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一十五章 追债
曹文诏听了点点头道:“末将以前听说,釜山被指为朝鲜的商贸港口,最多的是和日本人进行交易。现在朝鲜虽然和日本不是战争状态,但关系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这港口的作用,末将以为并无多大用处。”
钟进卫在听曹文诏介绍的过程中,心中已逐渐形成一个详细的方案。在曹文诏一说完之后,他站起来一拍曹文诏的肩膀,欣喜地夸奖道:“没想到你曹文诏一员武将,竟然还知道这么多!”
“都是军中前辈唠叨的时候,被末将听来的。”曹文诏一听,连忙谦虚地解释道。
钟进卫也不管他的谦虚,直接拍拍屁股道:“走,进宫面圣去。”
次日,一道圣旨出了京师,直往登莱而去。
几日之后,登莱巡抚卢象升接到圣旨,马上放下了手中的军政要务,第一时间渡海前往朝鲜。
当朝鲜国王李溰听说登莱巡抚卢象升已到汉城西门外不远时,慌得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率领文武百官迎出城外。
一见到卢象升的帅旗,便早早领着百官伏在地上恭候大驾。
朝鲜军民对此并不以为屈辱,都跟着一起跪倒。以前在壬辰卫国战争时期,朝鲜国王见大明总兵,也是行跪礼的,更何况现在来的是直管朝鲜的登莱巡抚。
再说如果不是大明出兵,建虏还会继续祸害朝鲜。真得很难想象,继续被建虏祸害下去,朝鲜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朝鲜军民恭敬地看着明军走近,只见卢象升的标营士卒,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散发着朝鲜人为之羡慕和敬佩的彪悍之气。
卢象升老远就已看到城门处的动静,但因为此行的目的,他摆足了威风,并没有催马上前。而是按照正常速度走到近前,才勒住胯下战马。
“小国国王李溰率小国子民恭迎上使。”李溰恭敬地喊道。
卢象升此时才翻身下马,上前扶起李溰道:“不用如此大礼,本官此次前来,乃是奉旨和国王殿下商量一件要事。”
李溰一听,连忙把卢象升恭迎入宫去商量事情。
一路上,卢象升看到朝鲜的都城汉城破破落落的,根本就不能和大明京师相比。或者大明的一个普通城镇都比汉城要繁华。
他也知道汉城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是因为之前被日本人烧毁过一次。重建之后,又被建虏给糟蹋了一次。
国力、军力的薄弱,使得朝鲜每次都保不住自己的都城。每次都需要仰仗大明出兵,才能脱离苦海。
到了昌庆宫的明政殿内,朝鲜国王坐在自己的御座上,侧方设了一座椅,让给大明来的上使,其他文武大臣则按班站位。
李溰难以猜测卢象升的来意,心中微微有点不安,他毕竟年轻,沉不住性子,索性直接问道:“不知上使前来所为何事?”
卢象升并没有马上道出自己的来意,反而问起了朝鲜国内的情况:“莽古尔泰逃出朝鲜已将近一年了,不知贵国现在情况如何?”
李溰一听,马上苦着脸诉苦道:“上使,建虏把卑国祸害惨了啊,这眼看着又要到冬天了,可重建工作缓慢。您应该也看到了,卑国都城都破落成这个样子,更何况其他地方呢!”
“是啊,是啊,国内粮食被建虏搜刮一空,今年的收成又不好,朝廷又无力赈灾,眼看着饥民嗷嗷待哺,王上为此日夜焦虑。”已升为领议政的洪翼汉也插话解释道。
他和尹集以及吴达济因为和朝鲜国王共同患难,原来的朝臣又被建虏祸害了,因此得以重用。他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领议政,尹集和吴达济则分别为左右议政,皆为正一品官员。
朝鲜其他臣子也跟着诉苦,反正他们认识一个理,叫穷,叫苦是不会有坏处的。
卢象升一听,皱起了眉头。被朝鲜国王李溰看到,不由得问道:“上使,您来有何要事,不妨直言?”
“我大明皇帝已经下旨,于明年将和建虏决战。就算不能灭了建虏,也要把建虏赶回极北之地。为此,令我登莱也得出兵。”卢象升这次没再反问,而是直接回答道。
朝鲜君臣一听这么一个重大的消息,当即喜出望外,建虏总算有这么一天!
可没等他们高兴完,卢象升的话锋一转道:“可你们应该也知道,我大明各地也正遭灾,没有多余的钱粮拨为我登莱的军费。为此,朝中有人建议,回收给你们的借款以充军用。如此一来,我登莱就能有足够的钱粮出战,对虏战事的把握也将更多一份。”
朝鲜君臣在卢象升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就已知道他原来是来催债来了,一下子又都苦了脸。
在大半年一来,朝鲜不但欠了大明银行巨额债务,甚至还欠了登莱明军不少债务。
登莱明军这部分欠债主要是替朝鲜装备训练军队所致,这是朝鲜官府统治百姓和抵抗建虏的基础,因此还是优先赊账。当然,登莱明军提供给朝鲜的装备是明军换装下来的装备而已。
而朝鲜确实如之前他们君臣所说,穷得叮当响,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这个时候,又哪能还得起钱!为此,原本说好还登莱明军的欠款应该在前两个月还的,也一直没还。
卢象升原本也知道朝鲜的困境,自己的日子还行,就没去催。但朝廷的旨意一到,就只能不好意思了。
对于朝鲜君臣来说,现在债主前来要债,而且是自己也有急用,从道理上来说,也得还一笔才行。
李溰苦着脸道:“上使,您也看到了,小国实在是拨不出银两来还。您看,您看中什么,就拿什么做抵押吧!”
只见卢象升有点为难,沉默了一会才说道:“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做主替贵国免去欠我登莱的债务。”
“哦,什么法子,上使快快说来听听,只要寡人能做得到,就一定做到。”李溰一听,连忙追问道。
单单欠登莱的债务也有不少,如果能减去的话,那是最好了。
第七百一十六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
“日本一向不会安分守己,我大明担心来日倭寇又重新作乱。因此朝廷定了一项国策,要把虾夷地纳入大明版图。现在已经遣使前去和日本商谈。如果他们能答应就最好,否则大明将出兵强占虾夷地。。。”
卢象升的话还没说完,朝鲜君臣就吸了口凉气。大明这是要干嘛,包围日本,看住这群不安份的日本人么?
“为此,大明的水师出发前往虾夷地,只是路途遥远,费用很高。原本以东江镇为中途补给点,可位置不好,徒耗很多钱粮。最主要的是。。。”
卢象升说到这里,环视了下朝鲜君臣,才继续说道:“朝廷拨给我登莱的经费有限,不足以担任这个补给点的重任。因此,如果贵国能把釜山让出来,就能解我登莱之忧。本官就做主把你们欠登莱的钱粮免了,军费另想办法。”
卢象升说完之后,朝鲜国王李溰还没有说话,忽然一个质疑的声音从底下传来:“大明不是没钱打建虏了么,怎么还要同时防范日本?”
众人闻声看过去,发现是站在队尾的一个小官。
右议政吴达济眉头马上皱了起来,朝堂之上,国王没说话,自己也没说话,一个小官先来质问上使,万一得罪了上使怎么办?谁来擦屁股?
于是,他大声喝斥道:“没听见上使说日本不安份么?”
卢象升倒没有生气的样子,他侧转身,对着底下的朝鲜群臣道:“你们大概不知道吧,建虏早有派使者出使日本,要求日本与建虏结盟一起图谋我大明!”
左议政尹集一听,也恍然大悟道:“哦,去年的时候,是有建虏征用了我朝鲜船只往日本而去,原来是为这事。”
卢象升转头看向他,严肃地点点头道:“因此我大明不惜耗财力要看住日本,不让日本在灭虏战事的关键时刻出来捣乱。”
李溰倒没有听他们在讨论什么,一心计算用釜山来抵债划不划算。
等他们说得差不多时,他也衡量的差不多了。正待开口之时,却见领议政洪翼汉在向他打眼色。
于是,他就改口道:“上使刚到,路途劳累,您看是否先去歇息下,也能让寡人尽份心意?”
卢象升岂会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不过他也不揭穿,就留个时间让他们商量便是。
等到卢象升走出殿门之后,李溰马上便问洪翼汉道:“洪卿可有事要说?”
“不知王上对于上使的建议,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洪翼汉反问道。
“当然同意了,洪卿有何意见?”李溰理所当然得道。
洪翼汉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