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逆贼刘备。
要说刘备在徐州还真是得人心,各郡县一听刘备回来了,立即纷纷叛曹归刘,刘备的人马像吹气球一样瞬间就膨胀到数万之众。刘备还真不含糊,让关羽守下邳,自己前出豫州,四入小沛,作为进击曹操的前哨,俨然形成了与袁绍一起夹击曹操的态势。
刘备最可爱的一点是,在该败的时候绝对会败,但在该胜的时候绝对会胜。他的数万大军,面对刘岱、王忠的小分队,还真不含糊,把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对败退的刘岱,刘备说出了平生最豪迈的话语:“像你这样的来个百把十个,也是白给。要是曹操自己来,俺也能跟他比画比画,胜负也未可知。”(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看来,刘备算定曹操已经前后受敌,自己这回好歹要在徐州坐稳了。但事态果真像他想的那样发展吗?
第十八回:三入徐州(下)
刘备每次入小沛的情况都有所不同。第一次入小沛是作为援军,奉陶谦之命西备曹操;第二次是丢了徐州,作为败兵被吕布安置在小沛,也是防御曹操;第三次是作为客军被曹操派回来,对付吕布;第四次则是刘备自己当家作主,不仅坐拥徐州,并把小沛作为前进基地。
我们已经记不清刘备是第几次重聚人马了,不过刘备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缘好,一时间又闹得声势浩大。刘备敢于前出小沛,摆出挑战姿态,也可证明他手里的本钱确实不少,可他照旧犯了老毛病,手里始终攒不下一支骨干力量,人马还是半生不熟,战斗力几乎不值一提。不过也不能完全怪他,因为老天始终没给他太多的时间。
转过年来,已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正月。袁绍在去年冬天已向兖州迫近,兵锋甚至渡过黄河。由于曹操将防御线部署于官渡一带,袁绍攻势受挫,于是按住兵锋,隔着济水与曹军对峙。董承他们见袁绍攻势甚是顺利,于是被假想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加紧了颠覆活动,最终事情败露。曹操没有敢动谋主小皇帝,而将董承、王子服和种辑三人毫不客气地夷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那时,跟袁绍相比曹操似乎处于下风,朝中众臣都人心惶惶,甚至与袁绍暗通款曲,曹操不下辣手是不行的。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27节
在黄、济之间,曹操与袁绍陷入胶着状态,但袁绍的处境显然更不利。事实上,假如袁绍未渡黄河,排兵布阵、运草屯粮也许更加便捷。但现在,不知是曹操诱敌深入,还是误打误撞,袁绍反正是身陷黄、济之间的狭小地带,既不利于速战速决,粮草运输又非常困难。为了应对一场持久战,袁绍只好在这一带建立辎重粮草基地。这本是正确的抉择,但地点却选择错了。袁绍愚蠢地将基地建在了靠近济水的乌巢一带,此地距离曹操的战线太近,而且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极易受到攻击。袁绍本以为自己的攻势会很顺利,为了便于下一步转运粮草辎重,于是将基地靠前而建,有点准备随时渡河的意思。但他想不到正是这个错误,使他永远过不了济河了。
这是一个间不容发的时刻,谁是英雄谁都要裹进来,对官渡战局乃至三国全局产生影响。事实上,牵一发而动全身,互相牵制,互相制衡,这是三国时代政治军事斗争最曼妙之处。那时,小霸王孙策见曹袁对峙,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于是立即准备发兵奇袭许都,火中取栗。尽管他未必会真心帮助袁绍,但肯定是要反曹的,毕竟皇帝在曹操手里,要是曹操胜利了,会一头独大,诸侯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可惜的是,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小霸王不久就死于已故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之手。假如他不死,官渡之战的进程不是这个样子,三国的历史也有可能要改写。
现在,南边各路诸侯都自顾不暇。刘表正忙着攻占长沙,刘馥在平定扬州,张鲁正要拿下汉中,刘璋在益州平赵韪之乱,而南阳张绣和庐州刘勋也都投降了,现在有能力有机会配合袁绍夹击曹操的,仅剩下一位英雄了,不是外人,正是本书的主人公——刘备刘玄德。
现在,刘备浑水摸鱼、称王图霸的雄心绝对是有的,而且绝对不亚于江东小霸王,这一点丝毫不用我们怀疑,否则他也不会把偌大的徐州扔给关羽,自己前出小沛,虎视眈眈地摆出进逼曹操的样子了。但问题是,眼下的刘备也是家大业大的主了,他不能轻易耗费自己的本钱,要为自己从长远着想。目前,似乎是曹操处于下风,假如立即帮助袁绍夹击曹操,战局估计会呈现一面倒的态势,那时中原皆入袁绍之手,但这并不是刘备想要的结果。对于刘备来说,现在还不能轻动,最好的出兵时机,显然是袁曹二虎相争、两败俱伤的时刻。现在要做的,就是作壁上观,赶紧稳固地盘,扩充人马。
唯有英雄惜英雄,唯有英雄知英雄。曹操如何不清楚刘备打的算盘,曹操如何不知道刘备的能量,曹操又如何咽得下刘备在关键时刻背叛自己并背后捅刀子的这口气,于是,他要在官渡之战的百忙之中,置袁绍于不顾,决心先灭刘备。
众将一听曹操要率一支主力亲征刘备,都急了:“现在袁绍大军在前,情势危急,您怎么能脱离主战场去打刘备呢?假如袁绍听到消息,乘虚而进,我们该怎么办呢?”曹操胸有成竹地说:“袁绍算个屁,他哪有这个心眼。刘备这小子才是真英雄真豪杰呀,现在不把他灭了,再给他喘息时间,他立马就人多势众了。到时他再领兵前来,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
只有郭嘉领会并赞成曹操的主张,他说道:“你们真不明白主公的用心呀。袁绍性子慢,娘儿们似的,多谋寡断,你让他做个决断没个十天半个月肯定下不来,等他乘虚来袭,估计得猴年马月了。刘备就不同了,猴精猴精地,狡猾狡猾地,今天不把他办了,那就是‘养猴成患’。可以这么说,官渡事小,徐州事大。袁绍不过是头老牛,刘备才是一只恶狼。现在他刚占据徐州不久,人心未附,赶紧去打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小子必败。这是咱们生死存亡的时刻呀,不先灭刘备,咱们等着受死吧。”(《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三》: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
众将听了曹操和郭嘉的一番谈论,终于转忧为喜。事不宜迟,说干就干,曹操当即亲率数千精骑偷偷离开官渡前线,人衔枚、马勒口地走出数十里,然后全军疯了似的纵马疾驰,一路杀奔小沛。官渡前线距离小沛也就是数百里,按照当时骑兵急行军的速度,也就是一天的时间便可到达。很有可能曹操在到达小沛前稍事休息,待哨探报知刘备毫无防备后,立即挥大军直接向小沛掩袭而去。
刘备手里的人马,大概跟朱毛红军差不多,临战时才会集中起来,平时也要到各地开辟和巩固根据地啥的,结果小沛城毫无防备,刘备被结结实实地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毫无心理准备的刘备闻听曹军来到,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带领数十骑出城探看,果见远处旌旗招展、征尘大作,不是曹军精锐更是何人?刘备吓得差点掉落马鞍。
跟曹操对阵,刘备向来就会一招——一触即溃,这次尤其是这样。因为,刘备在曹操最危急的节骨眼上杀车胄、夺徐州,把曹操算是得罪到家了,要是被曹操逮住,很有可能跟吕布一个下场。没办法,只有一个字,跑!
刘备管不了那么多了,连城都没回,甚至跟身边的亲随也不打一个招呼,一拨马头,单身独骑落荒而逃,第三次把老婆孩子扔下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第十九回:鏖战官渡。
第十九回:鏖战官渡(上)
曹操以闪击战在小沛击溃刘备,并趁势攻克下邳,生擒关羽,一举收复徐州。这一仗,曹操从出兵到还军官渡,只不过十来天的工夫,赢得漂漂亮亮、干干脆脆。曹操的胜利,是因为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但刘备及关、张的领兵能力也不能恭维,毕竟他们手里少说也有万把人,但这些人马在他们手里却无法形成较强的战斗力,只有在面对马贼、黄巾和一些二三流将领时,刘关张才能大显身手,一旦遭遇曹操这样的强手,他们只有望风而逃、束手就擒的份儿。
这一仗,刘关张哥仨被打散了。但战况未必惨烈,因为他们本未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