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他们究竟在忙些什么。他们经常说:“我对学习投资不感兴趣,这个题目也不吸引我。”他们这样说着,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实现富有的机会。他们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整日为金钱所累,钱控制着他们的生活,他们勤俭节约,过着量入为出的生活。他们宁愿这样做,也不愿去投资一点时间,制订一个计划,让钱为他们工作。
如果你想进入富有的投资阶层,你就应该打算投资更多的时间。很多人不能超越安全和舒适这两个生活层次,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投资时间,然而这是我们都必须做出的个人决定。一个人至少应该有一个安全稳定或舒适宽裕的财务计划。一个人没有这个基本计划,而致力于富有这个计划,真的是很危险的。当然也会有极少数人取得成功,但大多数人不会。你可以
看到在他们晚年的生活里,他们穷困潦倒,储蓄已耗尽,只能沉溺于他们过去的辉煌,谈论他们曾经几乎要成功的交易和曾经拥有的金钱。当他们的一生结束时,既没有金钱也没有时间。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就是虚度年华。
高度重视团结的力量
高度重视团结的力量
在《塔木德》中,有不少锻炼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小故事或情境设问,其中有一则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犹太民族特别强大的凝聚力的来源。
《塔木德》中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要是生下的婴儿长着两个头一个身体的话,应该把他算作一个人呢,还是两个人?
也许有人觉得这种问题过于幼稚。实际上未必如此。
在犹太人看来,只要这个婴儿能够存活,别人在如何对待他的问题上,必定会遇到麻烦。按照犹太律法,孩子满月时要请拉比祝福,这时究竟祝福一次呢,还是两次?祈祷时要在头上放个钵,究竟是放一个呢,还是两个?所以,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
《塔木德》中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简洁明了:在一个头上淋上热水,如果另一个头也发出悲鸣,就是一个人;要是另一个头满不在乎,那就是两个人。
用犹太人的话来说,如果有人听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受到迫害,或者俄国犹太人受到迫害,会感受到痛苦,并发出呼喊的话,那个人就是犹太人;如果不会呼喊,就不是犹太人!
十分明显,这个设问只是一则誉喻,实质上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检验出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不过,要是仅仅这样认为,也还没抓住这个隐喻的要领。
这种感应,从微观上看,只是一个犹太人对一些犹太人的遭遇的感应,但从宏观上看,便是所有犹太人对个别犹太人的感应,是民族共同体对个别成员的感应。
因为,当每个犹太人都像另一个头那样为别的犹太人呼喊时,这种指向一致的感应已经汇成了一股合力,从无定向的相互抵消的分力,转变成一股只取一个方向的合力。而在人类社会中,无论共同体也罢,阶级也罢,组织也罢,一切超出个体范围的集体无一不是通过聚合个体的力量为有组织的合力从而成为一个有其自身存在的实体的。这种指向一致的合力无论本身指向何方,必定同时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产生出一种指向集体本身的向心力。集体的超个体的存在即由于这种向心力或凝聚力而得以实现。
《塔木德》说:“一个人的才智和力量总是有限的。”世世代代的犹太人非常重视团结的力量。犹太人认为,散居在全世界的同胞之间的交流就是获得诸多成功的基础。建立人际网的媒介就是犹太教的教义。按照犹太教的规定,安息日是不能工作的,也不能谈论工作,必须中断旅行安静地休息。如果旅行中的犹太人到了一个安息日中的社区,那里的人就会留
他住宿,并且准备丰盛的饭菜。通过这样的行动,自然就建立了人际网,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就变得非常牢固了。
犹太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值得参考。“要以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倾听对方的话。”
这是因为,人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建立了巨大金融王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训就是“少说”。首先应该倾听对方的话,建立信任关系,才能获得成功。
一位著名的经济评论家对于犹太人的商业敏感这样说道:“由于长期遭迫害,犹太人一直无法实现定居生活,因此非常重视信息和教育,以便在不熟悉的国家里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生存。”犹太人的强项在于判断得失时,能够不夹带人情世故迅速做出判断。由于犹太人的戒心非常强,因此对于危机管理做得也非常好。这是经过长年累月培养出的从事现代商务活动的必要素质。
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是不够的
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是不够的
犹太人的生存法哲之一是培养勤勉的习惯。在犹太人的家庭里,犹太人的父母很注意培养他们子女的这种勤勉精神。犹太人认为对于勤劳的人,造物主总是给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而那些懒惰的人,造物主不会给他们任何礼物。但是,犹太人同时还认同《塔木德》中这样的教诲:“仅仅知道不停地干活显然是不够的。”很多成功的犹太人,对成功的要素的理解和我们普通人是不同的。我们不妨探讨一下他们的解释,从以下曾经可能被当成是我们常识的这类话题开始,它们常常被我们认为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以及我们自己不如他们的地方。从而了解他们是如何透过我们日常看得见、很
普通的行为方式里面的误区,奇迹般地发挥杠杆效应,由此,取得了超越个人能力多倍的成就。
在少年时代,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对于我们这些学习成绩不是那么令他们满意的子女或者学生,常常给予这样的告诫,也可以说是一种鼓励:勤能补拙,笨鸟可以先飞!只要加倍地勤奋,你就不会比别人差。直到走入社会以后,这种信念仍然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座右铭,我们非要刻苦、勤奋不可,才能有成就!
但是,精明的犹太人却发现,在很多情形下,尽管我们也已经拥有相当的能力,并且也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却未必能够找到用武之地,因此,常常令你有怀才不遇之感,努力竟然也可能成为一种梦想,失业者就有这种体会。即使有机会让你一展身手,往往可能事与愿违,甚至让你无功而返。
犹太人相信,成功的企业家不是因为他们比平常人更加勤奋,才有今天的成就;虽然,勤奋也曾经是他们努力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他们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因为,一个人即使再勤奋,也担当不了多少的工作量。当你看见他们过于勤奋的话,如果不是他们正处于起步阶段,恐怕就是他们正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了。
企业家不需要依靠个人的勤奋来争取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有能力让他的下属更加勤奋。所以,他们的心思主要是放在如何将手上的资源最充分地加以利用,而不是对自己最充分地加以利用,这是企业家同劳动者的根本区别所在。
以前的媒体上,常常看见这样一些报道,某位领导人彻夜不眠地工作,我们以为这是因为他能干和负责任。但在犹太人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称职的表现。由于他缺乏领导能力,不懂得如何把工作分配给其他的人分担,才造成“累死上级,闲坏下属”这种失调局面。
凭个人能力取胜的人,往往只能昙花一现,不会维持得太久,原因是,他们总有江郎才尽、或者心衰力竭的一天。懂得和善于利用别人的人,才是干大事的人。尤其是那些企业家们,他们的事业之所以能够长兴久盛,甚至延传给他们的后代,秘密就在这里面。
这是因为,他们的作用在于发挥别人的才干,这是一个无限的能力源泉,足以胜任全部的工作份量,所以,没有必要依靠他们自己那么一点单薄的力量来担当繁重的一般性事务,事实上他们既不可能、通常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得到。企业家的作用,不是要贡献他们自身的能力,而是在于懂得运用和发挥别人的才干。
他们的成功,往往超越了自身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他们的个人能力虽然有限,但基于对人才的吸收和使用,个人的不足,并不成为他们发展和成功的障碍,反而因此更显出他们在这方面所建立起来的、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然,犹太人相信,勤劳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任何时候,勤劳都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