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是一个软元音,但
是单词的其他部分会远远落在后面。这样,第一个元音会不断地重复,就像一台蒸汽机车呼呼
地开出车站来,后面的车厢却没有跟上。
毋庸赘言,麦克为此备感羞辱。他不幸进了英国的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的一些同学戏弄他
颇有创意。忧心忡忡的父母带着他走访了很多儿童心理学家,盼望治好他的病,但是除了被告
知避免与他哥哥竞争外,麦克并没有得到什么帮助。他在学校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害怕有一
天在课堂上被叫起来高声朗诵,对闹个不停的同学一腔怨恨,甚至幼稚地担心自己结不了婚,
因为他不会说
“你能嫁给我吗
”这样的话。
后来,一天早上,奇迹出现了。麦克被选出来在早会上向全校朗诵。麦克在朗诵者名单上
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怒不可遏。他知道,学校并非故意为难他,而只是照章行事,为每个毕业
班学生安排一次朗诵,但他认定他们没安好心。难道他们不知道,他的朗诵会沦为一场闹剧?
难道他们不能改变惯例,使他免于受辱?
麦克向校长提出了请求。但这是英国,是一所寄宿学校,当
然,惯例是不能变通的。
那天早晨,麦克颤巍巍地走向讲台,即将到来的灾难使他麻木。
前一天晚上,校长帮助他一起练习了这段演说辞。由于他的结巴,
5分钟的演说拖成了一刻钟
的折磨。他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却无能为力。他想,像所有的悲剧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便
绕讲台一圈,紧紧抓住台边,向台下嘻嘻哈哈的听众望去,吸了一口气。
突然间,句子从他嘴里流出来,犹如琼浆玉液。语流很快,他简直有点跟不上。它们自如
地流淌,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他发现自己已读了一半,进度恰到好处。他在
“sarcasm”(讥讽)
这个词上打了一个小磕巴
——他今天还记得这个小小的嘲弄
——随后他便飞流直下,顺利地通
过了
“inevitable''(不可避免)、〃multitudes〃(众多)、“magnificent〃(妙不一言)等词语的雷区,
扬帆驰向终点。他成功了。整个朗诵没有结巴。令他不可思议的是,他感到满足。他抬起头来,
看到了听众们一个个张大的嘴巴,看到了几个宿敌难以置信的呆滞眼神,也看到了十几个好友
的微笑。
他们跑到他前面问:
“发生了什么事?
”问得好,他想。
10年治疗口吃的努力无功而返,突
然它在大庭广众之下消失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回想起来,他意识到,正在他准备朗诵时,他看了一下听众,看到了他们的脸,顿时勇气
倍增。他慢慢地、愈来愈肯定地意识到,他喜欢登台表演
——按照优势识别器的语言,这是
“追
求”和“沟通
”这两个主题的结合使然。在数百人面前表演的压力,令有的人无比恐惧,却使他精
神焕发。有的人面对众人会张口结舌,他却感到放松。他的思维更敏捷,语言更流畅。在台上,
他能做到日常生活中始终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将禁锢在头脑中的思想释放出来,他能自如地表
达自己。
麦克发现了自己的这个优势,将它运用到台下的现实生活中去,每次他跟人说话时,无论
是在校园里,汽车上,还是电话上,他都想象自己面对
200个听众。他想象演讲现场,看到一
张
张脸,精心组织他的思想,词句突然喷涌而出。从那时开始,无论
是在学校里,在他工作的场所,与朋友在一起,在家里,再也没人
叫他
“麦……麦……麦……麦克
”了。
麦克的例子说明,优势的威力能压倒弱点。麦克长达
10年为其弱点所困,全力治疗而不果。
所幸的是,他意识到,经过适当培养,他的才干能使他获得解放。当你试图控制自身弱点时,
多去想想自身才干,它们也会这样帮你。
4.找一个伙伴。伙伴关系是商业界失传的一门艺术。如今,对理想员工的工作描述往往长
达两整页,而
“达标能力
”的单子越拉越长,这使我们笃信,能干的员工一定是多面手。面对这
种说教,我们很多人忘记了,这个十全十美的多面手不过是某些人的臆想,而我们所需要的
“多
面”帮助往往就在我们周围。
相比之下,我们访问过的优秀工作者中.有许多人是建立互补伙伴关系的高手。他们不仅
能生动而详尽地描述自身优势和弱点,而且能准确识别优势与他们的弱点相配的身边人。有的
弱点涉及知识和技能,因此很容易找到与之相配的优势。我们发现,一些
“对数字头疼
”的企业
家常常寻找
“对数字着迷
”的会计师当合作伙伴;一些基因工程专家明智地寻找能使他们研制的
灵丹妙药获得批准的法律专家。但是,最好的例子是建立在互补才干主题上的伙伴关系。
有一位高级主管深知,他的每个直接下属都有不同的特点;但他同时意识到,他自己缺乏
必要的才干(
“个别
”主题)来准确识别这些下属到底有什么不同。他并不试图掩饰自己的这个
弱点,而是雇了一名人力资源专家,其主要职责就是帮助他了解每个人的特点。
有一位审判律师在法庭上十分雄辩,但讨厌到图书馆研究案例(
“回顾
”主题)。他在开拓自
身业务时,深知他最需要招聘一个乐于研究司法案例的人,与他的法庭雄辩互补。他很快发现
了一个人。一想到要整天研读蝇头小字的资料,此人就眼睛发亮。两人一起开拓了十分火爆的
业务。
还有一位乘务员,讨人喜欢,但缺乏勇气(
“统率
”主题)
;,面对一些脾气暴躁的乘客,他
不免发怵。即使对彬彬有礼的乘客,他也不愿带去坏消息。因此,每次航班乘客登机之前,他
都要环顾四周,询问有哪位乘务人员能镇定自若地向乘客宣布航班取消、座位搞错,或其他令
人不快的消息。他虽不能每次都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件,但经常如愿。他告诉我们,过去,碰到
一些情况.他容易惊慌失措、失去冷静,甚至惹恼乘客,而现在的伙伴关系
帮助他避免重蹈覆辙。
上述例子的引人注目之处并不在于深度分析。事实上,每个例子中所缺少的主题是显而易
见的。相反,其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当事人欣然承认自身不足。惟有强者才会求助。
5,停止做这件事。这一策略是最后的一招。但是,当你出于种种原因,不得已而用它时,
你也许会为其卓有成效而惊叹不已。
我们很多人试图做一些本来不需要做的事,并为此浪费了大量时间,丧失了不少信任和尊
严。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总是鼓励我们这么干。兴致勃勃的人力资源部门在界定一件工作时,
往往关注怎么去做,而不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规定风格而不是结果,继而要求每个员工学
会他们偏爱的风格。这样,你就会发现一些缺少
“前瞻
”主题的员工在背诵他们的愿景声明,因
为有人定下规矩:每个员工都必须有愿景。有时,你会看到一位不苟言笑的经理在练习说笑话,
以图变得更俏皮,因为在某处写着:
“适当利用幽默感
”是一项管理的达标能力。
我们的一些访谈对象拒绝这种风格一致。如何应对一种很难改变的弱点?他们的忠告是:
停止做这件事,看看有没有人会在意。他们说:如果你照此办理,有三种结局会使你大吃一惊。
第一,没有人会在意。第二,你会赢得尊敬。第三,你自己感觉会好得多。
玛丽
·K是一位缺少
“体谅
”才干的经理。她就采取了这一策略。她为猜透每个员工的感情秘
密,又做了一天的努力,却仍无结果,于是她表了一个态。她向员工们承认,她缺少
“体谅
”才
干,说:
“从现在起,我不再装了。我不可能对你们心领神会,所以,你们如果希望我知道你们
的感受,最好对我直说。而且不要以为年初告诉我一次就够了。要我记住你们的感觉并不容易,
所以需要你们不断提醒我;不然的话,我永远也记不住。
”
听了这场坦白,员工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她本质上是一个好人,但缺乏
“体谅
”的才
干,而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新奇。他们也许会用
“矜持
”或“冷淡
”这些词来形容她,而不是
“缺乏体
谅”,但是意思是一样的。正如其中一位所说:
“玛丽对情感世界毫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