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官场之帝王心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尴尬之际,一个负责饲养老虎的小官说出了答案。汉文帝很惊奇,又随口问了许多有关上林苑的一些具体事务,这位饲养员应对如流。

汉文帝认为这位玩嘴皮子的饲养员是人才,认定连话都说不出来的上林苑总管是废物。他要升饲养员的职,同时罢掉上林苑总管的官。

张释之不同意汉文帝的做法,他问汉文帝:“陛下认为周勃这人如何?”
汉文帝答:“人才。”

张释之说:“周勃不善言辞是出了名的,而且说话还口吃,他却是干实事的人。先帝(刘邦)在用人上独步江湖,他重用的人都是干实事的人,因此缔造了强大的汉帝国。秦始皇喜欢用玩嘴皮子、耍笔杆子的轻浮之徒。这类人华而不实,文过饰非,就知道用嘴,用玄妙的文章哄骗秦始皇高兴,致使秦始皇听不到在治理国家上的失误,这是秦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啊!”

汉文帝听得津津有味,他示意张释之把肚子里憋的话全都释放出来。估计这些话已经憋了若干年。今天无非是借题发挥而已。

张释之又说:“上林苑治理的井井有条,这都是上林苑总管的功劳。至于上林苑到底养着多少种动物,以及类似的具体事务,有主抓这方面工作的小吏,上林苑总管未必了解的那么详细,所以面对陛下的问话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如果陛下因为养虎的小官口才好就升的他的职,天下就会形成哗众取宠不务实际的工作作风。陛下是国家的表率,您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社会风气。”

汉文帝是个聪明人,他琢磨下属说的话已经琢磨了很多年。一般的情况下,不管下属说话绕多大的弯,他也能听出这帮爷的真实意图。

张释之的这番表现实质上道出了领导该如何用人的问题,那就是重用干实事的人,远离玩嘴皮子的浮华之徒。

汉文帝没升饲养员的官,却升了张释之的官。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2 09:23:50 
 
谢谢各位留帖,其实我并不是很大,我老爸才六十几岁,我还是家里的老小,有机会上了几年学。
天才和庸才是比出来的,鸡头未必比牛尾沉多少。只是安排的部位不同,才有了不同效果。假设汉文帝是病猫,袁盎绝对是闹事的耗子。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2 09:32:38 
 
回到办公地,汉文帝立刻任命张释之为公车令。这个差事就是看守司马门的最高行政长官。

司马门是出入朝廷的大门,这个地方相当神圣,所有王公大臣到了这个地方必须下车步行,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这个地方也是典型的是非之地,以众皇子为首的王公子弟经常破坏这里的规矩,经过司马门不下车。

让张释之当公车令,简直就是把他放在火炉上烧烤,这绝对是个得罪人的差事。而且得罪的都是得罪不起的人。

张释之算个什么玩意?几个月前还是朝廷里的临时工呢!除了汉文帝,没几个人把他放在眼里。

汉文帝做事也真够绝的,你张释之不是想干实事吗!我就给你干实事的机会!看你在司马门这块地盘上怎么干实事。

汉文帝在考验张释之的成色,看看张释之到底是在玩嘴皮子,还是真能干实事。

张释之终于尝到了升官带来的杀伤力,这是他在梦想当官时没想到的事。

要尽忠汉文帝,就必须坚决维护司马门的规矩。要坚决维护司马门的规矩,就会得罪一大批人。这批人都是有能力制自己于死地的人。

张释之必须在公车令这个差事上有所顿悟,否则他会倒在这个差事上。

经过几个夜晚的失眠,这位爷终于思索出了今后做事的准则:那就是坚持真理。

也就是说,只忠于皇帝立下的规矩,不忠于某个人,其实这也等于是忠于皇帝。只是有时候皇帝也会带头破坏规矩。

他这条做事准则很冒险,幸亏汉文帝是位超级伟大的明君,否则张释之死定了。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让张释之大放异彩的机会终于来了。只不过抓住这个机会需要超级的胆识,如果换了别人,一准会败下阵来。

皇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武驾车入朝,经过司马门时很嚣张,在公车令张释之的眼皮底下公然破坏规矩,坐在车上大摇大摆的穿过了司马门。这显然是对张释之的鄙视。

刘启和刘武都是汉文帝的儿子,并且刘启是未来的皇帝。张释之要坚持真理,就必须拿下这两位小爷;而拿下这两位小爷,就等于得罪了未来的皇帝。

汉文帝活着也许张释之安然无恙,一旦汉文帝死了,接管皇权的刘启极有可能削掉张释之的脑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官场这个能人圈子给张释之带来的挑战太大了。

张释之果真不是凡人,他命手下拦截了两位皇子的马车。任凭两位皇子怎么耍牛,张释之就是不让他俩进入朝廷。

无奈之下,太子刘启放出了一句话:“等我当了皇帝,先办你张释之。”
张释之没理睬刘启,他心里面也有一句话:“今天老子先办了你。”

第35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18:50 
 
作者:taishangcheng 回复日期:2011…03…22 22:19:56  

你不会是在影射我是袁盎、闹事的耗子、冤枉啊、你人不错就是更新太慢

没说仁兄,在论史啊!
作者:望尘却步 回复日期:2011…03…23 01:12:22 
楼主文章好·人品更甚!继续关注~

过奖了!只能说努力做好自己,错误没少犯,跟头没少栽,所以有了点经历。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0:28 
 
@你的好友能给他开传送门^_^,如:@天涯论坛作者:juice5 回复日期:2011…03…23 10:17:28  

楼主把中华史都写了吧。

工作量有点大。呵呵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1:36 
 
作者:千千繁星夜如歌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0:02  

巧遇春秋兄啊!

坐等更新。

是啊!有缘!

作者:闲侃春秋 回复日期:2011…03…23 10:25:21 
 
张释之去面见汉文帝,这位爷当着满朝文武弹劾两位皇子。大臣们以为张释之神经出了毛病,类似于这种事一闭眼就过去了,何必较真呢!

汉文帝替儿子赔不是说:“是朕没把他们教育好啊!爱卿按朝廷的规矩去处置吧!”

真按朝里的规矩去处置吗?张释之没这个勇气,也没这个权力。他只能把两位皇子移交给司法部门,到那时就必须公事公办了。

张释之只想尽自己的职责,没想办这两位皇子,他也不敢想。

现在挤到这个份上了,总不能让汉文帝为两个儿子求情吧!

左右为难的张释之终于出汗了。

汉文帝望着他狼狈的样子笑着说:“你回司马门处理这件事吧,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张释之流着汗走了。

就在他立在司马门前,望着两位皇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薄太后的懿旨到了。传两位皇子入朝。

这显然是来给张释之解围的。

张释之赶紧放了两位皇子,并长出了口气。

他清楚这是汉文帝运作的结果,也清楚这是汉文帝给他找的台阶。他打心眼里佩服汉文帝的睿智。

汉文帝对张释之的表现很满意,为了嘉奖张释之的忠心,汉文帝再一次给这位爷升官,任命张释之为中大夫。

从前,贾谊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倒下去的;现在,后起之秀张释之爬到了这个位置上。

张释之敢办太子的举动震动了整个官场,这块金子终于开始放光了。

不久,这位爷再次获得升迁,他取代倒下去的袁盎当上了中郎将。

由一个临时工迅速升迁为宫廷卫队的总司令,张释之的仕途太顺了。

张释之向汉文帝尽忠的套路和袁盎不一样,袁盎靠的是诋毁别人,借挑别人的刺儿来抬高自己。张释之靠的是把分内的工作干好,做的是实事,他要比袁盎厚道。

张释之是与众不同的人,他往往会在别人无话可说的时候,说出让汉文帝信服的话来。

一次,汉文帝谈及到死后的事情,打算用南山的巨石当棺材,这样他的坟墓就会安稳,也就是说能防止被人盗墓。

众臣子都赞同汉文帝的观点,只有张释之持反对意见,他说:“如果随葬很多珍宝,即便用南山当坟墓也能被贼人盗挖;如果不随藏值钱的物品,即便用木头棺材也会安然无恙。”

其实张释之要表明的意思就是:死后要节俭。

汉文帝是出了名的抠门先生,所以能准确判断张释之说的话是真理,他欣赏实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