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乡旧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鱼贯而出,打开街门,迅速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穿过黑沉沉的街道,几个人来到西水街口。角落里早已站着一个侦缉队员,看见大队过来,悄没声的走在队伍前面,推开没有关的院门,领着队伍进到范三和的院子里。
几个人扒在墙头往隔壁院子里瞧。院子里黑沉沉的,只有后墙边的一间小屋里亮着微弱的灯光。
魏老六一挥手,孟凡庆双手扒住墙头,腰里使劲一个翻身,轻轻的落在院子里,没带出一丝响动。他弯腰挫身,摸到小屋前,身子贴在墙上。其他几个人也翻过院墙,散在院子里,把小屋紧紧包围起来。
孟凡庆把手指放进嘴里抿了一下,在窗户纸上戳个窟窿向里看。
刚瞄一眼,他忽的一个转身,卯劲一脚揣在屋门上。
门“哐”的一声向两边分开,孟凡庆旋风一般扑进屋里。外围的几个人紧跟在后涌了进去。屋里潮湿的地上放着一个大木盆子,一个老婆子已经被孟凡庆一脚揣在地上,挣扎着翻不起身来。旁边一个干瘦的花白头发的老头跪在炕上,惊恐的看着孟凡庆指在自己头上的黑洞洞的枪口,张着嘴发不出声来。在炕边上,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被绳索绑着,全身一丝不挂,嘴里塞着一大团棉花,瞪着两只眼,已经吓呆了,边上放着一口窄窄的尖刀和一把大剪子。
屋里里散发着一股血腥的味道,让人闻了就想吐。
魏老六闯进屋里,看了一眼,厌恶的挥挥手:“动手!”
孟凡庆把小孩抱起来,从炕边扯出一条棉被,伸手截断绳子,把孩子裹在棉被里,也不敢取出口中的棉花,直接递给一个手下抱走。那两个老头儿老婆儿已经被绑的粽子一般,口里塞上了破棉絮,头上被黑布袋蒙起来。
侦缉队员两人一组,拖小鸡一般把两个人掐出去,开前门来到街上。一辆马车从小巷里赶出来,两个人被扔到车上,车把式挥动鞭子,马车顺着街道一路飞奔去了。
这边几个人把小屋的门锁上,从后院的小门出来,把门虚掩,飞快的在街边屋檐的阴影里离开。
第二天晌午,范三和和老伴两个人急急忙忙跑来报案,说邻居包子铺的掌柜两口子不见了。侦缉队接到报案,立刻派出了十几个队员,把包子铺团团包围住。
想看热闹的街坊们都被远远的拦在了外边,探头探脑的往这边看。
晚上出任务的几个队员进了院子,按照范三和指的位置,很快就在地窖里挖出大堆证物。几个人忍着恶心,把这些东西统统装在几个大袋子里,扔上了早已停在外面的马车,飞快地拉走了。
忙了半晌,几个人出了院子,把院门贴上封条,撤去了警戒。
街坊们在外边议论纷纷,胡乱猜测了一会儿,也就纷纷散了。
自此,那一对老夫妇就象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露过面。又过了半年,政府把包子铺充为公产,卖给了一个外乡人,在原地开了一间杂活铺。铺子卖得的钱财由政府出面,统统捐给了县里的老人院。
第十三章
    秋风凉,谷穗黄。
酷热了一个夏天,终于盼来了秋风,人们好像脱了一层皮一般,身上说不出的清爽。村里新收的小米已经送到了城里,抓上一把扔在大锅里,熬上半后晌,新鲜的米香不进屋就能闻到。
这天傍晚,琼玉下了课,正在院子里坐着,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走过去开门一看,居然是梁生。
琼玉喜道:“你这人今天是怎么了,敢上门了?以前叫你来,都推三阻四,好像怕别人占你便宜似的。”
梁生嘿嘿一笑,闪身进到院子里。问道:“大伯婶子不在呀?”
琼玉答道:“看戏去了。你找他们有事?”
“不是。今天我那里来了个老同学,他想见你一面,我就来找你了。”
“同学,谁呀?”
“别问了,到了我那里就知道。”
琼玉也不多问,就把门掩上,与梁生相跟着出了巷子,向城里方向去。
一街两行都是吃罢饭在那里凉快聊天的人。琼玉一边跟熟人打着招呼,一面往前走。有人看见梁生,就笑着问一句。琼玉回答着:“这是我同学,有事出去一下。”
梁生就在旁边微笑着跟人家点头,问人家:“吃罢饭了?凉快呢?”
出了街口,琼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梁生奇怪的问道:“你笑什么?”
琼玉忍着笑回答:“我以为你总是一副倔巴巴的样子,怕见人一样。今天一看,还挺会做人嘛。”
梁生摸摸后脑勺,笑笑:“不是怕给你惹闲话吗?再说,我什么时候倔巴巴了?”
琼玉说道:“还说没有。那时候跟我吵架吐唾沫的是谁?”
两个人沉默下来,都不说话了。年轻时的荒唐岁月,此时回想起来,却泛起一丝甜蜜的感觉。
不一会儿,已经到了梁生的住处。
拿出钥匙开了门,两个人进到小院儿里。看见堂屋里点着灯,琼玉奇怪的问:“怎么家里有人还锁门。”
梁生不语,撩起门帘进屋。
琼玉跟进屋里,看见炕上背着灯影坐了个人。一身粗布衣裤,平头,宽宽的肩膀。听见有人进来,那人转过头来。
“是你!”琼玉惊喜地叫道。
广聚从炕上下地来,微笑着看着琼玉。
琼玉大声说道:“广聚,你可回来了!怎么走了这么些年,一点消息都没有?”
广聚把食指放到嘴边,小声说:“嘘!别让人听见了。我现在可不能见光!”
琼玉吐吐舌头:“你犯什么事了?奥,难道说你是这个?”她把右手拇指和食指伸出来比划了一下。
广聚点点头,翻身上了炕,梁生和琼玉分别在炕沿上坐下。
“快说说吧,你这些年都干什么去了?”琼玉急切问道。
广聚说道:“我跟李福龙到了广东,生了一场病耽误了考试,结果没上成黄埔军校。后来在那边参加了一个农民运动的讲座,认识了几个同志,后来就一起参加了农民运动。再后来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打过仗,坐过牢,有几回差点把命都没了……”
广聚在那里说着,两个人听着,一会儿心呼的悬了起来,一会儿又激动地攥拳头。
一直讲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其间,梁生和琼玉也把家里的情况说了说。
琼玉羡慕的说:“可惜我不是男人,要不然一定也要到外面闯一闯!”
梁生苦笑道:“你这是在笑话我了!”
广聚说道:“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要变化,凤台也不会安稳,你们恐怕没有好日子过了。现在的形势,不站起来反抗侵略,就当汉奸走狗,再没有第三条路。这次我是要到西边去,顺道回来看看你们,跟你们说说现在的形势,让你们也好有个准备。”
琼玉问道:“西边?哪里呀?”
广聚说道:“延安。现在共产党、毛主席在延安根组织全国人民抗日。这次组织上把我调回延安,到中央工作。你们一旦在凤台呆不住,可以到那里去找我。”
琼玉说道:“你回家没有?”
“这次我就不回去了,省得见了面又婆婆妈妈的。你们给我家里带个信,就说有人在外面看见我了。好让家里人放心。”
琼玉怪他:“你这个人真是铁石心肠,嫂子在家里等了你多少年了,也不回去见见。是不是在外面又找上人了?”
广聚答道:“哪有的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只能等革命胜利后,再回家报答她的恩情了。”
夜深了,广聚连夜就要走。梁生、琼玉阻拦不住,只能把他送到院子里。广聚看着两个人,深情地说道:“务必保重,后会有期!”
说完,他轻轻拉开门插,一闪身,脚步声登登的远去了。
梁生、琼玉站在院里,互相看着,一时无语。
梁生到了县政府,一进屋,同屋的小沈就对他说:“县长刚才找你,赶快去一趟吧!”
梁生转身来到关县长办公室,进屋坐下。关县长问了他几句闲话,然后转入正题:“梁生,现在文化局的刘局长家里有事,要辞职返乡了。我想了一下,你去干这个局长吧!”
梁生吃了一惊,连忙推辞道:“县长,我资历太浅,而且以前没有干过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恐怕会误事的。”
关县长一笑:“不碍事的。任何事情都有个学习的过程嘛。关键是这个人有没有能力。我观察你有一段时间了,你能干,又实干,我看你没问题的。再说,还有我给你撑腰嘛!放心干吧!收拾收拾,下午你就到文化局报到。”
梁生没法推辞,只好谢过县长出来,回到办公室里收拾东西。
这天琼玉没有课,趴在桌上改了半天作业,从屋里出来伸伸腰透透气。正在校园里闲走,忽然看见几个老师正站在一间教室的窗外,静静地站着,听里面的老师讲课。
她走过去,透过窗户向里看,见讲课的是任俊英。讲台下是五年级的学生,一群十一二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