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论自由还是信口空谈?
America的言论自由理念的最根本的核心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公众的良心必须听到的呼声。每个人有权自由表达他或她的心愿或者他或她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其目的在于使群体中的公正和通情达理的声音得以自由表达。追求真理是一个群体参与的过程;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独自发现真理,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样,言论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当这两个自由被用来打开通向内心以及外在世界的真理的大门时,它们的存在的意义是无可争辩的,它们能使个体的内心世界更趋完善,使群体的智能和道德达到更高的境界。
但是在我们当今文化中的言论自由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们行使我们珍惜的言论自由的权力时有多大的成份是因为我们的孤独从而使我们渴望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呢?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个理念一方面被腐化成将那些肤浅的观点神圣化,另一方面将人际的交流商业化呢?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我们正在丧失群体的"智能功能"呢?今天,过去那种大家凑在一起苦苦探索真理的做法正在被热衷于堆积信息、空洞的闲聊或者电子"交谈",被我们当今社会热衷于应用那些只能满足膨胀的自我感觉以及经常带来虚幻的成就感的知识所取代
第一部分 America的理念第10节:America之魂
America之魂
本书的目的在于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分析那些塑造America的,现在正在影响整个世界的建国理念。我们要做的是将当今的"美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里的那些常常造成我们互相对立的成份从我们的讨论中暂时分出去不去深究,然后,我们将用America的眼光重新发现那些既能让个人完善又能使群体团结的那些让人精神升华的理念去为人类的正义事业服务。其目的在于以这个以独特的America民主形式作为核心的人类良知为引导,将人民大众团结起来。
但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涉及这个民主的根本目标在人类内心中的含义,以及哪些是使这个目标得以实现所必需的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这一类问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人和国家之间能有真实、持久的友好关系吗?是不是只有当这些人的灵魂中走过一段相似的心路将自身内在的不和谐的成份去掉之后,那样的友好关系才有可能?是不是只有当一个共同的America之魂在人们心中扎根才有可能有一个真正的America的国家?假如America的试验失败了,这个失败将对整个世界安全及生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失败会不会我们未能理解那些塑造我们的国家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所需要的主观的、心理上的准备造成的呢?这就是用新思路探讨America。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国家的建国理论和设计一开始是顺应人心,团结民众的主张,但到最后却使得民众四分五裂,互相对立。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几乎毫无例外的是,每一个信仰传统的伟大改革家都是通过重建那个信仰所包含的那些理念和化身在人们内在的、心理上的含义来重建那个信仰的最初意图的。基督教传统中的伟大的神灵存在主义者,例如在公元初期的Desert-Fathers,欧洲中世纪的Meister Eckhart以及受到他影响的男女弟子,他们指出"十戒"中的爱还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也就是指应该让宽恕和和解的力量注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他们认为只有当这个力量把一个人内心中的不和谐消除掉,这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中才会和谐,他才会有持久的爱心。犹太教传统中的眼光远大的大师们认为人只有开始相信在自己身体里和心中的神才有可能真正相信创造宇宙万物以及伦理观念的上帝。同样,Sufis这个信奉阿拉的伊斯兰教中的神话人物,一直强调要求自我去服从一种发自各人内心的像神一般的爱心和智能的力量。
类似的例子在世界上所有重大的文明传统中都能找到,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当然还包括非洲文明和美洲的印第安人文化。我们从那些通常认为和"宗教"没有联系的名师巨匠那里也能找到了类似的言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在"共和论"中和任何神学说教一样,明确地强调了人对现实世界以及道德准则的理解所需要的最首要、最基本的要素是先从内心做起,取得个人心境、欲望和意愿的和谐。5
当任何理性或者伦理道德的说教被用来解释纯粹的外部事物以及仅仅应用于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最终就只能是"老生常谈",为人与人之间互相对立创造环境。当基督教或犹太教或伊斯兰教的信徒们忘记了他们自己的宗教的内在含义,当他们忘记了世界之所以是他们看到的状况是因为那种状况正是当时人们精神境界的体现,如果他们不首先消除自己内心的不和谐,人类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就无法向好的方向转化,"政治"便不可避免地主导一切,接着引发所有形式的暴力和战争。
本书的目的是在我们的头脑中重建America的内在含义。当然,当我们提到America的理念,我们不是指像基督教或犹太教那样的某种信仰传统,也不是指某个庞大的、系统的、柏拉图式的哲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America的哲学"不是一个完整的、上帝亲授的、像某些人在寻求内心世界的指南时重建或者采纳的那些宗教信条。没有什么能比将America的理念与那些从一个比我们更高的神那里传给我们的一整套说教相提并论更具误导性的了,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但是,America的哲学中的确包含了一些无疑是来自于被Aldous Huxley称之为"常青哲学"的信条,那些都是世界上真正的信仰传统的说教中的核心成份。这些信条是America哲学的基础的组成部分,它们对我们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在这个令人绝望的现代化世界里,我们中的许多人都需要所有这些信条给我们指出人生的真正意义。通过深刻理解这些信条的内在含义,我们才有可能开始走上一条通向自我完善的人生旅途,同时对他人产生真情实感,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的真正目的和可靠保障。看一看暴力横行、糟粕遍地的当今世界,这也许是我们能够把握住一个反映真实世界而不是虚幻的世界的世界观的最后一个机会。
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看我们的世界,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的America吧。
第二部分 追忆America第11节:追忆America
我出生于费城,从小热爱America。我祖父祖母是第一代移民,他们一谈到America的好处来就会老泪纵横,我的父亲把阿伯拉罕·林肯看成是一个仅次于上帝的神人。但在学校里,我的老师们却总把America的故事讲得枯燥乏味之极。有谁会对那些怪模怪样、戴着假发、穿著带扣子的鞋子的那帮人感兴趣?谁会对在阴沉沉的天空下费城市政厅顶上站着的布满鸟屎的那尊灰色的William Penn的石像感兴趣?谁又会对跨洋渡海的香客一边啃着火鸡,一边和乏味至极的印第安人交朋友的事感兴趣?
再说,有谁会去关心《独立宣言》或《制宪大会》这类事情?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连这些词的含义都不知道。学校组织过无数次去独立大厅的参观活动,一次比一次冗长乏味。那口有一条著名裂缝的自由大钟简直就是跟我们开的一个并不高明的玩笑。我们的老师们要么在教室里一边讲课,一边来回踱步,要么带着我们去参观:他们做人做得可真够乏味的,整天唠唠叨叨什么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自由"、"忍让"和"平等"。尽管如此,我热爱America,直到现在,在内心深处,我仍然爱,就像我们中的几乎所有的人那样,不管我们怎样谴责这个国家所犯下的不公道的、丑恶的和罪恶的行径,我们的爱国之心不变。
我爱America,爱的究竟是什么呢?那种爱是不是或多或少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一个小孩对自己出生的地方的热爱有些相似?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在长大过程中都会热爱生命、家庭、树木、蓝天,家里住的房子、自己的母语。我对America的热爱和一个日本孩子对他(她)祖国的感情有什么差别呢?或者和一个英国孩子、一个西班牙孩子、澳大利亚孩子、俄国孩子对自己的故土的爱有什么不同呢?我只知道尽管我热爱America,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