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懂厚黑学的第一本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厚黑的李宗吾打算与讲仁义的孔子和好,想来想去,想出一个折中的好法子,那就是“厚黑为里,仁义为表”。也就是说,枕头上放一部厚黑学,案头上放一部四书五经;心里头供一个大成至圣先师李宗吾之神位,壁头上供一个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这样一来,李宗吾的信徒就是孔子的信徒,孔子的信徒就是李宗吾的信徒,若干年后,说不定还会有人出来作一篇《仲尼宗吾合传》,里面写道:“仁近于厚,义近于黑,宗吾引绳墨,切事情,仁义之弊,流于麻木不仁,而宗吾深远矣。”
                  补锅高手郑庄公(1)
姓名:姬寤生
性别:男
出生日期:公元前757年
职务:郑国国君
主要成就: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历史序幕
死亡日期:公元前701年
1。 纵容共叔段
郑武公掘突和夫人武姜有两个儿子:姬寤生和姬段。
武姜的父亲是申国的国君,自幼骄纵,出嫁后依然任性,就因为生长子时难产,便对姬寤生莫名地厌恶,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小儿子姬段为太子,但废长立幼是不合规矩的,郑武公始终没有同意。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寤生即位,为郑庄公,武姜还是不死心。
前743年(庄公元年),武姜要求庄公把制(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作为姬段的封邑。制是有名的虎牢关所在地,在都城洛邑以东,黄河以南,是中原最好的地方之一,原为东虢的地盘,郑武公趁周平王东迁占来的。这样险要的军事重地,庄公怎么可能分给别人?他很坚决地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一计不成,武姜又要求庄公把京(今郑州市荥阳东南)封给姬段。京离制不远,也不适合拿来作为封地,但庄公不忍再次忤逆母亲,只好答应了。庄公的大臣祭仲提醒庄公说,京是郑国的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不适合分封给姬段。庄公回答说:“姬段是母亲的爱子,我的爱弟,我宁可失地,也不愿意伤害了兄弟之间的感情,违背母亲的意愿。”
姬段从此居住在京,在母亲的支持下,竭力扩充自己的封地,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祭仲又对庄公说:“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先王之制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么能容忍呢?”庄公又一次很无奈地说:“母亲要这样,我能怎么办呢?”祭仲便建议:“不如及早给姬段安置个地方,不要让他再发展蔓延。一经蔓延就难于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听了,笑着回答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庄公一次次退让,促使姬段篡国称君的野心日益增长,不久,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郑大夫公子吕向郑庄公表示:“一国之臣,不能两面听命,若庄公打算让位于姬段,那么就去侍奉他;反之就应该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其他想法。”庄公依然不温不火地说:“用不着除他,没有正义就不能得民心,迟早他会自取其祸。”
果然,姬段更加肆无忌惮,擅自扩大自己的封邑,所控制的地域已经到廪延,造反的迹象更加明显。前722年,即周平王四十九年五月,庄公见到处都有人说姬段的坏话,知道他不得人心,这才决定动手收拾他。
庄公先暗地安排二百辆战车悄悄开往京,然后对母亲说,他要去洛邑朝见天子,大张旗鼓地离开都城新郑。
武姜果然中计,等庄公一走,便写信跟姬段约进攻都城的时间,说自己到时候打开城门里应外合。庄公派人截获了武姜的信,得到可靠信息后,又把信封好送到姬段那里。姬段放心大胆地带着人马出了封地京城不久,就传来京城失守的消息,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去攻打都城新郑。但新郑有祭仲和太子姬忽严阵以待,他如何攻得下?顷刻间,兵败如山倒,姬段逃奔到鄢(今河南鄢陵县北),郑庄公又率兵追击,大胜。此后,姬段逃奔于共邑(今河南辉县),庄公没有再追赶。
                  补锅高手郑庄公(2)
姬段后来死在共邑,人们于是又称呼他为共叔段。
2。 黄泉见母
镇压了姬段的反叛后,郑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发誓说:“不到黄泉,我是不会见我的母亲了。”可不久后,他就在新郑南面的洧河边筑了一个高台,站在上面南望城颖,想念母亲。
庄公很想缓和与母亲的关系,可又担心破了誓言,不仅为人耻笑,丧尽君主的威严,将来还会遭报应。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当时管理边界的小官颖考叔给庄公进献了一只鸟。庄公问颖考叔献的什么鸟,颖考叔说是一只夜猫子,这鸟不是好东西,它白天看不见东西,专在晚上活动,父母辛辛苦苦地养大了它,它长大了就把父母吃掉了。对这种不仁不义的鸟,请郑庄公惩办它。郑庄公虽然知道颖孝叔话里有话,但还是比较大度,任由他说。恰好到了吃饭的时候,郑庄公就请颖考叔和自己一起进餐。吃饭时,颖考叔把菜里的肉挑出放在一边,吃完后包好收藏起来。郑庄公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颖考叔说,他的母亲什么东西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赐予的食物,他要带回去给母亲吃。
郑庄公听了,感叹说:“人家都有母亲好孝顺,为什么只有我没有呢?我虽做了诸侯,却不能像你们平民百姓那样去孝顺父母。”
颖考叔故意装作很纳闷的样子问,太夫人好好地活着,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孝顺呢?郑庄公就把将母亲放逐到城颖及发誓的事说了一遍。颖考叔说,你既然惦记着母亲,就说明你大孝;虽说是“黄泉相见”,不一定就是死了才相见,如果在地下挖一条大隧道,一直挖到泉水,也就是到了黄泉了,在隧道中相见,谁又能说你不孝呢?谁又能说你违背了誓言呢?郑庄公觉得这办法可以,就派颖考叔去办了。
颖考叔派五百士兵迅速挖好了隧道,并在地道里盖好了房子。一面把武姜接进去,一面请庄公从地道的另一边进来。母子相见,抱头痛哭,相互原谅了。在隧道内,郑庄公赋诗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出了隧道以后,武姜赋诗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从此,他们母子之间又像当初一样和睦亲爱。
3。 锦缎与糟糠
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他的祖父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在骊山之难时为保护幽王被犬戎所杀。他的父亲郑武公在平定犬戎之乱、迎立周平王、护驾周平王东迁时立了大功,被封为周朝卿士,建立郑国。庄公即位后,承袭父职,也成了周朝卿士,并和周交换了人质:周平王的儿子姬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姬狐从郑国回洛阳继位,但因为悲伤过度,死在了路上。第二年,姬狐的儿子继位,为周桓王。周桓王把父亲早逝这笔账算到了庄公头上,第二天一上朝就召见庄公,对他说:“爱卿是先王的老臣,朕不敢留你在身边受委屈,你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吧!”
庄公明白周桓王是想趁机削自己的卿士爵位,当天就离开洛阳回了新郑。不久,郑庄公为了报复周桓王,借口当年郑国闹灾荒,派人抢了周王室边界温邑才成熟的麦子。事后,见周桓王没有计较,庄公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决定去洛阳向周桓王赔罪。
但就在这时,宋、卫、鲁、陈、蔡五国联合前来攻打郑国,庄公又领兵和这五个国家展开了一场恶战。两年后,战争结束,郑庄公心中愤恨,打算讨伐五国,首先选定的攻击目标是宋国。不过,想到宋公爵尊国大,不能轻易去讨伐,便决定先去朝见周天子,然后假称奉了天子之命,召集齐、鲁两国一起围攻宋国。
                  补锅高手郑庄公(3)
十月底,庄公依计而行,到洛阳拜见周桓王。周桓王当然不会忘记庄公抢他粮食的事情,对庄公不冷不热,庄公走时,还派人送去十车谷糠,捎话说:“如果再闹饥荒,就用这十车谷糠备荒吧!”庄公正和下属商讨如何利用这十车谷糠,周公黑肩来访,因为有求于庄公,私下里还送来两车绸缎。
于是,庄公命人将周公黑肩送的绸缎分成十份,装在十辆谷糠车上,再搁上假装天子赏赐的象征“专讨”的朱红色弓箭,然后起身回国。一出周王室的地界,郑军就大摇大摆地拉着十大车“绸缎”对外界宣称:宋国很久都不来朝拜周天子,庄公奉天子之命,要率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