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不甘失败的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家长的拥护。他们当中又有不少人是民办或代课教师,特别羡慕我有“正式的饭碗”。
在这间学校我只呆了一个学期。1979年3月,我被调到一间完全中学,这次不是我个人的请求,是工作上的需要。那里的一位英语教师出国去了,需要一位能教高中英语的教师。我好歹受过培训,无中推有。我只好加倍努力,拼命来做这超出我能力的工作。想不到“福兮祸所倚”,在这里我再一次遭遇挫折。
由于“文革”的耽误,那时许多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已多年未调。而物价却一涨再涨,养家糊口,改善生活成了大家迫切的要求。
好容易盼来一个消息:1979年10月起将再次“调资”。于是教师们喜形于色,大家碰到一块,谈论的中心就是“调资”。前两年曾有过两次“调资”,但范围小,受调人员有限。这一次是百分四十的比例,难怪大家都在跷首以待。
直盼到1980年4月,“调资”工作才正式开始。当时学校里在有资格参加“调资”的教师中,按比例可评上十四个名额。我觉得自己教了二十年书,那时又担任着高中毕业班的功课,在“第一线”工作。不久前,还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承担过一次全公社的公开教学,算得上是教学骨干。论“贡献”应该不比别人差。本人工资又如此之低,还不如一个刚毕业的大专生待遇。对照条件,我以为这次评上没问题,心里甜滋滋地等待着。
教师们各有各的打算,都在算计着这十四个名额的分配,谁也不肯承认别人比自己强。而我却一头扎在工作里,因为毕业班有好多事要做,我的时间全花在学生身上。几乎每星期要跑许多路,到每个学生家里去访问,做毕业前的思想工作,无暇顾及到“调资”的事,以为学校领导自会替我考虑,就象我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替他们负责一样。
然而公布“调资”名单时,我却“榜上无名”。也许我这人不会抽烟喝酒,不善与人交际,别人都视我为“孤僻”的人,在同事中没有几个能互相“关照”的“知己”,没有一群“基本群众”,以这样的人际关系,票数还能多吗?而学校领导组成员有的已调过两次工资,这次居然还要。正是吝啬的人不会因为钱多就变得慷慨;自私自利者不会已拥有许多就想到别人。尽管会上每次都讲了一套“调资”大道理,读几份“风格高”的材料,要大家发扬“共产主义风格,互让互爱”。这都是裁缝师手里的戏服,专做给别人穿的。我“调资落选”已是必然的结果。
当初说得好听,希望通过“调资”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励先进。实际情况是:调上的认为理所当然,甚至认为还远远不够,并不因此感激、卖力;调不上的情绪低落,满腹委曲,同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不安定的因素反而增多。我“调资”落空,不但经济上吃亏,还蒙受耻笑。人们可是称赞那些善于巧取豪夺,靠拉关系获利的“能人”,最瞧不起“呆头呆脑”,只会干活的“笨蛋”。尤其是那些刚步入社会,自命不凡的年青教师,更是把我当成“傻瓜”一个,不屑与我交谈。这才最刺痛人的心,比每月少拿几元工资更可悲。我只要一坐到办公桌前,望着一大堆学生作业,想着不公平的报酬和周围的白眼,就怎么也提不起劲来细细批改。何况人们看重的并不是工作好坏,而是一个人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的关系如何。按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他是否“能干”。
调资的打击,让我一度感到心力绞瘁,万念俱恢。但本性难移,在教学工作中,我仍是一丝不苟,不敢辜负学生家长的期望。对我来说,做人的准则是,可以对不起自己,不能对不起别人,尤其是我的学生。那年暑假我又被县教师进修学校调去参加全县中考英语科的评卷工作,而且自此年年评卷工作都有我的参与。有时还负责命题和对英语教师的考评事项。我在全县英语教师中已享有一定声望,容不得我消沉下去,这就是我的本性。
工作上我勤勤恳恳,业余时间我一直没有放弃我的《心迹》。但我也并没有想到要去投稿。心里总觉得作品还不成熟,气候也仍不适宜。1982年我在修改《心迹》的时候,忽然觉得作品有点不伦不类,既不是原始的日记,又不像创作的文章。倒象是一个刚被同化的野蛮人,在许多方面显出不协调。再说有许多事情都是回忆的东西,一个人在受煎熬的时候,哪记得写文章?该是痛定思痛,才逐渐去回味总结。不如干脆就改写成回忆录。
看看国外那些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一旦退出历史舞台,就闭门写回忆,卖书赚钱。国内不少名人,功成名就之后,也急急地要出本关于自己的书。别人也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走红,有哪些密秘可以披露。大家对名流的生平,乃至生活琐事都倍感有趣。这样的书往往还很畅销,名气越大,卖得越火。也许是因为它真实可信,能给人提供一些真像,一点启迪,甚至一条人生之路,或者至少可以满足一种好奇。
然而,我既不是一位血战沙场的英雄,更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伟人,没有成名成家过,甚至连一枝之长都谈不上。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的存在并不为许多人所知。我的回忆对别人毫无意义,如果也录成一本书,肯定不会有人去看它。我好象有点不知趣,我自己就知道,回顾过去,尽是失败和过错,还有受辱和被欺。这样的回忆有价值吗?岂不是故意将自己的幼稚、愚蠢和可怜,再次暴露在别人的面前?
名人与平民之间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就有十分不同的差别。同是一句话,名人说的,则深信不疑,甚至捧为金科玉律;出自普通人之口,就不被重视。这看法很害得一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有益结晶被忽视了。也很害得名人一些片言只语被盲目地崇拜了。世俗的偏见,往往使一些人恢心丧气,永远遭到埋没;也使一些幸运儿,名不符实地留传于世。其实,即使最伟大的人也不可能深知所有人内心的想法,这就需要每个人自己来表白。只要一个人是为社会,而不是为自己;只要他提供的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有这样的各种人的回忆,不单单是一些名人的,这世上的文学不就更加丰富?至少可以提供给作家、政治家、艺术家许许多多真实的素材。让他们了解到自己无从体会到的真情实感,从中发现有用的东西,去进行更有价值的再创作。何况,有经历,不一定有感想,有感想,也不一定都能记录下来。
我愿意自己来写一写。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说过:“我以为幼稚的人或老大的人如有幼稚的心就说幼稚的话,只为自己要说而说,说完之后,至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了,对于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不理的!”就让我来说:“幼稚的话”吧!只为自己要说而说。
改写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也许于写作我已经多少熟练了。历来经验出于成功的较少,往往是失败之后才总结出来。不久我的《一个普通人的回忆》初稿完成了。我觉得这是不灭的身躯,可以比我的生命活得更长久。一个人用赤诚的心花毕生的精力写下来的真实语言,是永远磨灭不掉的。通过写回忆录,我感到活得有意义,不再为自己的不幸遭遇痛哭流泪,还能留给后人几句刻骨铭心的忠告,给他们树立一个矢志不渝的榜样。我的子孙后代将从书中找到一点佐证;热爱生活的人可以从书中发现一些启迪;勇于攀登的人可以从书中获得信心和勇气。我感到无比宽慰,这将是我留在这世上最好的纪念品。不够说是一个人的回忆,但并不是原始的“老照片”,不是“写真集”,而是现代版的“电脑合成”。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文中所有人物、地域都用假名。个别情节也是拼凑成的。希望不会有人去“对号入座”。
也许这个题目起得不够“刺激”,不能引起别人的阅读欲望。但是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是讲述“炼钢”的事一样,我的《一个普通人的回忆》也不会象名人那样着重在叙述自己过去的一举一动,歌颂自己的丰功伟迹。一个普通人的回忆,从经历看,自然平常,否则就不是普通人。但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坚信未来,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时时总结来自生活中富有哲理的感受,我想这就有点不寻常。而我更主要也在借回忆某一事件,来表述自己的看法和对生活的热爱,当中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我相信是对的。因为我敢于正视人生,讲出真话,我始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