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李振接过话:“如今越看其外表老实巴交吧!做出事就越有水平。你才去几天呀!整个一个卧底。自己跑了不算,还拐出一个!”
于一心有点不放心:“你俩不怕阎理跟你们急?”“不让他知道我俩的下落。今天出来我什么也没带,仅穿了这身工作服。我们不准备在布加勒斯特卖货,他不会找到我们的……”
李振在一旁打气:“姓阎的不会拿你俩怎么样,又不欠他的钱!”“他还欠我的呢!”于一心表情有点严肃:“那不一样,你欠他的人呀!大活人让你给领走了,还是小心点好!”
李振继续给赵铁鼓劲:“问题不大,姓阎的看重的主要是钱,眼睛盯着大户的钱包还不够用呢,哪有精力顾及你们这些穷人呀!”“开始几个月你俩真得小心点。尤其是你说的那个周坤,你知道她和阎理到底是什么关系吗?有时男女间的这种劲头大着呢!”“他俩没什么!”
谈天说地,涉及到男女之间的内容,李振话就多了:“这你们就不懂了,古人云:‘望穿他盈盈秋水’,何为秋水,就是眼睛,何为望穿,就是眼瞎。别急,周坤走后不出三天,阎理的眼神就不如赵铁了。明摆着,她是姓阎的掌中小鸟,刚被‘喂熟’,鲜活的就飞了。‘主人’还没尝到鲜儿呢,能不急吗!要说小赵粘粘糊糊、不言不语,真敢捅马蜂窝。到时候别再把我们也牵扯进去,让姓阎的来个一勺烩!”
“你什么时候胆小起来了?赵铁没事,甭听老李穷白唬,你到这里就算找对人了。别看我开车瞧眼警察腿就发抖,见阎理我不怕。行了,就这样吧!住这吧,没事。看我的衣服哪件能穿,你就穿,这里铺的、盖的都有。明天先跟我们去‘纠纠’玩一趟,散散心,天塌不下来,就算真的塌了,有大个子接着,先砸他们!”
第四章“婆婆”被吓得有点尿频(1)
第二天上午,王伟达开着于一心、李振的那辆“桑塔纳”上路了。费武坐前排,于一心、李振、赵铁三人后面就座。汽车开出布加勒斯特市区,朝着“纠纠”方向前进。路上大家心情都不错、有说有笑。
王伟达换上一盘磁带:“别说,这车还真好开,发动机一点杂音都没有。你们别忘了,里程表上已经 31 万公里了。德国人的工作态度不服不行。‘大奔’做工精细有的说,那是国际品牌!‘桑塔纳”在人家那里就是家庭用车,属大众型,质量也这么过硬!”
费武轻易不表态,只要开口,就带有“革命”性质:“为什么不用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技术呢?我们并不比人家笨嘛,洋人也没长两个大脑!我就爱坐国产车,‘红旗’很不错嘛……”
李振从内心反感费武的观点:“‘红旗’车是中国的品牌,那里面的零件又有几件是国货?当然这怨不了生产厂家,关键是‘全国产化’的汽车满足不了您们这些当官的工作需要。才几年呀!家用电器就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一是技术不那么复杂,另外最主要的是,它的消费群面对的是广大老百姓,他们的要求、条件不那么苛刻。汽车就不同了,它是富豪的‘宠儿’、少数人的‘玩物’,‘阳春白雪’的制造过程肯定要比‘下里巴人’复杂得多。另外,坐轿车的人去制定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能不带点偏见吗?”王伟达觉得李振的话有些偏激:“你气我们领导哈?”李振满不在乎:“我这是说了你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我要是在费总手下干活,就整天地翻阅 40 年前的报纸,认真做笔记。没准一不留神就能达到费总的思想境界,和他老人家说到一块了!”“就你这些论调,很成问题。”
于一心打圆场:“费总,您别往心里去,这不是在国外吗!您也说两句真心话让我们听听。没关系,没有人追究您!”李振在一旁起哄:“那怎么行,党性何在?党纪何在呀?”“像我们这些人,跟党这么多年,对现如今的有些做法想不通、不理解,只能说明我们跟不上形势,快被淘汰了!”
李振向前挪了挪身子:“其实您这年纪的人,思想应该能变得过来。您们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按说您们最有发言权。不过您们‘受害’也最深,又不情愿否定年轻时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可不是吗,为党工作这么多年,我们现在有什么呀!比起那些小毛头大款们等于是一无所有!”“我指的受害是思想,物质上党没有亏待您们这些人。就说您现在吧,每月怎么也得 2 千来块拿着,大房子住着,不花油钱的车坐着。过几年退休了,养老金领着,病了有国内最好的医院免费治着。这条件我白天做梦都梦不出来!”“这是我多少年工作干出来的!”
李振心想:你干什么了?像你这号的人,除了开开会、摆摆谱,要专长没专长,要特长没特长。说起来干外贸二十多年了,到现在了,英语前三个字母的次序仍经常摆错,还张口一个待遇低,闭口一个条件差。幸亏有一个好的“落生”地,要是“降”在了中国偏远农村,非饿死不可。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那样费武的心脏弄不好承受不了。
李振打开一瓶苏打水,喝了一口,被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体呛得直咳嗽:“那些十几岁就进厂当工人,勤勤恳恳干了大半辈子,老了干不动了、快退休了,因给领导提点意见或说不清的原因就下岗了,他们才冤呢!”“他们的问题,是该解决,可是我们从二十几岁就做领导,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小毛头老板……”
“又来了。甭小看个体老板,他们不一定比您的本事小。就说您公司吧!搞进出口,国家对你们有优惠政策时,一年能赚几千万。政策放开,谁都能干了,怎么样,用您的话来说,公司下岗的下岗,回家的回家,楼卖了还账,车卖了还贷。人家小老板的公司却蒸蒸日上、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李振的话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说到了费武的痛处了。费武听起来刺耳,心服口不服,不想让李振再说下去:“那些小个体户是钻了政策的空子!”“有这方面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他们勤奋、能吃苦。我认识一位个体户,是从倒卖服装干起来的。他现在做外贸,比您公司最‘辉煌’的时候还要火。人家如今还是自己开车,和外国人谈买卖不用翻译,公司的许多日常工作能自己干就不雇人。咱行吗?一个人吹笛,八个人捏眼儿,还嚷人手紧呢!”
于一心怕费武下不来台,赶忙插话:“我不是拍领导马屁,你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是个人惰性造成的,是历史的过错,别老是盯着人家的不是,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也好不到哪去。北京人的弱点就是看问题都准着呢,一轮到自己立即玩儿完。你挣的钱倒是没花在摆谱上,都‘投资’到‘花蕾’工程上了,借此机会你不向大家汇报一下‘基本建设’的进度?”
李振知道于一心要揭他的老底:“得,我有钱了,先搬出去,整个一个奸细、克格勃。我的隐私让你知道得太多了!”“别介,我还没和你住够呢。其实不能用那么高的标准来要求常人,多数人没有干大事业的雄心,只图个安居乐业就心满意足了。”“我的野心就不大,挣钱过得去就行!”“过得去?总过不去!”“不,我真是赚钱有够,抓紧时间还得享受!”
于一心见王伟达今天没怎么参与“讨论”,饶有兴味地问道:“王经理,我们这里开会,怎么听不见您的高论了。要不然我开会车?”“还是我来吧,说话就到了!”
汽车来到了“纠纠”海关。等待过关的各种车辆,排起了长“龙”,王伟达把车靠路边停好。五个人都下了车。
汽车的右侧,草丛里有一块供人们行走的“平地”,它是由相间松木条铺设而成。几个等待过关的司机站在上面聊天,其中两个人还会说点英文。于一心走了过去,和这两人攀谈起来,打听过海关的一些事宜。……于一心告别这两个热心的罗马尼亚人,向边防办公室那个方向走去……
李振下车后没有走开,靠着汽车的前保险杠,看着远处过关的车辆。王伟达、费武、赵铁三人走到海关东侧不锈钢栏杆前停下,望着远处的一条大河,不知谁说了一句,“这是多瑙河吧?”三人就以这条河为话题闲聊了起来……
二十分钟过后,于一心返回,坐进驾驶室。待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