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湾南部发展组织,联合台湾青年,以“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为口号进行推翻国
民党政权的工作,经过近3 年的努力,在南台湾一带,俨然成为一大危险势力,前
后吸收成员近千人。黄不但自任党魁,而支持他的人来头也不小。这从他的活动费
完全是美钞即可知之。
此事远溯到一年之前(1955 年),黎复在胡适的《自由中国》半月刊著文,
声言台湾非有一个“反对党”不可,又指责青年、民社两党曲阿取容,不配称政党。
此时,黄阳辉之“共和党”已开张大吉,但参加者不多。
1959 年夏威夷成为美国第50 州,华裔之共和党员邓友良成为美国会议员,
黄阳辉乃宣传,此一个“共和党”即美国共和党之支系,将来台湾成为美国第51
州时,凡党员均有邓友良第二资格。因而参加者顿时热闹起来,不少台湾籍名流,
亦厕身其籍了。
黄是廖文毅之助手,经常通过美方之手给予指示。这“台湾共和党”是廖文毅
的地下组织,自不在话下。
郑介民主持“安全局”,其最重要的工作是对美国,可是也最难,因美国在台
既有特权,他所干的事因有特权掩护,不易对付。对黄这一个秘密,郑知得太迟与
太少。1959 年8 月12 日,才在高雄把“共和党”30 人拘捕,黄当时逃入美方
人员住宅,数日后逃出,“安全局”人员追及,黄竟敢开枪拒捕,伤后始俯首就擒。
及11 月30 日,有美国人探监,黄随之失踪。此事使蒋介石大为愤怒。12月
10 日,蒋以“巡视重建灾区”为名,召郑介民随从,在台中时,他声色俱厉,言
下怀疑郑已被美国收买(此亦有蛛丝马迹,郑曾保证其弟郑挺锋赴美考察,而逾期
不归,又送其长子至美国留学),限令郑在三天内缉捕黄归案。
然三日限期迅即过去,黄阳辉依然无踪影。蒋介石赫然震怒亲手下令,将郑介
民记大过两次,仍限其在一周内缉获,否则令全体人员即均依军法论处。
可是,严令过后,历时一周,缉捕又告失败。1959 年12 月11 日,台湾
“中央社”台北报道:“国防会议国家安全局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二组主任郑
介民上将,今晨2 时因心脏病不治逝世北投寓所,享年62 岁。”郑介民治丧委员
会由何应钦出任主任委员,顾祝同、蒋经国、唐纵为副主任委员,决定以军礼治丧。
丧礼这天,这些国民党官员一窝蜂前往那个熟悉的地方,只见极乐殡仪馆中甚为拥
挤,门口车子往来不绝。张道藩、俞鸿钧、黄少谷、严家淦、黄镇球、郑彦芬、陈
建中、胡健中、梁寒操、马超俊、薛岳、蔡培火、余汉谋、冷欣、黄珍吾、王叔铭、
马纪壮、黎玉玺、蒋坚忍、李弥、钱大钧、李朴生、李士珍、刘牧群、卜道明、钮
先铭、罗奇等一一来到致吊,直到下午,却不见蒋介石来到。
下午3 点半,吊者大减,忽有一车驶来,走下一个小个子,脚履不健不实,人
们却纷纷致敬,原来是陈诚来也。他轻车简从,面容哀戚,到郑介民灵前,鞠了三
个躬,再去灵堂后面,慰问柯淑芳及其子女,逗留了足足20分钟才告辞离去,自始
至终并未声明“代表总统”。
郑介民与美国的秘密接触虽然令蒋怀疑,但了解蒋介石性格的人认为郑死蒋不
致吊,内中不无蹊跷;再加上那一阵外面的风风雨雨,于是也就展开“耳语运动”,
胡猜乱测起来。
郑死后10 余日,香港报纸纷纷传出:郑介民并非死于惊病,而是对付地下组
织不力,蒋介石猜疑他是为美国佬效劳,致郑介民引咎自杀。
初听之,以为是附会之谈,及郑之三弟郑挺锋自美闻耗归台,上述所传秘密内
幕也就呼之欲出了。
当时台北盛传,郑是知黄匿居哪里的,可是无法拘捕。郑介民一死,倒使美方
觉事态严重,以参加圣诞舞会为名,把黄送至一名流家中,并通知“安全局”。在
圣诞前夕,黄再次被拘,可是郑介民尸骨已寒。
王幼平受命确保刘少奇访柬安全
1963 年,刘少奇访问柬埔寨,台湾特务机关在南越特务机关的配合下早已预
谋了代号“秋风”的国际谋杀案……
1962 年2 月,王幼平从柬埔寨离任回国后,主动要求到基层协助工作,被分
到河南省南阳地委任第二书记。
1963 年4 月23 日,王幼平带着秘书苏纲到达靠近湖北省界的邓县。午夜,
县委值班秘书叫他去接南阳地委打来的电话:“北京来电话,让您明天中午赶回北
京,还说要带上出国衣服。”王幼平有些莫名其妙,对值班秘书说:“明天中午连
许昌都赶不到,怎么能赶回北京?请你给外交部打个电话,问明情况。”王强调说
:“我就在电话机旁等着。”40 分钟后,电话铃又响了,回答是:“外交部知道。
电话是中央办公厅打的。中央明天派专机来接您。”放下电话,王幼平看了看手表,
已是24 日1 点。
“军令如山”,来不及思索,他带上秘书,登上吉普车就出发了。
那天下着小雨,天黑路滑,汽车在乡间公路上起起伏伏, 45 公里的路程走了
五六个小时,天亮以后赶到了南阳机场。一架小飞机已经等在那里。
南阳机场很小,不能起降大飞机,由南阳到郑州乘坐的是农用小飞机。
飞机飞行约1 个多小时到了郑州。在郑州机场换北京来的专机伊尔—14。专机
舱内只有王幼平一位乘客,他独自闷坐,揣度着此次任务。
11 点,专机降落北京南苑机场。中组部的张志杰来接,他把王幼平安排在翠
明庄中组部招待所,这里离王家步行不过10 几分钟。张志杰却嘱咐他:
“不要回家,也不要和家人联系。”从这些不寻常的安排,王幼平预感到,任
务一定很重大。
“到底是什么任务,到底到哪里去?”王幼平揣测着。
下午3 点,中央办公厅派人来翠明庄接王幼平,汽车直开进中南海。
杨尚昆对他说:“幼平同志辛苦啦。有一项紧急而重要的任务请你去完成。”
杨尚昆强调说:“是总理把你调回来的。”随后递给王几份电报。
电报是驻柬埔寨大使陈叔亮发回来的情况报告和国内给陈叔亮的指示。
陈叔亮发来的电报内容大致是:
西哈努克亲王基于安全考虑,提出将刘少奇主席的访问延期。
电报抬头有两三行周恩来总理的批示:派王幼平大使先去柬埔寨,利用他过去
的老关系做工作,以保证刘主席访问安全。
直到这时,王幼平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中央派专机从南阳接他回京的原因和工
作任务。
当时刘少奇正在缅甸访问,下一站就是柬埔寨。任务的确十分紧急,十分重要。
王幼平认为,西哈努克对安全问题的担心,除了敌特活动情报外,还有一定的
历史背景和其本人的心理因素。50 年代末60 年代初,美国出于反共和控制东南
亚的目的,纠集一些国家签订了“马尼拉条约”,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柬
埔寨国家虽小,却敢“砥柱中流”,奉行“独立、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
策。美国对西哈努克恨之入骨。从1959 年到1961年两年多时间,他遇上了敌特机
关策划的三次谋杀。
周密部署警卫工作
1959 年8 月31 日,西哈努克亲王在王宫参加了受礼仪式。他将收到的礼品
交给了典礼官华里万。华把礼品捧到王后的宫殿,请王后阅览。王后命他打开呈上,
华遵命解绳开封,“轰”的一声,“礼品”爆炸,华当场毙命,王后有惊无险。
同年9 月9 日,西哈努克在前往一个学校剪彩途中遭伏击,险些丧生。
1961 年秋天,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了一起推翻西哈努克的政变,西哈努克及
时发现,破获该案,再次转危为安。
当时,他还邀请外国驻柬使节参观柬军警缴获敌特使用的微型武器、来往信件
和敌特机关招募杀手用的金条。金条大如旧时老先生写毛笔字时用的压尺,七八根
整整齐齐码在那里,谁看了都很惊讶,也是王幼平平生见到的最大最多的金条。
就在刘少奇访问柬埔寨的前夕,4 月1 日,老挝王国民族团结政府的外交大臣
贵宁·奔舍那遇刺身亡。台湾和东南亚的一些报纸还故意把这一惨案和刘少奇出访
扯在一起报道,意在恫吓、威胁。
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