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虏便无能为力了。如此一来,新军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接着钟进卫说得话,让文臣们重新有了信心。只听他对孙承宗说道:“孙大人,我之前说减少了几分胜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卢大人所说的两个原因,而是我对不惊动建虏的情况下,解决建虏堡垒的策略没有把握。这事从来没试过,如果能成功的话,就能达到突袭的目的。”
孙承宗听到钟进卫竟然还有不惊动建虏,就能达到解决建虏堡垒的办法。不由得惊奇万分,因为他知道,那堡垒中肯定有烽火台。一打就会传讯千里,怎么会不惊动到建虏呢!
于是,他把这个问题向钟进卫提了出来,并问究竟是何法能有此效果。
钟进卫也不瞒他,当即向他说了自己的办法。孙承宗听得半信半疑,他问道:“他们真有此能耐?”
钟进卫把双手一摊道:“我也不知道,因此没把握,所以才把胜率降低了。”
孙承宗眉头一皱,姑且一试吧。他接着又问道:“刚才中兴侯说要向老夫求助,不知是何事?”
钟进卫点点头道:“正如孙大人所说,新军五千人有点少。因为不但要打下海州,还要以守住海州为目标。因此,我希望关宁军能协助新军攻打海州,并驻守在海州,牢牢地钉上一颗钉子在建虏的眼皮底下!”
关宁军虽然野战怂包,但守城是他们的强项。也因此,在打下海州后,由谁来驻守的问题上,他马上就想到了关宁军。
钟进卫一说完,孙承宗就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个没问题,老夫回去后就可以安排此事。”
“孙大人,如果可以的话,让辽东巡抚亲自领军。”钟进卫马上补充了一句。
后世有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钟进卫对关宁军并不放心,因此点了袁可立的将。
孙承宗人老成精,马上明白钟进卫话里的意思。他当即点头道:“只要他身体允许,老夫想着应该没问题。”
崇祯皇帝看着两个亲信臣子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达成了一致,心中暗自点头。
这样就最好了,协作方面就不会出现问题,也就不用自己出面,用圣旨的形式强制关宁军配合了。
因为圣旨不是万能的,底下的臣子接旨之后,阴奉阳违的事情就没少做。这打仗的事情,要是稍微有点差错,后果就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钟进卫没注意崇祯皇帝,仍然对孙承宗说道:“对于如何快速攻下海州,我还有一个想法,需要关宁军配合。”
“中兴侯请说。”孙承宗看着钟进卫说道。
于是,钟进卫又把他想的计策说了一遍,其实还是老办法了,让一边的卢象升暗自发笑,中兴侯就会来这一招。
孙承宗听了点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接着,他又问了钟进卫几个问题,都被一一答复。
最后他没有问题了,便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此战值得一打。只要打好了,在几年内必然能把建虏赶回白山黑水去。”
崇祯皇帝听得很高兴,他见孙承宗这里已经商议完毕,就问其他臣子是否还有什么看法。
连最知兵,知辽事的孙承宗都没问题了,其他臣子自然就不会有问题。
于是,崇祯皇帝脸色严肃起来,他做总结道:“此战对大明至关重要,六部务必把各自的事情做好,不得妨碍新军的出征。登莱巡抚做好牵制,关宁军出兵协同新军出战,不得有误!”
“是,陛下。”所有人都站起来,面对崇祯皇帝齐声领命道。
第六百五十六章 第一次
辽东大地,覆盖着的冰雪刚融化掉,但气温比化雪之前感觉低很多,春风一吹来,格外的寒冷。
位于辽河出海口附近的建虏新建堡垒中,大清早的就已有一人在巡视各处地方,显得格外尽心尽职。
此人是建虏的一名老兵,在山海关前被火炮炸膛引发的火药爆炸而震聋了耳朵的额尔登布。原本他是因为耳聋的原因,从军中退了下来,从此与军功再无缘份。
可没想到在短短一年内,明军就几次打败了建虏的军队,并且登莱明军变得格外活跃,战斗力还不俗。这使得建虏的兵力开始变得捉襟见肘,特别是兴建各处堡垒,布置机动军队等措施,更是让奴酋感到手中兵力不够。
因此,像额尔登布这样的退役老兵就被重新启用,还被任命为新建堡垒的堡长之一。
额尔登布在庆幸自己又能赚军功之余,做事就格外卖力,以期获得上司好评,从而能更进一步,因为他缺钱。
额尔登布站在堡垒的最高处,扫视着宽敞的辽河,但河面什么都没有。他这么勤快,其实不是认为明军能在这种鬼天气打过来,而是一种习惯。
他站在那里,迎着寒风,想着自己的事情。
原本额尔登布的财富已够他养老了,家中还有不少汉人包衣,过着地主老爷的生活,是何等的惬意。
但没想到明军竟然会攻进大金腹地,幸亏自己还是有经验,见机不妙,逃得早,才没被明军抓住。事后他知道那些同伴都被手下的汉奴在盛京城下砍了脑袋后,暗自庆幸自己逃得快,同时对登莱明军和那明国的什么新军是恨之入骨。
因此,他自从担任了堡长之后,使劲地折腾手下那些人,训练他们用投石车。
还是因为建虏缺人的原因,因此堡垒中有一半是那些愿意剃发易服的壮年汉人,还有一半则是建虏中半老不小的一些人。
额尔登布的目的是一旦明军船只出现在辽河上,就务必要求击中明军船只,以便能挣一份战功出来。
正当他思绪飘来飘去的时候,忽然眼角看到有什么动静。
于是,他连忙转头看去,原来是海州方向过来一队骑军,正往堡垒而来。
额尔登布连忙换了方向,凝神看向那队骑军。
他是老兵,稍微近点就能看出那队骑军大约有一百来人,并且都是镶白旗的人马。
于是,他连忙走下高处,往门口的站台而去。
堡垒内的人也听到了马蹄声,有好奇的人则往外看看,更多的人则缩在避风的地方,才不关心是什么人过来巡视了。
只见那队骑军大摇大摆地靠近堡垒,也不怕滚木礌石,弓箭火枪招呼他们,径直走到了堡垒门前,才勒住战马。然后抬头看向堡垒站台上的人,用女真话大声喝道:“还不快开门,愣着干嘛?”
额尔登布听不到那人说什么话,就拿眼看向他的一个手下。他的那个女真手下就向那些骑军询问道:“请问。。。”
“妈的,还不开门想冻死你老子!”为首那人显得很嚣张,根本就不给堡垒里的女真人问话的机会。
那名守堡的建虏被骂得头一缩,心想肯定是从海州过来的。他连忙向额尔登布做手势,意思是再不开门,门外的正规军就要发飙了。
额尔登布也不敢得罪巡视的人,见那底下的骑军中,有很多人都不满地瞪着自己这边,就连忙命令开门。
门刚一开,外面的骑军就往里面走。刚才对话的建虏陪着额尔登布走下站台,恭敬地迎接这伙骑军,一边还解释道:“我们堡长以前和明军打仗的时候,震聋了耳朵,因此有所怠慢,还请大人多多包涵。”
一百来号骑军都进了堡垒,开始翻身下马。为首那人听了解释后,瞧了额尔登布一眼,然后问道:“烽火台在那里,我要检查下看看。”
那建虏略微有点吃惊,来巡查的怎么不知道烽火台在那里。不过他看这人凶神恶煞的样子,不敢怠慢,连忙侧身指着堡顶的一个位置,对那人回道:“就在那里。”
那人听了把头一摆,就有五六个他的手下往烽火台拥过去。
额尔登布因为听不到说话,因此一直默不作声地看着,他越来越觉得这伙骑军好像那里不对。
虽然这伙骑军都穿着镶白旗的军服,头盔处也能见到光秃秃地脑门,但他怎么觉得好像不是这个味,有点陌生。
于是,他向说话的那个手下打了几下手势,让他询问下这支骑军的情况。
但这个时候,那些拥上烽火台的骑军士卒,有一个走出烽火台,向底下这名首领打了个手势,传达了一些信息。
在那名问话的建虏刚在脸上堆出笑容,准备张口之时,只见那名首领一下把自己的刀抽了出来,一刀就劈了过去。
那名建虏的表情由笑转为惊愕,至死都保持着那副惊容。他不知道这人为何会杀死自己,难道是之前的怠慢惹怒了他,可也没必要杀死自己啊!
额尔登布眼见变故发生,这支骑军的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