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帝国190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成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借口。倭和布这个人很有头脑,掩护了不少外国侨民,有人诘难他,他回答说:“外人侨吾国,胜之不武。无故与八国构衅,败将不国,吾敢重召乱乎?”后来又跟随光绪皇帝西行,家里人都以为他战死了,还为他办了丧事,也算是忠义之人了。
金宰阗问他说:“你已经是二等侍卫了,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
“回皇上,奴才听说皇上要挑选贴身侍卫,奴才愿意为皇上分忧。”
“人才啊!”金宰阗感叹地说道,“二十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最贵!你以后就跟随朕左右吧!”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二十七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三)
(更新时间:2005…5…22 9:06:00  本章字数:1171)

倭和布满意地退了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金宰阗从余下的官兵里面挑选了两个人,两人都很机警,武功也不错,其中一人叫赵翰阶,字春亭,山西祁县人。父亲赵受璧,曾任奉天昌图知府,有惠政。赵翰阶跟随父亲侍卫边塞,习骑射,以任侠重乡里。庚子年变乱的时候,曾经翻过城墙击毙土匪头目,他后来选入了禁卫军,现在又被金宰阗给选上了。另一人叫文荣,字如山,蒙古巴岳特氏,是世袭云骑尉,也继承了父辈彪悍的体格,绝对是一个好肉盾。
又寻思了好一会儿,金宰阗打算再挑选一个贴身的侍卫,可剩下的官兵好像都差不多,让人很不好选择,就在金宰阗沉思间,突然有人嚷道:“皇上,你选侍卫到底是选五大三粗的汉子,还是选真正能文善武之人?”
金宰阗抬头一看,正是刚才被倭和布打倒的瘦子,心中不屑,便说道:“朕当然是选真正能文善武的人了。怎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草民不敢,草民只是对皇上今日选侍卫的方式不敢苟同。”他嘴里说不敢,却早已把不满表露在脸上。金宰阗对这个敢于犯上的人产生了兴趣,问道:“那你说,朕应该怎样挑选护卫?”
瘦子周围的人脸都吓绿了,自古以来就没有臣子敢这样同君主说话的,众人都以为瘦子性命难保,暗地里为他担心。而瘦子却大声说道:“皇上应该对每一个人的才学都详加考察,而不是武功一项。”
“朕选择侍卫,除了武功,还应该考察什么?”
“比如头脑、计谋和枪法。”
金宰阗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
“草民王振畿,字化东,山东滕县人。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现在是禁卫军中的哨长。”
“好,王振畿,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朕的贴身侍卫了!”
王振畿连忙叩头谢恩,他这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经被冷汗给浸透了。
选拔侍卫的事情告一段落,金宰阗有了四个贴身护卫;而其他人也进入了皇宫,替换了原来的侍卫,直接保卫乾清宫的安全,大大加强了金宰阗的人身安全。
离开京城的时候,金宰阗又接连下了数道诏旨。首先,命令军机处在皇帝离开京城的时候,不得擅自作主。所有的奏折,以及军机处的批复,都必须用电报拍发给皇帝,在得到皇帝的批准之后,方才可以实施。其次,在皇帝出巡的时候,停止一切四品以上官员的调动,等到皇帝从保定归来以后,才能由吏部按例办理。第三,金宰阗任命醇亲王载沣为首席军机大臣、练兵大臣铁良为军机大臣,载沣兼领邮传部尚书,铁良兼任陆军部尚书。
醇亲王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看在同一父母的份儿上,他对皇帝应该是忠诚的。以他在军机处中的影响,应该可以和庆亲王奕匡相抗衡吧。虽然载沣行事有些软弱(光绪皇帝好像也有这样的毛病),再加上耳根子软,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但金宰阗专门下达了一道密诏,命令他无论如何也要保证专列上的电台同军机处保持畅通,料想他也不敢抗旨吧。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二十八章 绿酒初尝人易醉(四)
(更新时间:2005…5…23 8:06:00  本章字数:2683)

铁良是满洲镶白旗人,字宝臣。在清末的满人当中,他和良弼都算是比较有才干的。铁良生于清穆宗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比光绪皇帝要大九岁,早年当过直隶总督荣禄的幕僚,后来又担任户部和兵部侍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他赴日本学习军事,从此成为大清的一员干将,归国后便一直担任练兵大臣(比袁世凯还要高一级)。铁良一生忠于清王室,是宗社党的成员,与袁世凯是死对头。金宰阗把他调入军机处,也是为了同袁世凯的势力相抗衡。
经过这样一番人事安排,在军机处当中首次出现了忠于皇帝的势力,成为皇帝逐渐掌握全部大权的第一步。后来,这些人连同康有为、梁启超以及立宪党人共同组建了后期帝党,以便于同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翁同和为首的前期帝党相区别。后期帝党后来又演化为保守党,与同盟会演化成的自由党同为国会两大政党,轮流上台执政。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解决了后顾之忧,出巡路上的安全问题便成为了金宰阗考虑的重点。金宰阗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而实在是有太多的前车之鉴了。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政府派遣载泽、绍英、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结果在前门车站遭到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攻击。“轰隆”一声巨响之后,身为人体炸弹的吴樾当场被炸得粉碎,载泽、绍英被炸成重伤,演出了二十世纪第一场恐怖事件。朝廷不得不改派尚其亨、李盛铎会同载泽、戴鸿慈、端方前往欧美、日本考察政治。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也就是前一年,同盟会员、安徽巡警道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发动暴动。后来徐锡麟被恩铭的卫队抓获,剜出心肝祭奠恩铭(这种野蛮的报复方式在清朝十分流行,同治年间发生的著名的张文祥刺马案,最终结局也是张文祥被挖出心肝祭奠马新贻,此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暴动失败。
(除此之外,清末的暗杀事件还有汪精卫等人谋杀摄政王一案:清宣统二年三月一日,同盟会汪精卫、黄树中、喻培伦、陈壁君等人密谋用炸弹刺杀摄政王载淬。1908年前后,同盟会在南方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汪精卫等人想通过刺杀摄政王以动摇清廷统治。1909至1910年3月,汪、喻、黄、陈等先后抵京,在琉璃厂以开设守真影相馆为业,掩护刺杀行动。炸弹由喻培伦制造。3月21日夜,黄、喻在后海摄政王上朝途中之一桥下设置炸弹,被密探发现侦破。4月5日,汪精卫、黄树中等人被捕,交法部永远监禁。喻、陈逃脱。辛亥革命后,于1911年11月6日获释。后来的大汉奸汪精卫还为此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
金宰阗好不容易转世,又当上了皇帝,还没有干出一番事业,可不想就这么被革命党人(按照当前美国、以色列的标准,是地地道道的恐怖主义分子)给炸死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革命党人不去学那些保皇会、立宪党,走和平改良的道路有多好;反而去学欧洲的暗杀者(欧洲许多国王、贵族就是死于暗杀者之手,例如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的白金汉公爵)、塞尔维亚的黑手党(最著名的案例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黑手党人用手枪打死了奥匈帝国皇储,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罗斯的民粹派。亚历山大二世(这位俄国沙皇最重要的决定是废除俄罗斯的农奴制度)被刺杀是民粹派的一大杰作,可沙俄又因此改变了多少?继位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更加残暴昏庸。历史是不会因为个别人的存亡而改变的。
就拿金宰阗来说,即使是他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光绪皇帝也先于慈禧太后而死,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会因此而改变吗?中国融入世界历史的过程会改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不同的是这个过程进行的方式,一是暴力革命,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可这样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会造成历史的倒退。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却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倒退,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生产值的比例逐年下降,一直到今天这种趋势都没有发生改变。二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像英国、德国、日本那样,逐步使中国成为一个近代化的强国。
如果说孙中山和他的同盟会代表着第一条道路的话,那么金宰阗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会,以张骞、郑孝胥为首的立宪党,就代表着第二条道路。
话说了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