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这笔钱的本质是保护自己不受意外情况的伤害。
而意外情况的确出现了。哈洛瓦公司(Haloid)趁机买下了卡尔森的专利,如今,这 公司(先是叫
哈洛瓦…施乐,后来改为施乐)成了一家价值50 亿美元的大企业,规模超过了3M,离柯达仅一步之谣。《财
富》杂志称施乐914 型普通纸复印机方能是美国有史以来生产的利润最大的产品。”
施乐此后是否又故伎重演了?
几乎没有。914 型复印机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之后,败绩一个接一个。最大的失败则是在计算机业务
上。
来自产品的实力
“只有在 复重演办公复印机式的成功之后,”施乐董事长早先在该公司开展多样化经营时说,“我
们才能有理由说,本公司具备可以依赖的实力。”
这正是领先者犯的典型错误。错认为自己的产品实力产生于企业的实力。
事实恰好相 。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
可口可乐有实力。可口可乐公司仅仅是那一实力的代表。
一旦离开了可乐业,可口可乐公司只能拼命干才能获得那 种实力,不是第一个打人消费者的头脑,
就是建立一个 大的 眷代性地位,或者是给已经领先的对手重新定位。
所以,可口可乐公司的“皮伯先生”只能屈居“佩拍博士” 之后,而可口可乐公司的全部实力对此
都帮不了多大的忙。
… Page 32…
施乐也同样如此。实力取决于施乐在客户头脑里所拥有的 地位。施乐意味着复印机。施乐公司之所
以在复印机方面拥有这样的地位,是因为它第一个进人人们的头脑,并且通过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充分开发、
利用了这一地位。
然而在计算机、大型复制机、文字 理器和其他产品方面, 施乐是从零开始的。它显然想在其他领
域里再现其复印机的成 功,但是它似乎忘记了914 型复印机成功的一个基本因素,那 就是它第一个飞
越了普通纸复印机的海洋。
反应敏捷
一旦竞争对手推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血气方刚的美 国管理人员的 应是可想而 的:
“咱们走着瞧。”
然而,要想使拦截行动行之有效,时间是关键。你得在新产品还没有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扎根之前就
主动去拦截它。
当年Datril (一种解热去痛药…译注)企图对“泰诺(Tylenol)”发起价格战时, 生公司立刻拦截对
方的进攻。趁而里期托尔…迈尔斯公司(Bristol…Myers )还没有开始Datril 的价格打出广告,就降低了“泰
诺”的价格。
结果, 生公司击退了对手的进攻。使布里斯托…迈尔斯公司在推出Datril 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
后者在这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头疼不已。
营销战中的拦截行动与帆船比赛中的拦截战术差别不大:绝不要让对手摆脱你的船帆的阻拦,进入开
阔水面,你无法预测以后的结果,也根本说不好风会朝哪儿吹。
领导者只要拦截住对手的行动。就能永远走在前面,无论风朝什么方向吹。
用多个品牌拦截对方
“泰诺”是个特殊的例子,因为大多数领导者采用新牌子来阻截对手的行动。
这就是宝洁公司采用的经典性的“多品牌”战略,称它为多品牌战略可能用词不当,它实际上是一种
一定位(single…position)战略。
每一种品牌都有一个独特的定位。以便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占据一定的位置。年复一年,新产品来来
往往,公司不再花气力去改变其定位,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代表的是技术的发展和口味的变更。
换句话说,宝洁公司认识到,改变既定定位是难上加难的事。既然有了现成的定位,为何要去改变它?
从长远来看,推出新产品可能代价更低、效果更好,即使你最终不得不彻底清除一个现成的老品牌。
lvory 过去是一种肥皂的品牌,现在仍然是。当高效洗衣粉充斥市场的时候,该公司很可能想赶紧推出
lvory 牌洗衣粉,但这将意味着改变Ivory 在预期客户头脑中的地位。
“汰渍 (Tide)”可能是一个好得多的对策。如今,这个新洗衣粉概念有一个与之相称的名字,而且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是,当宝洁公司推出一种洗碗剂时,却没有给它起名为“汰渍洗碗剂”,而是叫Cascade。
宝洁的每一个居领先地位的品牌都有各自的名号:Joy、佳洁士 (Crest)、海飞丝、Sure、Bounty、帮
宝适 (Pampers)、彗星(et)、Charmin 和Duncan Hines,而不是在原先的名称上加上“复方 (Plus)”、
“高级(Ultra )”或“超级 (Super)”之类的字样。
所以说,多品牌战略实际上就是 一地位战略,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
lvory 这个牌子畅销了99 年。
… Page 33…
用更宽泛的名称拨出对手
把领导者拉下马来的是变化,这很自然。
纽约中央铁路公司(New York Central Railroad)在20 世纪20 年代不仅是铁路业的龙头老大,而且
是蓝筹股票中最吃香的。经过几 兼并后,这 如今叫做宾州中央铁路公司(Penn Central)的企业元气
大伤,成了明日黄花,几乎看不到一丝当年的辉煌。
相 ,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却蒸蒸日上。
假如当年纽约中央铁路公司采取拦截行动,自然就应是在竞争刚开始时成立一 航空公司。
“什么?你要我们开一 航空公司,抢我们铁路的饭碗?除非让我们去死。”
纯粹的拦截行动往往很难在公司内部得到支持。管理层经常把新产品或新型服务看成是竞争对手,而
不是发展机遇。
有时,改一下名字就能弥合两个时代之间的距离。你可以起一个宽泛的名称,从而使公司转变思想。
发行了50 年的《销售管理(Sales Management)》杂志最近更名为《销售管理与营销(Sales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以便涵盖迅速发展的营销思想。在今后的某一天,该杂志可能再 改名,干脆就叫《营
销管理》。
从哈洛瓦到哈洛瓦…施乐再到施乐,这就是基本的模式。
你肯定 道柯达公司起名的经过:从伊斯特曼(Eastman)到伊斯特曼一柯达再到柯达,对不对?
可是,它们还没有把事情做到底,因为公司的官方名称仍
然叫伊斯特曼一柯达。
几年前,直邮广告协会 (Ddt Mail Association)更名为直邮广告一营销协会 (Direct Man-Marketing
Association),这等于认可了这样一个事实:直邮广告只是公司开展直接营销的方法之一。
今后再改成直接营销协会,这难道还会有疑问吗?
尽管纽约中央运输公司(New York Central Transportation pany)作为名称可能不会成功,但有大量
证据表明,
人们基本上是从字面上理解名称的。(比如,东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lines)。)
政府部门通常很善于使名称宽泛化,如住房与城市开发部 (the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过去叫住房与 庭资助局(Housing and Home Finance Agency)政府部门通过名称宽泛化,
能够扩大其管 范围、增加人手,自然也就能扩大其经费预算。
奇怪的是,有一个部门没有这样做,它就是联邦贸易委员会。如果起一个更宽泛的名字,就该是消费
者保护局,这个名称还能得益于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
领先者还可以通过扩大其产品的应用范围而获利。
Arm & Hammer 就做得不错,它把发酵苏打的用途扩大到了电冰箱上。
新成立的弗罗里达柑橘委员会大力宣传在吃午饭、快餐和其他场合喝销量最大的果汁——橘汁。它在
广告上说“它不再是光在早餐上喝的饮料了。”
最大的商业性杂志《商业周刊》成功地把自己宣传成擅长刊登消费品广告的刊物。如今,它刊登的广
告中大约有40 %属于消费品类。
领先的好
事情并不像著名的“卡迪莱克”汽车广告所说的那样:“领先有领先的麻烦(The penalty of l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