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反作用于现实的能力,就象“飞去来器”那样。
听众意识(态度)的改变,进而行为的改变,取决于其内部和外部这两
个方面,包括社会需求、团体规范和个性状态等诸多因素。这样一个复杂的
心理和行为过程,怎么可能被演说者一下子改变呢?
苏联学者肖·阿·纳奇拉什维里指出:“当演说的观点听众决不肯接受
时,就会遇到那样一种情况,即听众中出现一种争辩、抵抗和寻求相反论据
的趋势,这就会产生一种特别不好的效果。当听众有时间和机会找到能从而
获得‘社会支持,的‘自己团体’里的人们时,演说的相反应效果更会加强,
听众对演说者的立场形成了比过去更加敌对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演说就
几乎必遭失败。也必然会出现现百分之百的飞去来器效应了。”上述论述应
使人们认识到,听众属于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角色朗待,而且他们对
演说的观点。内容业已形成“自己正当化”的心理定势,所以与演说者的认
识冲突、态度相悖是难免的,即使在演说的当时情境下也会出对立的态势。
对此,每一位演说者应该有明确认识。
应当说,演说的效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观的,但不能认为在所有场合中
对所有的人都那么可观。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评估演说效果。
不这样做就会出现两个偏差:一是使学习演说的人误以为“演说万能”,只
要在演说的形式技巧上做文章就可以取得理想的社会效应;另一个是使人们
不再从演说理论的深层结构中寻找真正的本领,仅仅去盲目尝试。长此以往,
我们的演说理论研究和演说实践就会出现偏差。
(石火)
演说者的出场
盖叫天在《粉墨春秋》里,专门有一节谈“亮相”的困难,他说有的演
员演了一辈子戏,但是那出场时的一招一式一个眼神却始终未能入门,因此
而始终未能进入表演的艺术殿堂。这确乎是一个严酷的事实,好的开始等于
成功的一半,开始时的“亮相”砸锅,以后就很难让观众跟你一起进入艺术
的境界。
表演艺术如此重视开头的亮相,依靠语言魅力的评书、评话和评弹一类
的说唱艺术就更其注重这最初的亮相了。《老残游记》第二回下半回“明湖
湖边美人绝调”里,刘鹗记下了当年评书艺人王小玉超群拔萃的演出。其中
写出场“亮相”的一节,仅二百来字,但是表演者的“镇场艺术”却写得出
神入化: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
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
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
简下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
的。又将鼓锤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头起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
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育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
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
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
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一出场不争打扮,不弄姿色,却是“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端
庄自持的气度已自获得观众情感上的认同。
演说也有一个如何出场、如何亮相的问题,而它的难度则远远超出王小
玉的出场亮相,因为它不可能有事先排练好了的招式,也更不会有可以反复
加以使用的招式。演说是激情的迸发,智慧的流淌,思想的憧击,这来不得
半点忸怩作态。演说的过程,是演讲者真性灵、真才情、真追求的某种展示,
任何事前构想好了的招式,都可能成为束缚演说成功的桎梏。但是,这并不
等于说演讲没有自身的艺术规范,没有出场亮相的技巧。
演讲者一旦出场,即是亮相,演讲者的形体、眼神、动作与表情发送出
最初的情绪化信息,这最初的情绪化信息,将显著地影响到听众对你的印象。
演讲者的亮相,即在于控制好这最初的情绪化信息,它是凝聚演说情感,吸
附听众,确立激发点,获取爆发力的关键时刻,无疑,这最初的亮相,犹如
百米赛跑起蹬的第一步。
形体本源于父母,而服饰、打扮、动作、表情则是人的文化教养、精神
追求的外化。养尊处优,困顿颠沛;轻松自适,局促不安;华贵做岸,谦恭
寒耸;胸有成竹,临阵怯场。。演讲者种种的气质,无不通过他的形体动作
和表情,自然而然他一一传递开去。那些富有创造性活力的演讲者,他们的
亮相总是某种气度、某种风华、某种教养无言的展示与表露。演讲者不同凡
响的气宇,恰如其分的举措,引人注目的“顾盼”,表露与讲题相应的情绪,
与场内听众适时的情绪上的交流,也可以象王小玉出场那样,产生先声夺人
的效应。
演说前的亮相,是一种无言的自白,无声的宣示,然而却是有情的交换,
在制造演说的气氛,稳定演讲者与听众双方的情绪,蕴蓄演说的爆发力方面
具有很大的作用。具体说来,演讲者的亮相可以切割成四个时间段:步入演
说会场→坐上预定的位置→等待开始→主持人介绍,直至你说出第一句话
来。这里演讲者开始成为这个小群体人行为半径中心的过渡时间,一个影响
演说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是五分钟,也可能是十分
钟,甚至是更长一点的时间,这意味着你的“被迫”亮相,是一个相当漫长
的时间。有时候,由于组织者缺乏经验,演说会场或是冷冷清清,或是喧哗
闹腾,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对有经验的演讲者来说,也会是一个十分难熬
的时刻。
度过这四个时间段,是对演讲者心理素质最严峻的考试。第一关键在于
控制怯场。演说是信息传输,它必得是在“高下相倾”的态势之下方能进行。
作为“动力源”的演讲者一旦怯场,那无疑表明该动力源的消歇或阻滞,其
结果传输通道必然因此而断阻,演说也就完全失败了。
但是,怯场几乎人人都有,连英国前首相,号称“铁女人”的撒切尔夫
人也不能不承认,每当她去议会发表演说之前,总是很紧张。关键在于我们
要控制住“上场”前的怯场心理。
控制怯场的要领在于你得锻炼自己的自持能力,这是第二个关键;科学
家的实验证明,自持力的强弱与人的成熟期有关。人的成熟期差异甚大。有
的人相当年轻就有很强的自持力,在陌生人、领导、师长面前,显得镇定自
若,并且能轻松地与他们打交道,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提到与之相称的对等地
位上来了。而有的人直至老年还缺乏相应的自持力,一旦陷入陌生的环境,
便不知所措,常常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丧失了原本所持有的对等地位。当然,
他们也不可能成为好的演讲者。
自持力是人成熟的标志,自持力也是一名优秀的演讲者所必须具备的素
养。它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社交活动而锻炼起来。有经验的演讲者,就象撒切
尔夫人那样,他们把紧张、怯场、心跳与所有的不自在,全都控制在“镇定
自如”的心理面具之下,听众所见到的那个未来的布道者,则是一个充满自
信,颇具风采,正不知有多少内涵的人物,他在未言一词之前,已经传递出
一种几近蛊惑的神秘力量。
1984 年里根竞选连任总统,于10 月7 日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与他
的对手蒙代尔作了一次长达九十分钟的电视辩论,结果蒙代尔在这次首场辩
论中明显占了上风,当时法新社记者曾有报道:“。。里根看上去比较紧张。
他显然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一再指责他的对手进行‘蛊惑人心的
宣传’,总统反常地搞乱了自己的一些路线。相反,一向平淡无奇的蒙代尔
看来镇定自若。。。”这个事例十分生动地告诉大家,即使自持力一向很强
的人,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特别是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也会失去自
持力。因此,对每一个演讲者来说,每一次参加演说,也都有一个控制怯场、
增强自持力的问题。它在演说前的“亮相”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演讲者的亮相,不能象表演艺术那样,有相对固定的程式。由于演说主
题的不同,诸如学术性的,政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