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盟国航运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盟国最担心的一种情况再一次在它们眼前出现:英国从西半球获得极其需要的石油供应将会中断。
1942年下半年,大西洋战役变得更加险恶。经过改进的大型潜艇编入德国舰队,它有更扩大的巡航范围,更深的潜水能力,改进的通讯设备能够获得许多英国护航队发出的密码讯号。此外,邓尼茨海军上将还采用一些叫做“奶牛”的大型水下补给船,它们能给潜艇输送内燃机燃料和新鲜食品。盟国在海上的损失骤增。英国的给养状况逐月恶化。美国方面则在1942年损失了油轮总吨位的1 /4。在英国,石油储备大大低于安全标准的要求,而伦敦预计的需求量还会急剧上升。这是由于两个原因:北非作战的需要和盟军将在欧洲进军。斯大林也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得到更多的石油。
12月中旬,丘吉尔获悉,除了用于最后应急的储备之外,船用燃料油只够大约两个月的供应量。他忧伤地评论说:“形势看来十分不妙。”海军部队为了保护横贯大西洋的航运而疲于奔命。1 月间,丘吉尔离开英国,前往卡萨布兰卡,他和英军总参谋长在那里会晤了罗斯福和美国的参谋长们。会谈中争论不休的主要问题是进军欧洲大陆。然而在一个问题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英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将军对此归纳说:“航运的不足制约了所有进攻的行动;而除非我们能够有效地与德国潜艇的威胁搏斗,我们也许无法赢得这场战争。”
尽管击败德国潜艇是盟国在1943年的首要任务,但实际的情况却未显示有任何迅速好转的迹象。在那年春季,英国的石油储备仍处于最低水平。3 月间,德国潜艇仍肆无忌惮地击沉一百零八艘船只。敌军潜艇在大西洋四处出没,几乎无法避开。英国海军部说:“在1943年3 月的头二十天内,德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于切断新旧两大陆之间的联系。”
但是在3 月的最后几天里,形势在关键时刻竟有显著的好转。首先,在破译密码的优势方面出现决定性的转变。盟军完全破译出德国潜艇的新密码,同时他们成功地使德国人无法破译他们本身护航所用的密电码。然后,英国人和美国人为护航系统增添了新的协同反击能力,包括旨在攻击德国潜艇的空军支援大队。盟军进一步改进了雷达,他们还引进了新发明的远程飞机,终于能为大西洋上过去没有空中保护的地区提供掩护。最后,盟军迅速扭转局势。仅在1943年5 月间,海上的30%德国潜艇就被击毁。邓尼茨海军上将在遭到挫败后不得不向希特勒报告说:“我们正面临潜艇战中最大的危机,因为敌军采用了新的测位设备……使我们无法作战,正在遭到惨重的损失。”5 月24日,邓尼茨命令潜艇撤至较为安全的地区。虽然他当时矢口否认,但他却正在命令北大西洋的潜艇终止作战。现在,盟国护航船队能够比较安全地渡过大西洋,运送急需的石油以及其他物资和军队。
技术创新、情报、组织工作、新的战术结合在一起,还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保证了石油源源不断地从美国大量运往英国、欧洲和苏联。从两条战线上进击希特勒欧洲堡垒的道路业已扫清。经过四十五个月的殊死战斗和不断出现的危机,大西洋战役结束了。国内的奋斗在石油运输的安全成为海上战争的焦点时,哈罗德。伊基斯还在努力设法提高美国的石油产量。当他从石油协调官升为战时石油管理部长时,他的权力得到加强。由于他仍担任内政部长,这个“脾气很坏的老家伙”现在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权力。然而那种权力远远不是绝对的。另有大约四十个左右的联邦机构在石油工业的这一部门或那一部门也有发言权,因而伊基斯的战时石油管理部(PAW )不断与某些机构发生争斗——尤其是负责配给钢材和其他原料的战时生产委员会、制定物价的物价管理局,以及控制油轮的战时航运管理局。伊基斯再三要求罗斯福约束战时机构里那些对抗的特权人物,加强他自己的权力。
伊基斯还受到美国军方不肯与战时石油管理部共同掌握军需计划详细情况的困扰。英国人觉察到此,并向伦敦汇报了这种不愿合作的情况,他们对此感到惊讶和困惑。但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很简单——美国军方不相信文职人员能对其计划需要量保守秘密,因为从这些需要中可以推断出它的各项计划。伊基斯纠缠在这类冲突之中,以羡慕之情看待英国的制度。他解释说:“在任何有关石油的问题上,英国政府——议会、政府、石油公司和新闻界都是同心同德的。相反,这里的人都在相互挑剔,没有团结可言。英国人知道这种情况,他们也不会不知道。美国国会无时不在进行调查。”
尽管有这些障碍,战时石油管理部仍逐渐成为一个有效的政府和工业的联合体。它敦促司法部撤销反托拉斯法。这是极为必要的,以便各石油公司可以相互洽谈、采取合作行动和集中供应。司法当局仍在对主要石油公司进行反托拉斯诉讼之中,极不愿意撤销反托拉斯法,但白宫不断施加压力,直到它的司法精神最终表现出宽容和谅解;战时石油管理部约有3 /4 的行政和技术管理人员实际上来自石油业,因而毫不足怪地引起人们对伊基斯大肆批评。但他却坚持认为,选用懂得如何经营石油业的称职人员是必要的。战时石油管理部有按各种职能(如采油、炼油等等)组织起来的全国和地区性的委员会“站立两旁”,而且还从石油业吸收行政和管理人员。因此,它可以通过一个双向交通的体系来对石油业的活动进行指导和控制。
总的说来,在人们日益认识到石油对战争是何等重要的基础上,战时石油管理部的任务受到广泛的支持。即使如此,整个供应系统依然常常濒临匾乏的边缘。在1944年2 月仲冬的一个时期里,纽约仅有两天的燃料储备。但是每次由于战时石油管理部善于采取紧急协调的措施和行动,明显的短缺得以避免,且在美国从未出现过严重的供应危机——如果考虑到供应系统所作工作的艰难,这一点更为令人瞩目。
当然,供应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有原油可得。虽然美国在参战时拥有巨大的剩余生产潜力,但无人能够确定军事需要究竟要增长多少,战争又究竟会持续多久。此外,对于美国石油储备基数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人们绝不能感到满意,甚至也无很大的信心。因此,战时石油管理部竭尽全力来提高产量,保持并扩大生产能力。它运用权力来拒绝或确保钻探物资的配给,以迫使石油业人士采用改进的石油工程技术方法。它还力图向石油勘探者提供保证,把钻探费用作为无形支出,免于纳税,以此作为鼓励开采的一种办法。
但战时石油管理部在生产战线上最大的一次斗争是促使物价管理局提高油价,以刺激开采和生产活动。那次,战时石油管理部仅取得有限的成功,只提高了加利福尼亚的重油价格,以刺激生产,满足大西洋美国海军的需要,同时还提高了日产不足十桶的低产油井的油价。但在核心问题上,物价管理局担心出现通货膨胀,抵制了伊基斯想将所有的石油价格在官方1。19美元的最高限价之上普遍提价三十五美分所作的努力。可以预料,整个物价问题上的争执使石油业人士对物价管理局深感不满,一位石油业发言人斥之为一个“共产党团体”。
尽管有各种怨言,美国的整个生产记录还是非常出色的:产量从1940年日产三百七十万桶上升到1945年日产四百七十万桶——增长30%。按1940年有一百万桶剩余生产能力估算,美国基本上可有充分的储备量。但是这项工作做起来比看起来更为困难,因为油田工人在打开油井阀门时,往往会发现实际生产能力低于原来的估计。而且现有油田的产量正在自然下降。所以石油业必须十分艰苦地工作,才能提高生产,然后保持产量。此外,为了保持稳产,石油业必须保持高水平的勘探进度。总的说来,从1941年12月到1945年8 月,美国及其盟国大约消耗七十亿桶石油,其中六十亿桶来自美国。它的战时产油量相当于美国从德雷克“上校”时代直到1941年全部产油量的1 /4 以上。即使如此,如果盟国对美国石油的要求进一步增加,那么现有的供应仍会遇到真正的压力。
定量供应——旁敲侧击美国要保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