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十四章大宋危急
在真实的历史上,丁家洲之战宋军战败,元军迅速东进,占领建康(今南京)。继而遣兵四出,破镇江、常州(均属江苏)、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地。贾似道退至扬州,继续主持抗元。
元军东进的兵力不多,不能处处分兵驻守,只派了汉军将领王良臣带领少量兵力守御关键的常州、吕城等地。
史籍记载:“北兵入常州府,时三月初二也。知州王宗洙遁,权守节干王良臣以城降。五
月,张彦、刘师勇复常州,王良臣败走。”
贾似道抓住这个机会派遣刘师勇、张彦反攻常州、吕城。
《宋史》载:“时姚訔复常州,似道命师勇以淮兵取吕城,朝廷加师勇和州防御使,助訔守常,而以张彦守吕城,合兵拒大军。”
在大宋,这就算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了。
张世杰被任命为为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诸军,反攻被元军占领的地区。张世杰遣部将阎顺、李进进军广德;谢洪永进军平江(今江苏苏州);刘师勇、李山进军常州。
在真实的历史上,
八月十二日,刘师勇、殿前都指挥使张彦收复吕城(今江苏丹阳东南)。
九月,右丞阿塔海见吕城失守,于二十七日遣万户怀都、忽剌出、帖木儿等率军攻破吕城,宋军南逃,元军追击至常州,获战船100余艘,擒张彦等人。
十月初八,阿塔海、怀都、忽剌出等率军围攻常州。守将姚、陈炤、王安节、刘师勇等力战固守,元军久攻不克,逐渐增兵。姚省急遣人向朝廷求援。二十六日,宋援军至五牧、虞桥(均在今常州东南),遭元军阻击败退。常州孤立无援。
十一月十六日,中书右丞相伯颜率军至常州,与阿塔海会兵围城。招降被拒,伯颜即亲临南城督战。命降人汪良臣胁迫乡**土堆垒,土至并人以筑之,垒高与城齐,上置火炮,焚其牌杈,又发火箭烧城内建筑,昼夜攻城不息。城中危急,姚等守城益坚。十八日,伯颜命架云梯、绳桥,指挥帐前军携赤旗奋勇先登,诸军见伯颜旗已立城头,四面并进,蜂拥而上,迅速占领城头。
姚訔在阵前指挥,与诸将士拼死力战,因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元军破南门而入,僧万安、莫谦之等高举“降魔”大旗,杀向南门,力单无援,500和尚全部战死。城破,王安节、陈炤、胡应炎等率兵与元军巷战,亦因体力不支,先后阵亡。刘师勇转战至北门,乘乱突围,仅带数骑逃往平江。
元军攻常州城,不但胁迫乡**土堆垒,还把人当作填充物埋在土堆里以便加快堆垒速度。更把人肉熬炼成膏油制作攻城的武器。常州城破,元军大肆屠城,常州城仅余七人生还。
刘师勇突围时,他弟弟的马陷入陷坑,跃不能出,“师勇举手与诀而去。淮军数千人皆斗死。有妇人伏积尸下,窥淮兵六人反背相拄,杀敌十百人乃殪”
南宋灭亡前夕,常州城军民为了抵抗外敌人入侵,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不仅常州城一个地方是这样,广西路马塈死守静江,‘四川虎将’张珏血战重庆,钓鱼城军民直至宋亡多年仍在抵抗,南宋军民抵抗外敌人入侵的事例举不胜举。
这倒不是大宋朝廷多么得人心,事实是自理宗皇帝提倡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把皇权凌驾于“人欲”之上开始,赵家的大宋就已经逐渐开始不得人心了。
自从汉武帝大一统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自己当作“天子”,自称是至高无上的“天”的代言人。
现在天下只许可有皇帝这个天的“理”,而苍生百姓包括官员士大夫的需要“人欲”落入了要被灭掉的地步。
宋太祖赵匡胤在立国之初许下“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诺言”,现在皇帝成了高高在上的“天子”代天言事,治理天下,黎民百姓和文武百官只能当“人子”成为被动的单方面被“治”的群体。
仅仅是谈谈“心性”也就罢了,理宗皇帝还要搞“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推行“公田法”,低价收购土地,破坏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侵害有产者的利益。搞得士民离心,军民心无战志。
就南宋灭亡的历史看来,越是大宋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南宋军民抵抗元军的激烈程度越高,而南宋统治的核心地区浙东路和行在临安,几乎都是不战而降,对元军没有太多自发的抵抗,可见南宋朝廷和赵家在灭亡以前的一段时间是很不得人心的。
刘师勇得到高临兵和司天道的帮助,在焦山之战中全师而退,手下实力还有壮大,率领三四万精锐宋军前往常州协助姚訔修整城防,坚壁清野,准备迎击元军。
阿塔海、怀都、忽剌出等率军先取吕城,再围攻常州。守将姚訔、陈炤、王安节和刘师勇一起死守常州。
这一次,比起真实历史上的常州之战,常州城防的坚固程度提高很多,守城的兵力也雄厚很多。
元军分三路进攻临安,中路兵力虽然号称二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万不到。
攻宋元军蒙古兵和蒙古汉军的比例一般是3:7的比例,进攻常州的元军中真正精锐的蒙古兵也不过就是三四万人,蒙古汉军的精锐就是张弘范的部下,降人汪良臣还能狐假虎威出点力,至于降人范文虎、吕文焕的部队都是虚张声势凑数的酱油众。
刘师勇有三四万精锐宋军在手完全可以出城袭击敌人,以攻宋元军的兵力,就算是野战,刘师勇以少敌多,也不一定吃亏。
奈何,主持常州城防的姚訔、陈炤、王安节等人都是军事外行,不同意刘师勇出城野战的建议。
在姚訔等人看来,放弃坚固城池和敌人野战是愚蠢的行为,刘师勇解释不清楚不开城袭击敌人死守的弊端,也只能听命死守常州,眼看着元军抄略四野,搜罗粮食物资胁迫乡民做劳役攻城。
坚壁清野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元军到来以前,任姚訔刘师勇怎么想尽办法,城外的老百姓就是不肯放弃家产进城避难。
大宋常州一带人烟稠密,人口密度很高,留在城外的乡民被元军捉到的很多,被胁迫着日夜运土堆垒,在城外堆砌土山,眼看着土山越来越高,就渐渐与常州城墙一边高了。
宋代的州城一般也就是十米高,驱遣过万劳动力堆垒一座十米高的土山,不过是十天八天的事情。
土山修好,元军在土山上安置火炮和投石机还放箭攻击城上的守城人员,给守城将士造成不少伤亡。
派遣刘师勇攻复常州的贾似道这段时间一直留在扬州,遥控大宋朝廷,主持抗元。
大宋朝廷主持政务的宋理宗的老婆太皇太后谢道清,当政以来,一直不满意大权旁落,趁着贾似道离开政治中心临安这段时间,在朝中提拔安插自己信任的文武大臣,文臣重用陈陈宜中,武将重用张世杰,都不得其人。
在此期间,陈宜中奉命诛杀殿帅韩震(《钱塘遗事》载:有言震谋胁迁都者,宜中与客潘希仁计议,乃伏甲士于枢密府,击杀之。以步军指挥使领其众。
殿帅,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国之重臣,说杀就杀!外敌当前,大宋朝廷内部倒先乱套了。
贾似道知道自己丁家洲兵败以后,再没有威望主持国政,就向朝廷推荐了扬州刺史李庭芝担任枢密副使,主持抗元。
在真实的历史上,风雨飘摇的大宋朝廷是同意了李庭芝担任枢密副使,同时任命夏贵接替李庭芝守淮东,而当时守淮西的夏贵不肯离开自己经营研已久的淮西,事情只能作罢。
现在夏贵在丁家洲兵败以后,再没回淮西,淮西被黑龙寨的张廋子统领十万大军鹊巢鸠占占据着,夏贵只能收拢残兵败将到淮东李庭芝那里暂驻。
大宋朝廷太皇太后谢道清、大臣陈宜中、掌握都督府的大将张世杰都不愿意李庭芝回朝改变现有的朝政格局。借口元将阿术兵犯两淮,两淮战场必须有人主持军务,不同意李庭芝回朝任职。
谢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勤王”,一边罢免贾似道的执政地位以便对天下有个说法,
此前,贾似道位居平章军国重事、都督诸路军马,度宗尊之为“师臣”,众臣视之为“周公”,却如此不堪一击,时人讽之曰:
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
寄语满朝谀佞者,周公今变作周婆。
看来贾似道当初秉承理宗的旨意推行“公田法”、“打算法”、“严覆试”,在度宗时“推排田亩”、“系籍秀才”把上上下下的人都得罪狠了,现在墙倒众人推,当初大权独揽的贾相开始倒霉当起替罪羊了……
贾似道丁家洲战败后,成为众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现处死贾似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