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年代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军方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
我认为气象武器的攻击方式远远不止地震,海啸之类现象,它的攻击原理也绝不止局限于靠地球板块移动,挤压。007电影里面给我们展示了人造太阳武器的设想,这种科幻的武器利用的是太阳能作为武器。还有风能、水力、雷电、大雾、森林火灾等这些看似很平常的能源或灾害,其实真的就是气象武器的组成部分。
气象武器真的离我们还很遥远吗?我们已经在利用太阳能热水了,最明显的低档次攻击是引爆敌对国家的生化工厂造成环境污染;美国在朝鲜、越战中、曾使用生化武器或气象武器,造成北越洪涝灾害,庄稼歉收。这么多年过去了,飓风,暴雨,虫害等等自然灾害已经被人们研究得很透,难道我们要去加剧延长一场暴雨,提前催发一次台风,改变气流层的移动,在中立的洋面上通过技术手段(譬如煮水,生成台风的重要因素),改变云层中的物质或空气漩涡等,还会是件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吗?!相信只会更加地隐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持续性。德国《明镜》周刊就曾报道,美国试图利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喷洒一种用合金制成的细小微粒来影响和操纵全世界气候。据悉,美国研制气象武器由来已久了,先后投资进行过数十个秘密的气象研究项目。
在当前各国都渴望和平反对霸权战争的大气候之下,霸权国家有原子弹都不敢丢。那么,利用气象武器,这种比较隐蔽的攻击方式是很有市场的。这样的攻击,将让敌对国家吃了暗亏还做不得声,国际舆论还会认为是很正常的地质灾难。资料显示美军已经公开出来的气象作战方案就有:派出隐形飞机人工制造暴风雨,使敌军阵地发生洪水;人工制造干旱,使战场上的敌军没有淡水饮用;人工制造飓风,使敌军的防御阵线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雷击闪电,击落战区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利用微波和粒子束把电磁、热能量传送到大气中,干扰敌军的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利用某种方法把核爆物质放置在地底或海中,制造大杀伤力的地震或海啸等。气象武器造成的被攻击者的社会动荡,国力损失不会亚于调动大军来开枪开炮。看不见的战争真的离我们还很远吗?
如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忽视对人为制造自然现象恶化,制造地质灾害等手段、技术的研究,领会不到这种武器对国民经济打击的严重性,那么我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战争中遭到他国的暗算,付出惨重的代价。
登陆台湾后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巷战
最近看到的电视新闻中报导了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演习中的一个看点:俄罗斯军队要给同行解放军表演俄罗斯的巷战技巧。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优良巷战传统的军事强国,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中曾饱经巷战的洗礼,以及后来的阿富汗、车臣战争等。相信中俄两军进行的这种交流能有助于我军丰富自己的巷战理论暨完善作战技法。
巷战的展开,它必须满足几个基本条件,第一,整个城市里的居民众志成城,至少是绝大多数人愿意抵抗。第二,拥有相当数量的愿意抵抗,懂得抵抗的职业军人或雇佣兵以及技术兵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敌方愿意不惜代价,在短期内一定要攻占这个城市。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巷战才能打得起来。
综观世界现代战争的历史轨迹,你会发现二战中欧洲战场百分之七十的作战是城市战,最近的一次城市巷战是二千年初的车臣战争期间的:俄罗斯军队的三次攻打格罗兹尼。而在以后的地区冲突,军事行动中就很少再看到什么象样规模的巷战了。回想起在中华网论坛上看到的一篇看上去面面俱到学术理论性论台北攻坚战的文章,我就觉得十分地好笑。巷战这种过时的作战模式已经淡出了军事角逐的舞台,在我军解放台湾的战争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一个新的课题:城市战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回顾俄罗斯的三打格罗兹尼的前两次可谓是“血战”,俄罗斯军方自己承认平均每天有八人死亡、十三人受伤,甚至有一个将军被击毙。中立的报纸建议把这些数字扩大十倍才比较接近真实数字,俄罗斯的军队在格罗兹尼这么的被动,士兵没有经过起码的城市战的训练是很重要因素之一。但到第三次攻打格罗兹尼时,俄军采用了切断外援,围三缺一,分割包围,步步为营,组织强击分队等新的作战方法,结果在付出较小伤亡的代价就拿下了格罗兹尼,人们先前所设想的尸山血海的巷战根本就没有再上演。
美军从一九九三年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巷战中伤亡了一百三十人后,就尽量避免巷战了。而到伊拉克战争时,美英盟军更是吸取了俄罗斯在车臣的经验教训,尽量避免传统意义的城市攻坚(巷战)。美军新的城市战作战条令规定“重点攻击敌人的关键点”,“联合作战”的指导方针。
英军攻占巴士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军才不会笨到冲到城里去跟共和国卫队打巷战,他们把巴士拉城包围起来,切断水源,电力系统,用广播传单宣传,迫使城里的居民外逃。围困孤立,分化瓦解就使伊拉克守军军心动摇,不战而溃了。战前人们所预计的巴格达血战,巴士拉血战根本就没有出现,仅仅打了一个很小规模,勉强可以算作巷战的费卢杰之战而已。而且在费卢杰作战美军大量地使用了直升机、坦克、红外线装备以及其他高科技兵器,保持着与伊拉克军队的距离。
占领伊拉克之后,面对层出不穷的城市游击队、反美恐怖份子和地雷路边炸弹,美军仍在尽量地避免传统的城市巷战。他们学习了以色列军队的“定点清除”战术,不断动用战斗机和直升机对躲藏在城市里的反美武装据点“清除”,大大降低了美军士兵伤亡的风险。并开发出主要采用了多维战场监视系统(声测、红外和激光等原理探测敌狙击手的技术,微型无人机侦察技术,夜视技术),燃烧空气弹、改进了防弹衣及军车的装甲,非致命人群驱散弹等最新科技成果。
我们前面讲到那些战争大都是国与国之间,甚至是侵略与反侵略,民族独立的战争。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塔利班战士,车臣的叛军。。。。。。等等,他们都愿意打一场让他们的敌人(侵略者或异教徒)付出高昂代价的巷战;但是在高科技,全新的作战理念面前,巷战这种老土的作战模式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而解放台湾的性质与前者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它是众望所归,符合潮流历史发展规律的解放战争,统一战争。只要解放军的军旗一插上台湾岛,那些像妓女一样的台独政客就会作鸟兽散,或避入外国使馆,或流亡海外,蒸发得无影无踪;剩下来的没本事出国的,懂些军事,死硬的愿意为台独殉葬是极少数根本成不了气候。他们既不可能在高雄,也不可能在台北(得不到普通台湾民众的支持)掀起打一场城市保卫巷战的风浪。他们也许会遁入到台湾山脉去打游击。
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不是解放大军一定要攻占台北,高雄或者基隆等某个城市,而是解放军在台湾岛登陆后,摧毁台独政权对台湾人民的奴役或管辖。因此,城市攻坚之类的大规模血腥巷战,在台海战争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根本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
但是台湾地域狭小,城市化程度高,高大建筑物密集,地下管道复杂,街道纵横,兵力兵器不容易展开,毕竟有一支几十万人的职业军队摆在那里,低烈度、遭遇性、偶发随机的巷战,狙击战、游击战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解放军的陆军部队除了装甲坦克作战训练外,加强城市作战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无法避免的课题。
根据中国政府对台湾地位的定位,参与对城市匪徒的清剿工作,武警部队肯定会参与进来的,而武装特警本来练的那一套正适用城市巷战,用武警来打城市战比用解放军一定会效果更好。而且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台海作战中,尤其是在初期,动用武警(或特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突袭敌人的指挥机关、通讯中心等重要目标或实施斩首;另一方面则麻痹、欺骗了国内紧盯着那些必然会参战单位的台湾(或美国)间谍,误导台军对整个战局的判断,有利于达到奇袭效果!如果连海峡沿岸的正规军都没有使用,很难让人相信中国已经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