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主要领导人。经蒋介石签署后,将通过秘密电台发往全国各地的潜伏组织和武装
特务。这也是蒋介石在离开大陆前的最后的计划和措施。
“应变计划”称,“为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贯彻……总体游击战之计划,按照
当前全国特定情形,全国敌后工作委员会总部暂时设在台北”,并在大陆设5 个
“勘乱区”:
第一是西南区,主要负责人何应钦;第二是西北区,主要负责人马步芳;第三
是华北区,主要负责人李玉堂;第四是东南区,主要负责人郑介民;第五是华南区,
主要负责人薛岳。
“应变计划”规定,这5 个区“直接统归中央行政院领导,并受驻台北全国敌
后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指导”。
除上述五个“勘乱区”外,“应变计划”中还策划在各地建立15 个“重点游
击根据地”。它们分别是:
苏南太湖游击根据地,辖“太湖游击纵队”4 个师,并“曲线救国新编第一军”,
纵队司令胡伯龙,参谋长季家振。
湖北大别山游击根据地,辖“大别山人民反共义勇军”一个军,军长汪宪,参
谋长袁成英。
浙皖边游击根据地,辖“浙皖边区游击挺进纵队”一个军,并“浙边支队”、
“皖边支队”各一个师,纵队司令徐振东,副司令徐建中。
豫西游击根据地,辖“豫西剿暴总指挥部”两个军,并“黄河”、“绥远”两
个特工大队,总指挥卢民。
赣南井冈山游击根据地,辖“井冈山游击挺进军总指挥部”一个军,并“翠微
峰独立支队”,司令黄镇中。
湘西游击根据地,辖“湘西反共救国军”暂编第一军,并“新一师”、“新二
师”,军长陈子贤,“新一师”师长杨兴周,“新二师”师长余适。
湘鄂川边龙山游击根据地,辖“湘鄂川边反共游击军”暂编第二军,并5 个直
属支队,总司令翟波平。
广西瑶山游击根据地,辖“广西反共游击联军”暂编第四军,并两个交警大队,
军长黄品琼。
广西十万大山游击根据地,辖“广西反共复国第三方面军”一个军,及九个县
自卫大队,总司令苟正康。
黔东北游击根据地,辖“黔东北人民自卫军”暂编第九军,军长史肇周,副军
长吴登云。
川黔湘鄂边游击根据地,辖“边区人民反共自卫联军”四个师,及十一个自卫
团,总司令陈全,副总司令陈长捷。
川南游击根据地,辖“西南剿共救国纵队”两个军,并新编第七师,第一军军
长也占武,第二军军长欧阳祥林,新七师师长吕振华。
滇北昭通游击根据地,辖“云南人民救国义勇纵队”一个师,并三个大队,师
长杨永寿,大队长王跃云、龙绳曾、李云聪。
甘青川边游击根据地,辖“三边绥靖反共司令部”四个师,总司令周迅宇,副
总司令刘野樵、傅秉勋。
武当山游击根据地,辖“鄂陕边人民自卫军”一个军,并新编第五、第八军,
总指挥王凌云。 “应变计划”还对这些“游击武装”布置了具体任务,“一是要保存,二是要
扩大,三是要进击”。要求他们“各自为战,苦撑待变,尽力避免不利行动。生存
就是胜利,坚守就是胜利。同时,积极吸收和引导、组织过去我所留之各种地方武
装、警察、绿林武装,等待一切机会,留心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机会”,并“利用
当前社会问题制造事件”,积极主动地进行“灵活的斗争”,破坏一切军用设施,
消灭一切有生力量,最终配合国民党完成“反共复国”的“大业”。
这一垂死挣扎,虽像覆巢之前的哀鸣,却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力。应该说,长
达三年之久的匪患,其源盖出于此。
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崩溃的时侯,留在大陆上的溃散武装(政治
土匪)就有200 万,各种特务分子60 万。这些反动势力,在全国各地埋下了定时
炸弹,增加了建国初期的不安定因素。
毛人凤策划行动方案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就在毛泽东手持讲话稿,站
在天安门城楼宣告这一伟大事件后的24 小时,从苏联的首都莫斯科拍来了世界上
第一份外交贺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正式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联政府的反应之快,使全世界都始料不及,许
多国家领导人还在瞪大眼睛看着新中国有没有人理睬呢?!
紧接着,蒙古及其他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也都相继用最快的速度拍来贺电,纷纷
正式承认这个新生的人民政权。
一个占人类1/4 人口的国家的红色政权迅速地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这使得新
中国的领袖们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大口气。
10 月16 日,苏联大使罗申在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泽东递交国书,周恩来等参
加了这个仪式。
11 月的一天,毛泽东打电话把周恩来等领导人请到了自己的住处,正式商谈
着出访苏联、亲自会晤斯大林的事宜。
“恩来同志,我看现在我到苏联去一趟比较合适了。”“今年是斯大林同志70
寿辰。他60 寿辰那时主席在延安不是还写了祝贺他生日的文章吗?”“是呀,一
晃10 年光阴,弹指一挥问呀!”“12 月21 日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领
导人都要到莫斯科去为斯大林祝寿,主席选择这个时候去苏联很合适。”“我可是
只管去祝寿喔,有关双方商谈、协定、签约之类的事还得靠你这个政务院总理啊。”
“主席可以先在苏联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
我到苏联后按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去办。”“好哇——”毛泽东点点头,从
沙发上站了起来,凝望着中南海天空中高挂的一弯新月,陷入了沉思之中。
毛泽东之所以在新中国诞生两个多月后就首次选择出访苏联,这同斯大林对毛
泽东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到新中国诞生之前这段时间
内,斯大林对毛泽东的了解是不够的,这位大元帅一直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蒋介石
身上,直到蒋介石最后完全冷淡了苏联而全力转向了美国后,斯大林才开始意识到
毛泽东将来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位大元帅是位性格多疑而又十分精明的领
袖,他经常在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上或是在自己别墅的饭桌前,同自己认为“绝对可
靠”的核心圈子的人边用餐、边谈论中国问题和中国未来的形势发展。
斯大林五次三番地问他身边的人:“这位毛泽东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对他一点儿也不了解呀。他从来没有到过苏联的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
导人中,没有到过苏联的人很少,毛泽东可算得是例外了。毛泽东始终坚信自己的
道路和选择,他是一位中国农民的儿子,自信中国革命的道路要靠中国人民,尤其
是广大农民去闯。
斯大林急于想了解毛泽东,毛泽东却显得不紧不慢。于是乎,斯大林怀疑毛泽
东可能有狭隘的农民主义立场。然而毛泽东却心地坦荡,既不受控于人,也不斤斤
计较苏联朋友的偏见,他有着中国传统伟人一样的君子风度。
这些,斯大林是不了解的……毛泽东将出访苏联的消息被国民党保密局潜伏在
北京的特务计兆祥得到了,并探听清楚毛泽东坐火车去苏联,经山海关、长春、哈
尔滨、满洲里进入苏联西伯利亚大铁道赴莫斯科的路线。他立即向台北保密局拍发
密电,报告了这个重要情报。特务头子毛人凤经过周密策划制定了行动方案:密令
潜伏在东北的地下技术纵队,在两个地方下手:一是破坏长春14 号铁道桥;二是
在哈尔滨车站埋下定时炸弹,炸毁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制造第二个“皇姑屯事件”。
计兆祥发到台北的电报,被我军反特监听台的工作人员及时截获,准确地破译
其内容后,上报了中央。
这份带有“绝密”字样的电报及译文,被送到了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的办公桌
上。毛泽东在卷宗中看到这份密件后,立刻挥笔在文件的天头上批示:
在我回国之前,镇压这个反革命。
毛泽东首次出“洋”
12 月6 日晚,月亮悄悄地爬上红墙,早已结成薄冰的太液池映射着一片青光。
在徐徐寒风中,身披工霜的古柏时时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