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必须保持这种领先的优势,否则就会失去现在的地位,重新成为一只干苦力的狗。甚至,还有可能还会被淘汰,失去这份拉雪橇的工作。”
小羚羊听完后,点了点头,但它对答案还不是完全满意,所以它告别了五只拉雪橇的狗,再次上路了。
小羚羊一边走一边思考着:第一条狗,应该属于满足现状型的,它和那只驴子的情况大同小异;第二条狗,可能对于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可是迫于身后那根鞭子,才不得不被动地工作;第三条、第四条狗虽然都在努力奔跑,但是动机却不尽相同:一个出于嫉妒,一个出于野心;至于那条领路狗,是为了保住自己现有的位置而努力吧。
小羚羊想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但还并不具体。下面关于这五条狗的工作态度,我们分别给予评价。
第一条狗所代表的一类人,他们本来拥有不赖的工作和岗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他们攀升到一定的高度时,却停滞不前,躺在原有的成就上睡起了大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令人十分惋惜。这种行动上的迟缓、思想上的愚钝和道德上的玩忽职守,导致大量的工作岗位有名无实、大量的工作资源被无谓地浪费掉。
这就好比一伙人出去玩赛车。胆大的,几圈过后,就“飞”了起来;胆小的,任别人一再超过他,也不紧不慢地走着。回来的路上,有人说:今天终于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了;有人却说:我老是觉得不够快。
你觉得说哪句话的人跑得更快呢?
乍听之下,似乎是第一个。细想一下,却发现不对。原来说“不够快”的,乃是一行人中的速度最快者;而有“风驰电掣”之感的,恰好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
一个因为感觉“不够快”,才会越开越快;一个已感觉到“风驰电掣”了,当然不会再加速了。这个简单的故事,恰好说明了一个道理:满足现状,只会让你停滞不前,成为最落后的一员。
与其相比,第二条狗属于消极被动的类型,在工作态度上它与第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人也随处可见:只有在形势所迫下才会去专心工作,对于自己身上的潜力无动于衷,遇到事情总是敷衍塞责,宁愿呆在原地也不肯花点心思向上攀登。
这些人私下里认为自己很聪明,他们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和大好前程。他们为了吃饭而吃饭,为了工作而工作,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好像做了很多事,却没有一件事情做得让人满意。他们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直到退休仍然一事无成。
这两种工作态度固然不可取,但在我们的周围,数量最多的恰恰正是这两种人。最可怕的是,这种工作态度是可以传染的。他们消极的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到空气中,进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因此,一旦我们的思想中出现了这种情绪,就不得不高度警惕了。
嫉妒是一根毒草
第三条狗的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职场嫉妒症”,这类员工在职场上为数不少。
第四条狗奔跑的动力,源于一种野心,也是很正常的人的心理。如果我们没有野心,每天拼命赚钱是为了什么?但是,把野心变成动力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能够积极地面对失败。否则,一旦在事业中遇到挫折,也容易患上“职场嫉妒症”。
举个例子。老张是一位老员工,业务过硬,为人也忠诚可靠,但由于不会“来事儿”,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重用。看着一些比自己资历浅,能力也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凭着擅长领会领导意图、溜须拍马,在职场青云直上,老张的心里就颇为愤懑,时常对着同事发牢骚。
办公室的小莉刚刚毕业,看着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小梅凭着漂亮脸蛋和一张会说话的小嘴,把主任哄得天天眉开眼笑,醋意大发,时常背后冷嘲热讽:“她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主任的‘小蜜’吗?”
想必很多人都曾有过和老张、小梅类似的经历吧。多数人遇上这种事情,虽然心里不满,但能够顺其自然,不过分计较,也有的人则会对此耿耿于怀,或者直接找领导去说理、和他看不惯的人吵架、悄悄地动用心计,或者和自己的“假想敌”争宠、勾心斗角。更有人把对“假想敌”和领导的不满长期压抑在心里,一个人生闷气,甚至因此闷出病来。
下面这个故事,虽然有些极端和荒诞,但还是能够说明嫉妒带给人的巨大危害:
夜深了,一名男子因为在晋升竞争中败北,独自一人在公寓的房间里喝闷酒。
他已经40了,却还是独身一人。只是为了公司,不,准确地说是为了出人头地而不停地工作,有时还要不时地给人使绊。为此,他连结婚的事也没顾得上考虑。可现在,他成了职场中的失败者。他曾经的同学挤掉他,到总部当上了部长。
这个男子非常恼火,气愤不已:为什么是那家伙当上了部长,为什么一起毕业的我却败下阵来……
想着想着,他所喝的酒,仿佛都变成了苦水。
这时,门铃响了。有人在门外说:“很抱歉打搅您,我是‘提供不幸股份公司’业务员……”
还有“提供不幸”的公司吗?受好奇心的驱使,男子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个相貌和蔼的三十岁左右的推销员,他吐字清晰地说:“先生,这次的人事变动真的是很遗憾。”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男子很吃惊地问。
“我们公司拥有优秀的调查人员……那么,给你那位讨厌的、可恶的朋友提供些不幸如何?”
“提供不幸……有意思,给他来点颜色瞧瞧!”男子借着酒劲兴高采烈地说。
“至于价格嘛,每提供一个不幸,您只需要花费……”推销员拿出小册子开始说明。
“好,甭管多少钱,就来一个!”
“您可以在事后付款,请汇入XX银行的这个指定的户头上。”
推销员行礼之后离去,男子呆呆地目送着推销员的背影远去……
一周以后,这个男子就相继听到了关于他朋友的传闻:
他的妻子遭遇车祸住院了;上中学的女儿因失恋而自杀未遂;上小学的儿子因为在商店里偷窃而被警察教育;他家里突然失了火……
有关这位朋友的不幸接连不断地传来。男子脸色越来越苍白,心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那推销员说的是真的?!”
这名男子从公司回到家中,又开始喝酒。现在,他为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恐惧了。
这时候,电话铃响了,男子拿起了话筒。
“喂,你是……”
“怎么样,按照约定,我们为您的朋友提供了不幸。”
“什么约定,你搞错了!我们不是说只提供一个吗?提供了这么多的不幸,你让我……”
“你说的我都知道。不过,想给你朋友提供不幸的不止你一个呀!”
“咦?……倒也不奇怪,竞争失败的又不只是我一个人。”
“你应该高兴点,还有两个极好的消息:第一个,昨天夜里你的朋友已经自杀了,这样你心里一定痛快过瘾了吧?第二个,据我公司的调查人员报告,已内定由你顶替你的朋友升至总部。这样一来,我们又该忙了,因为,无论怎样你也会有许多竞争对手吧……”
恐怖,真是恐怖!这就是可怕的“职场嫉妒症”吧。
可见,嫉妒虽然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这毕竟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敌意与竞争,既容易造成同事间不必要的冲突,也可能得罪领导,形成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同时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
在职场中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应该用豁达的心胸去看世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别人的问题,则应采取“随他去吧”的态度,顺其自然。这样一来,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而对于前面提到的“职场嫉妒症”者,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调整一下个性和认知,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保持健康的竞争心态
行走职场,难免遭遇激烈的竞争。在特定的环境下,保持健康的竞争心态可以产生积极的工作动力;相反地,错误的竞争心态,往往成为前进的阻力。
在某个国家的森林内有一只双头鸟,名叫“共命”。这只鸟的两个头“相依为命”,遇到事情两个“头”都会讨论一番,才会采取一致的行动,比如到哪里去寻找食物,在哪儿筑巢栖息等等。
有一天,一个“头”不知为何对另一个“头”产生了很大的误会,造成谁也不理谁的仇视局面。其中一个“头”想尽办法和好,希望像从前一样快乐地相处;另一个“头”则不理不睬,根本没有和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