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 家 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定而后动吧!荣宇想,她不必着急。    
    翌日,荣必聪就把荣宇、荣宙、戚继勋以及一两位主要谋臣叫进办公室来,宣布一件大事。    
    荣必聪说:    
    “当今之世,无人会忽视中国市场,理由不用解释了。荣氏要加强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实力与版图,势在必行。”    
    各人都凝神洗耳恭听。    
    荣必聪继续说:    
    “我已部署良久,除了在北京开拓一个模范商住中心之外,其实对中国西北部的发展,也必须投入。中国西北部,除了四川因为人口过亿,以及陕西因为有西安古迹的支持而有投资者注意之外,其余各省都有待开发。我认为就算四川与陕西都还有很多发展机会,应该以此两省为首,把整个西北地区串连,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重点,自二十世纪末开始,把外头世界的人吸引到中国西北部来。”    
    荣必聪回一回气,再说:    
    “你们都听过寓教育于娱乐这句话,我们呢,要寓商业于娱乐。西北部不是工商业的重镇不要紧,不必跟其他发展工商业的城市争,我们可以积极发展整个西北省份的旅游、度假、艺术、教育、文化、医疗等等,使之成为举世知名的有代表性的中心,例如美国狄赛是汽车制造城市、波士顿是顶尖儿大学所在、侯斯顿是一流医疗中心一样。只要我们在西北部下功夫,选择培养的项目,我们的投资也就环绕那个选择的范围进行,一旦成功,该城镇大有可为,我们的投资就会以倍数增值了。”    
    荣必聪滔滔不绝地讲解计划下去,总结了他的讲辞,有如下述:    
    “我们投资在西北的城镇,初步预算拨款三十亿。我对中国市场极有兴趣,基本上我喜欢开山劈石的刺激与挑战。在挑选助手方面,我认为继勋很适合。他跟在我身边好些日子了,也是他独力去发展一个领域的时候了。当然,继勋在业务交流工作及决策推行上如果仍沿用现在的身份与职位,怕不方便,在中国大陆做生意,职衔很重要,我想,我会向董事局推荐他当发展西北地区的附属公司的董事总经理,相信你们亦会支持。”    
    戚继勋望着荣必聪,他知道这就是为他安排的第一步。    
    这个安排无疑是使他惊喜交集的,三十亿元的投资机构,让他当董事总经理,虽仍由荣必聪遥控,但山高皇帝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等于是让他独当一面了。    
    戚继勋暗地里留意在座各人的反应,都面带笑容,他吁了一口气。    
    不敢说是众望所归,只是荣必聪果然压得住阵。    
    他这一言堂的威力似是长存。    
    荣必聪再加几句:    
    “这荣氏机构的附属公司,从筹备组工作开始就由继勋办,至于其他董事局人员,我想好了再请荣氏母公司董事局批准。我想荣宇与荣宙二人中间,应该有其中一人参与,好多接触中国市场吸取经验。我是比较属意于荣宇多一点点,再看吧!”    
    会后,荣宇私下问父亲:    
    “爸爸,你真打算让我与戚继勋合作?为什么不让荣宙去?他是男孩子,比较适合在外。”    
    荣必聪道:    
    “我的看法刚相反。就是要你较长期地留在那些有待开发的地区做事,才会更明白世界艰难。什么叫做口含银匙而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等等,都可从生活中体验出来。况且……”    
    “况且什么?”    
    荣宇听到父亲的这番解释,并不太高兴。    
    “况且继勋与你相处比较容易,荣宙的太子身份,对继勋可能产生心理掣肘。”    
    “你很为继勋着想。”荣宇有点酸溜溜。    
    “对,从来都关心他。”    
    话就到此为止了,荣宇没办法再问下去。    
    说实在的,能把一半精力时间放到中国西北去投资,也是大开眼界的事,况且三十亿不是小数目,这项投资一定要押得准,现在荣氏的发展是直接影响她的资产。    
    戚继勋是不是一个人才,这是成败的关键。    
    连荣宇都有这个顾虑,荣必聪必然也会有。    
    他也断不会如此草率地就让戚继勋独自面临巨大挑战,老早巳计划好为他放置几个一流行政营业大员,辅助他承接大任。    
    


第二部分第3节 从极端的成功阶段直往下跌

    荣必聪最亲信的属员是荣氏母公司的副主席潘天生,他把要好好栽培戚继勋的心意坦率地告诉潘天生,并问他意见。    
    “天生,你看是否要派给他一营劲旅去打这天下了?”    
    潘天生点头:    
    “必须如此,继勋勤奋有余,经验不足,一有大事当前,他可能不敢排众而上,把风险顶下来。”    
    “你的看法很对,他有智慧,但缺勇谋,我们要设法补他的不足。”    
    “是的,西北各省的连锁计划工程场面浩大,他一下子背了这个责任在身,不只是公司的盈亏问题,而且牵涉到他个人的成败关键。”    
    潘天生是一语中的,证明他是眼光敏锐、智谋独到的人,难怪在荣氏企业如此受重用。    
    荣必聪自知是在冒险。    
    在行政艺术上,不可胡乱把一个称职的主任升为经理,因为,有可能对方在处理较低层次的业务时,非常得心应手,但一旦升了职,就掌握不到高层面的营运要诀,败下阵来。    
    失败了,固然令公司蒙受损失,而且,也必然会大伤当事人的信心。公司的盈亏对比之下仍是小事,因为总不至于一败涂地;但个人从极端的成功阶段直往下跌,尝受失败,可以变成万劫不复。    
    故有些父母,明知儿女学业成绩彪炳,也不答应让他做跳班生,就是不要冒此恶险。    
    荣必聪怎么会不明白这番道理。    
    戚继勋无疑是极好的一名主席行政助理,但他是否是一个能独挑大旗、运筹帷幄的商场主帅呢?那就是一个问号了。    
    或者戚继勋会成才,但要过一段时日。    
    荣必聪如此迫不及待,破格提升,必有他的理由。这个就算亲近如潘天生,也不便问。    
    不开口问,并不等于潘天生不会自行揣度,他也难免认为市场内的传言可能有几分真。    
    怕是荣必聪跟邹小玉有什么暖昧关系,小玉被逼自杀死了,留下来的一番,荣必聪便要向戚继勋交代。    
    天下间最令人信服的交代,不是语言,而是行动。    
    因为行动代表实惠。    
    就是有着这重微妙的关系,荣必聪才要如此栽培戚继勋,正如他对潘天生说的:    
    “这事,只许成功,不容失败。”    
    成功的是生意,也是人才。    
    潘天生差一点就答:    
    “挑大旗的人如果是在商场内有斤两有经验有成效的大帅之才,成功在望。现在呢,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有直路捷径不走,偏要跑崎岖山路了。”    
    当然,他没有如此坦白,很多事心知足矣,还是向着老板已定下之目标进发为宜。    
    而且,潘天生知道荣必聪跟他做闭门会议,就等于把上方宝剑交到他手上去,要他暗地里辅助戚继勋成功。    
    换言之,戚继勋的成败与他在荣必聪跟前的荣辱已划上对等符号。    
    他非竭心尽力地扶助戚继勋不可。    
    于是,他在一个星期之后,就呈交了一张人才的清单给荣必聪,再向他解释,放哪一员猛将在哪一个位置上,以确保所有商业环节都有把守的人。如此,就能相辅相成,把戚继勋这个“幼主”捧起来了。他本身如果也有才具,将来总有一天真成大器。    
    荣必聪一听潘天生的铺排,非常开心,大赞:    
    “天生,你真是行政天才。”    
    “荣总,跟你这么多年了,总不至于还在耍三脚猫的功夫吧!”    
    在财阀巨富的身边做事有一个法宝,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功荣与风头盖过对方。    
    绝对不可得意忘形。    
    历史是教训,太多自满骄矜终于引致灭亡的例子了。    
    权出自上,这四字真言,必须谨记笃行。    
    潘天生之所以能在荣氏企业内以一个外姓人、一个家无余荫的苦学之士,可以稳坐第二把交椅,长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只是本身有才干,也是他深明深信自古以来君臣相处之道。这么闲闲的一句话,荣必聪故意说出来,安抚下属;潘天生也刻意地回敬,以示尊重。    
    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