃王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如此大逆不道,他大概是想篡位’;那个说‘乃王真是瞎了眼,凭他这点能耐竟敢动这个脑筋!自古以来,篡位总要有兵权,乃王手里既不执掌东厂、西厂、锦衣卫,又不执掌兵马司衙门、步兵统领衙门、九门提督衙门,在外省也没有一兵一卒听他的,而紫禁城里的太监、宫女也都没一个听他的招呼,他篡什么位呀!’还有人说‘倒不是乃王想篡位,是西厂总督汪直怕他篡位,所以要做他。’臣当时听了,马上派亲兵跟管家去酒楼,把那些王八蛋抓起来,送交顺天府治罪,谁知晚了一步,他们喝完酒都已经走了,便宜了他们!”    
    伯王一番话说得诸王个个开颜。成化皇帝企图谋害乃王之心,在诸王中间早已昭然若揭。这次事情一出,伯王马上意识到定是皇帝的一个圈套,今日进宫面圣劝谏,他想把话挑明:乃王没有篡位之心,即使有篡位之心也绝无篡位之能,作为皇帝,可以防范,但不可以无中生有去乱杀无辜。可是,伯王尽管是皇叔,但毕竟是臣子,不能把话当面挑明了说,想来想去,就借了这个由头。他如此一说,其余六王个个心领神会。    
    成化皇帝自然也听懂这层意思,他心里思忖:你们不做皇帝,不知皇帝的心思。钦天监奏报“蛇乘龙”,你们无所谓,因为你们不是龙,可朕是龙,这个天象一警告,朕不得不防范,不得不先下手为强哩!    
    礼王见成化皇帝依然不肯松口宽恕朱见济,便把眼光朝綝王那里扫,意思是你做过顺天府尹,办过案,熟谙《大明律》,是皇上最害怕的角色,应当你出面多说几句了。    
    綝王见了,知道礼王的意思,想了想便说:“皇上,臣之愚见,是在未曾查实朱见济是否参与云珠子弑帝案时,能否把朱见济暂时开释,臣等愿意作保!”


第五部分第79节 七王闯宫(5)

    綝王这一手厉害,因为他知道乃王如在西厂大牢里,也许会屈打成招,到时候就铁案难翻了。而如果取保开释,西厂衙门就打不着他的主意,就无法做假。    
    当下,成化帝听了,自是尴尬,假装沉吟:“这个……这个    
    綝王紧逼了一句:“皇上,此种做法律条允许,并且在本朝是有先例的。太祖皇帝执政时,右丞相李善长因涉及胡惟庸谋反案件而被缉入狱,朝中六部堂属官员多人联名具保,太祖皇帝准其取保候审。而今朱见济之情,与李善长一样,既然太祖皇帝手里可做的,今圣上也能做!”    
    綝王这一个补充很重要,因为明王朝惯于守祖制,祖制就是法律,祖宗做过的事情,后辈便可视为法律依据,不得不照办。成化皇帝听了,由于说到了太祖皇帝,他不能不明确表态了,再“这个、这个”地敷衍,便是对太祖皇帝大不敬,他想了想,问道:    
    “皇叔所言李善长取保候审一节,史籍可有记载?”    
    “皇上,臣所言之史籍有记载,宫内就有。皇上如若不信,可即刻调阅!”    
    成化皇帝真的唤来主事太监高敬原,责其去典史馆调阅史籍。    
    七位王爷见事情产生了转机,心中萌生了希望。礼王想趁热打铁把事情敲定,便起身离座,走到成化皇帝面前,跪下奏道:“朱见济如得蒙皇上恩准,得子取保候审,臣愿率在座诸王领衔签保,就把他交给臣看管,如有差错,臣愿削去王爵,交法司议处罪责!”    
    成化帝连忙站起来,伸手去搀扶:“皇叔何故如此?”    
    这个还没扶起来,那边另外两个皇叔伯王、綝王也跪了下来;跟着,几个皇弟呈王、智王、坚王、处王也全都跪了下来。    
    七王一齐磕头:“臣等愿为朱见济作保!”    
    成化帝陷入了窘境,七王此举实际上是“闹宫”,要挟自己答应将朱见济取保候审,而一取保,西厂衙门就得不到口供了,这一番心血又要付诸东流了;而如若不答应,七王这一闹,无疑会传遍天下,于自己脸面大不好看,并且还会丧失人心,因为这七王毕竟都是自己的亲人,有三个还是叔父。    
    七王既然跪下了,在未有结果前,当然不会站起来,否则这等于白跪了!他们跪在那里,额头把地面磕得砰然作响。成化帝耐不住了,提高了声音说道。    
    “诸王请起!朕已思定:史籍上如确实载有李善长取保候审一节,朕准予朱见济取保候审!”    
    七王叩谢皇恩后,这才站起来,各回原座位坐下。    
    成化帝吩咐太监:“上参汤,每人一碗!”    
    御膳房的每天十二个时辰都准备着热参汤,只要皇上一声吩咐,须臾即到。参汤送来后,每人一碗喝着,一时间谁也不说话,屋里的气氛却很平和。参汤刚喝完,高敬原来了。    
    “皇上,奴才去典史馆一传旨意,主事杨得采说史籍上有,就找了出来,杨得采生怕万岁爷有什么要问,一起过来了,在外面候旨!”    
    七王松了一口气,个个面呈喜色。    
    成化帝无声地微叹一口气,思忖这大概是天意了,朱见济命贵,真的死不了。他望着高敬原,沉吟片刻,说道:“宣杨得采进来!”    
    “是!”    
    杨得采进来了,他后面还跟着一个人。成化帝一看,眼睛就亮了——是汪直!    
    杨得采和汪直几乎是同时跪下行叩拜礼的。成化帝说:“杨得采呈上史籍,去外面廊下候旨!”    
    “遵旨!”    
    杨得采出去后,汪直双手奉上一个黄匣子,退到一旁垂手侍立着。    
    成化帝打开黄匣子,里面是一卷纸,他拿起来,只一看,脸上马上绽出一团笑容。双手捧着,从头到底匆匆浏览了一遍,发出了几声难以抑制的笑声,然后轻声道:    
    “汪直,退下候旨!”    
    “遵旨!”汪直乖乖地走了出去。    
    成化帝吸足一口气,大声道:“礼王朱祁孝、伯王朱祁芳、綝王朱祁岱、呈王朱见琛、智王朱见信、坚王朱见惠、处王朱见家,听旨!”    
    七王见汪直进来,已经情知不好。待到皇帝一笑,他们从心里发怵。此时皇帝一开口,连忙站起来,至御座前跪下,叩头道:“臣恭聆圣旨!”    
    “经西厂衙门查实,前乃王朱见济确实指使云珠子借为朕治病为名弑帝,朱见济本人已供认无讳!朕现将朱见济供状发下,从礼王起依次传阅!”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高敬原从成化皇帝手里接过朱见济的供状,交给礼王。成化帝也不说“平身”,就让七王跪在那里传阅,以作为对他们先前“闹宫”的惩罚。    
    七王阅毕,奉还供状,又磕头谢恩。    
    成化说:“而今,你们无话可说了?不过,朕绝不降罪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