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蒸汽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李世修、王世强、张瑄拉入自己的集团还不够,高临兵当然不会忘记联系常州的姚訔、陈炤、王安杰,分散在吕城、建康各处的张全、朱华、尹玉、麻士龙等人也都被拉进这个刚刚有雏形的军事/商业集团。

毫无疑问,许浦水军在江南地区的各个军事力量中是实力最强的一支,也是这个松散的军事/商业集团的龙头。

高临兵司天道一面和张浚、蔡统威练兵,一边联络各地武装,还要经商,忙了个不亦乐乎,就连玩游戏都顾不上了。

一天,寨外巡哨回报,有一支军马到来,高临兵司天道整军出寨,却看到这支军马大将居然是先前和刘师勇一起赴临安“勤王”的殿前副都指挥使张彦。

高临兵很是意外,上前询问张彦,为何去而复返,张彦却不多说,纳头便拜口口声声要求“制使收留”。

高临兵大奇,心道,我这怎么来不来就有了主角命了?大宋的殿前“副都指挥使”张彦居然上赶着给自己当小弟来了?

等引着张彦进许浦水寨一问才知道,张彦本是大宋殿帅韩震的拜把兄弟,韩震和前丞相贾似道相交,是贾似道一系,贾似道出兵丁家洲,带了张彦做扈从,韩震留在临安。

贾似道兵败丁家洲,逃往扬州,继续指挥抗元。张彦也跟了去,一住半年没有回朝;大宋朝廷摄政谢太后趁机拉拢了贾似道门下的陈宜中,秘密下诏,让陈宜中以酒宴为名埋伏刀斧手,诛杀韩震。

陈宜中此举,一方面在“舆论”的压力下把贾似道的势力消除,既顺应了当时抗蒙的民心,又显示了自己的“不党于似道”。另一方面,他又夺取了朝中权利。不久,在某些人人的请求下,陈宜中被拜为特进(高级侍从官)右丞相,掌握了朝廷的政治军事大权,在谢太后的授意下清除贾似道的“余党”很多人受到牵连。

张彦护卫贾似道出兵丁家洲,又奉贾似道之命收复常州吕城,身上明显带有贾似道一党的烙印,也被列入清算名单。

在返回临安勤王途中,有人从临安跑出来来给张彦报信,说是等刘师勇张彦回到临安,陈宜中就会对付他。

张彦有着投降元军的不良记录,不如刘师勇“根红苗正”看到形势险恶,也不敢回临安,就不告而别,背着刘师勇领军回来,别处去不得,思前想后还是这个“高制使”“仁厚”,能容人,就跑到许浦投效高临兵。

高临兵正在扩充势力的时候,见到张彦来投奔,自然欢迎,送了些粮食武器给张彦,让张彦领兵进驻嘉兴府、上海、华亭,还指点了个做纺织布匹生意的发财路子给张彦,张彦自然是感激不尽去了。

送走张彦,高临兵和司天道就担心,大宋朝廷在元军大兵压境的时候还念念不忘争权夺利,自相残杀,这样一个腐朽的朝廷究竟能不能担当起抗元重任?是个很大的疑问。

果然,时隔不久,先是贾似道被贬商州,路途中被郑虎臣所杀的消息传来,然后就是元军直逼临安,再后是统治集团士大夫之间的争斗却不休。

不但抗元大计无人主持,就连议和也没有人管了。完全是一副束手待毙的架势。

德祐二年(公元1276)正月,元军进驻臬亭山(浙江杭州东北郊),临安城里一片混乱。谢太后命令陈宜中出任议和特使,到元军中谈判,还授权陈宜中在谈判时“可以用臣礼”,陈宜中很为难,太后哭着说:“只要能保存社稷,还计较什么臣不臣的称呼。”不多久,元兵前出到皋亭山,陈宜中对这种“用臣礼”进行的“和谈”不能接受,又逃跑了,文武百官也都纷纷逃走。

好歹是通过陈宜中的母亲把陈宜中找回来了,这个时候,陈宜中又提议迁都,好说歹说谢太后答应了,隔了一天又变卦不走了。

想不到董文炳退回瓜洲又纠集了兵力,和张弘范一起秘密行动,出长江口抄袭澉浦,间道而行到了临安附近,造成了包围临安的假象,朝廷上下一片混乱。

其时,临安外围的元军兵力并不多,各路勤王兵力超过二十万远较元军为多。

史载:“时天祥军三万,张世杰军五万,诸路勤王师犹有四十余万。天祥与世杰密议“今两淮坚壁,闽广全城,王师且众,何不与之血战,万一得捷,则罄两淮之兵以截其后,国事犹可为也。”世杰大喜,遂议出征,……事不成矣。”

议论来议论去,不打、不迁都,求和又不成,于是有人出馊主意,让宋恭帝的两个兄弟益王赵昰、卫王赵昺二王南逃,由驸马都尉杨镇等拥入闽中,以留赵宋之根,欲图东山再起。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也率一部南遁,继续抗元。

朝中文武百官、宫中的太监宫女混乱中也跟着走掉不少,一时间临安乱成一锅粥了。

先前,右丞相留梦炎,借着出城谈判的机会早都投降了元军,把大宋朝廷的底细原原本本都卖给了伯颜。

陈宜中以及朝中文武百官纷纷逃离临安。丞相陈宜中的逃跑,使谢太后等怒不可遏。她只好在朝中选择可担大任者,派当初组织“勤王兵”的状元大臣时任丞相的文天祥和吴坚与伯颜议和但没有结果。

可怜了文天祥,被谢太后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议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临安城里一个主事的都没了。

谢太后无计可施,只好派临安知府贾余庆以恭帝名义奉传国玺及降表,到臬亭山向伯颜请降。但伯颜对这份降表仍不满意,如仍称宋朝国号、未向元朝称臣等,他要求南宋派宰相来面议投降事宜。

是年二月,元军进攻临安。三月,皇帝及皇亲、**人员数千人被元军押解北上。至此,南宋王朝的正统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第八十八章大宋败亡

南宋朝廷的投降,出乎高临兵意料之外,可是在司天道的意料之中。

司天道认为,南宋南宋朝廷的投降是南宋朝廷内部博弈的必然结果。

南宋朝廷投降的主导者谢太后,谢道清,就是宋末投降派的总头领。谢道清是怎么坐到这个决定大宋最终命运的位置,就要从谢道清的出身和她成为大宋最高领导者的历程来说起。

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宋理宗“讳昀,太祖十世孙。父希卢,追封荣王,家于绍兴府山阴县,母全氏。”事实上宋理宗赵昀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一系,传承十世,到宁宗时已经是不受重视的宗室远支,几乎等于平民了。

这样一个平民要坐上皇帝宝座,必然有一番周折:

“是时,宁宗弟沂靖惠王薨,无嗣,以宗室希瞿子赐名均为沂王后,寻改赐名贵和。嘉定十三年八月,景献太子薨,宁宗以国本未立,选太祖十世孙年十五以上者教育,如高宗择普安、恩平故事,遂以十四年六月丙寅立贵和为皇子,改赐名竑,而以帝嗣沂王。六月乙亥,补秉义郎。八月甲子,授右监门卫大将军,赐名贵诚。”

宁宗的儿子早死,开始立的皇子是和理宗同辈分的后来改名赵竑的宗室赵贵和,理宗被过继给了宁宗弟弟死去的沂王,有了个正式的名字叫赵贵诚;

赵贵诚走上政治舞台的起点不低:

“十五年五月丁巳,以竑为检校少保,进封济国公。己未,以帝为邵州防御使。帝性凝重寡言,洁修好学,每朝参待漏,或多笑语,帝独俨然。出入殿庭,矩度有常,见者敛容。会济国公竑与丞相史弥远有违言,弥远日谋媒蘖其失于宁宗,属意于帝而未遂。”

夹着尾巴,行为刻板、做人低调的赵贵诚受到了权臣丞相史弥远的青睐,装傻装乖得到了好结果。

“十七年八月丙戌,宁宗违豫,自是不视朝。壬辰,疾笃,弥远称诏以贵诚为皇子,改赐名昀,授武泰军节度使,封成国公。”

宁宗病大发了,彻底不能管事,史弥远大权独揽,甚至可以为皇帝选择继承人了。

“闰月丙申,宁宗疾甚,丁酉,崩于福宁殿。弥远使杨谷、杨石入白杨皇后,称遗旨以皇子竑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济阳郡王、判宁国府,命子昀嗣皇帝位。大赦。尊杨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封竑为济王,赐第湖州,以醴泉观使就第。”

敢于违拗史弥远的前皇子赵竑彻底没有机会了,被赶出临安;得到杨皇后(太后)这个赵家家长和当朝丞相史弥远支持的赵昀上位做了皇帝。

不过赵昀做皇帝是有代价有条件的。就是他做皇帝,皇后必须由杨太后指定。

谢道清的祖父谢深甫曾经当过宰相,有援立杨太后(宋宁宗皇后)的功劳

。所以杨太后很感激他。理宗即位后,议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