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是很现实的。
”但是实际上,斯大林的文章根本没能制止违背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页。
②《斯大林全集》第
月版,第
卷,人民出版社

月版,第
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月版,第
页。

第 139 页
自愿原则的做法。因为一方面,加速农业集体化是党的既定方针,
是农村向社会主义根本转变的保障。这样的保障,当然实现得越
快越好。人们不能冒失去这个保障的风险而去解决所谓速度过快
的问题。另一方面,斯大林固执地认为,右倾危险过去是、现在仍
然是我们的主要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显然宁肯被人看做主
观上渴望迅速进入共产主义而在客观上有些急躁的革命家,而不
愿意被人看做对实现共产主义没有迫切愿望、贯彻党的指示不力
的后进者。中国人所说的“‘左
’比右好”,刻画的就是这种心态。
暴力消灭富农
不科学的政策和方法导致整个社会的矛盾都激化起来。有的
地方农民被逼无奈,出现了杀害共产党员的行为。暴力反抗强迫
入集体农庄的事件不断发生。仅1930年年初到3
月中旬这段
时间内,全国就发生了
多次农民武装暴动。只是在哈萨克斯
坦,就发生了
多次农民武装反抗,有的参加者规模达
人。
斯大林对党本身失误的反思浅尝辄止,却用他的“阶级斗争
日益尖锐化”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认定这是阶级斗争的反映。
1928年他宣称
“,向社会主义的前进不能不引起剥削分子对这种
前进的反抗,而剥削分子的反抗不能不引起阶级斗争的必然的尖
锐化”
“,随着我们的进展,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阶级
斗争将更加尖锐”
年斯大林更进一步强调:“必须记住,
敌人的处境愈是绝望,他们就愈想把‘极端手段’作为他们反苏维
埃政权斗争的垂死挣扎的惟一手段。

年他又宣称
“:我们
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了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月版,第页。
《斯大林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140 页
他们愈要采用更尖锐的斗争形式,他们愈要危害苏维埃国家,他们
愈要抓紧最绝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的挣扎。”
根据这一理论,
斯大林把党与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说成是党与富农的紧张关系,
把事情归结为富农的反抗,把它说成是农业遇到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为“富农在目前条件下是不会自愿地、自发地交出充分数量的
粮食的
”。他强调“:在我国工业各部门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层
进行的恶毒的暗害活动,在农村中富农反对集体经济形式的凶暴
斗争,机关中那些充当阶级敌人代理人的官僚主义分子对苏维埃
政权的各种措施的怠工行为这就是我国的垂死阶级现时的主
要反抗形式。”
对于阶级敌人的反抗,当然要坚决无情地予以镇压。所以,斯
大林这套说法的结论,必然是诉诸暴力。虽然,在党的十五大上,
斯大林也曾指出“:有些同志认为可以并且必须采取行政手段,通
过国家政治保卫局去消灭富农,认为下道命令,盖个印,就完事了。
这是不对的。这种手段是轻而易举的,但决不会是有效的。我们
应该根据苏维埃法制采取经济上的办法去战胜富农。而苏维埃法
制并不是一句空话。这当然不是说不能采取某些必要的行政手段
去对付富农。但是行政手段不应当代替经济措施。必须严重注意
我们合作社机关的实践中在和富农进行斗争方面、特别是在农业
贷款方面歪曲党的路线的情形。”然而,在实践中,斯大林却对农
民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政策。这样做其实并不偶然。因为在斯大林
头脑里,农民始终是异己力量。早在
年斯大林就曾认定“,农
民是不会为社会主义进行斗争的,采用强迫方法使他们为社会主
义进行斗争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是必需的”
。按照这一思路,对农
《斯大林文选》上册,
,,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
,,人民出版社

月版,第
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月版,第页。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月版,第

第 141 页
民可以施用暴力。如此说来,用暴力对付富农,更在情理之中。
斯大林很快开始把消灭富农阶级的任务提上日程。斯大林命
令把富农的财产没收,把他们的家庭迁往边远地区。

苏共十六大通过决议,“委托党的中央委员会保证今后仍然以战
斗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真正做到五年计划四
年完成,并在苏联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阶级”


斯大林热衷于采取粗暴简单的行政措施。年冬
天,按照斯大林的指示,对富农采取了非常措施,没收他们的余粮。
而加大了税率的级差,则是排挤富农、消灭富农行动的具体体现。
在实行集体化的地方,使用行政命令手段变得更加顺理成章。对
完不成国家规定任务的地区,轻则停止供应商品,重则把地方干部
送上法庭,或是把整个村子迁往边远地区。年在卡冈诺维奇
的参与下,北高加索有
个村镇整个地被迁出北方地区。斯大林
对稍有违规的行为都规定了极其严厉的惩罚。饥民因为偷集体农
庄几穗麦,就可能被枪决,起码是
年徒刑。故民间称之为“五
穗法”。司法人民委员克雷连科

月在中央全会上大发雷
霆:“有人公然抵制严格执行这项法令。有个人民陪审员直截了
当地对我说:‘为四穗麦判刑
年,我实在下不了手。’这是一种
从娘胎里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偏见,似乎判刑不该根据党的政治指
示,而该根据‘最高正义’。
”②
在这种情况下,人道是没有任何市场的。这方面的例子比比
皆是,只消讲一件事就足够了:在消灭富农过程中,莫洛托夫委员
会决定把
万户富农迁到北方边疆区。边疆区党委说,只作了接

万户的准备,其余的,连无火炉、无油灯的工棚都没有造好。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第
页。
②[美]爱德华
卷,第
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新华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142 页
斯大林的答复十分无情:“这种说法是想推翻党已经通过的移民
计划,中央无法同意。斯大林。

惩罚固然严酷,农民的反抗并没有停止。不仅个体农民,甚至
集体农庄,耕地的面积也缩小了。他们拒绝向国家交售粮食,把粮
食埋在地里。于是斯大林又在集体农庄内下手。斯大林称,应当
在集体农庄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找敌人。在这里,抄录一段斯大林
关于如何寻找敌人的话,可以感觉到这种“寻找敌人”工作的规模
和烈度。他指出,阶级敌人的面目已经改变。“人们在集体农庄
外面寻找阶级敌人,寻找面貌凶、牙齿大、脖子粗、手持半截枪的敌
人。
“”现在的富农和富农的走狗,现在农村中的反苏维埃分子,大
部分都是‘沉默寡言的’‘和蔼可亲的’人,几乎是‘洁白君子’。
这种人用不着到集体农庄外面很远的地方去寻找,他们就坐在集
体农庄里面,在那里担任仓库管理员、事务主任、会计员、秘书等职
务。他们任何时候也不会说‘打倒集体农庄’。他们‘拥护’集体
农庄。可是,他们在集体农庄里进行的怠工和暗害活动却使集体

农庄大受其害。
这是在公开号召扩大暴力。他关于农村阶级斗
争的估计,无疑对农村残酷无情的斗争和剥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
用。
由于多数地区在消灭富农时把他们个人的非生产性财富也分
配给贫农,农民头脑中那种把别人的财富据为己有的卑下意识被
大大激发起来,这就使得所谓“富农”的范围不可避免地扩大了。
麦德维杰夫在《让历史来审判》一书中谈到这种情况。它指出一
些村子把一系列中农当成富农来没收,理由是各种各样的。“例
如,一个中农因为过去卖给同村人十几把镰刀而当成富农被没收
了;另一个中农是因为出卖了自己的余粮;第三个是因为买了自留
地;第四个因为两年前卖了牛;第五个因为卖了鞋底子;第六个因
《斯大林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月版,第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