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演讲论辩技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地把大鱼眼睛留在菜盘里。客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不便当面揭穿,便说:
“你家养的鱼能让我带两尾回家做鱼种吗?”主人推说:“这是一种小鱼,
怎么做鱼种呢?”客人回答:“这鱼虽小,难得一双眼睛大得可爱。”

客人的巧答既含蓄又尖刻。他是运用大鱼大眼,小鱼小眼的一般规律,
突出强调小鱼大眼的矛盾之处,故意点明这种联系的荒唐,让对方一听心知
肚明,闻之有愧。

林肯第一次就任总统时,正值美国南北分裂,仇恨的乌云,血腥的风暴
一触即发,当时,他对南部民众演说的结束语是:“不满的国民们,在你们
手里握住了内战爆发与否的动力,如果你们自己不做侵略者,政府是绝对不
会首先攻击你们的。你们虽然没有攻击政府的誓言,我却有一种神圣的约言,
即要决心保卫和扶植政府,在你们没有立皙保证不破坏政府之前,我决不会
退缩。战乎?和乎?这个严重的问题,完全操在诸位的手里。”林肯把讲槁
交给当时的国务卿华席德看,华席德指出:“这个结束语不但有些鲁莽,火
药味太浓,容易激怒听众,而且显得十分唐突,好象下面还有话要讲,只是
把话暂停而欠圆满。”为此,华席德为林肯代拟了两篇结束语。林肯把其中
的一篇略加修饰,变为充满优美诗意和友善的词句:“我们是朋友,而不是
仇敌,虽然我们有时的情绪显得紧张,但我们的友情却不能因之破裂。我们
是绝对不应该成为仇敌的。爱神的音符将奏出全国统一的欢歌,并将通过每
一个战场和烈士的坟墓,到达辽阔的生存着慈爱心灵的家园里。”

显然,面对严峻的虎视耽耽的分裂危局发表演说,也是在回答一个“复
杂问语”,十分不易。换成这样一段刚柔一体,以柔为主的结束语,不但毫
无唐突之感,而且妥贴得体,使听众感到可亲可信,便于化干戈为玉帛,消
仇恨为和平,变对立为统一。

周恩来讲话也很注意这一点。1947 年8 月上旬,他跟随毛泽东转战到一
个叫曹庄的地方,当时敌人的追兵离中央机关仅二、三十里地。为了甩开敌
人,必须改变行军路线。负责警卫的同志吩咐后边的警卫部队要把转移后的
痕迹抹掉。毛泽东知道后说:“没有问题,就是在这里竖块牌子,注明‘毛
泽东向西北山上转移’,那些蠢货也毫无办法。”这些话虽然体现了毛泽东
对敌人的蔑视,但他说了“没有问题”,扫除痕迹的任务还执行不执行呢?
对战士来说是一个难题,却又不好多问。周恩来既没有明确否定主席这种讲


法,又坚持原来的方案,婉转地补充说:“有备无患,还是去吧,让敌人多
找一会儿也不错。”几句话说得十分妥贴,战士们明确了任务,迅速执行去
了。巧答的妙谛是:它不是违心的曲意逢迎的奉承话。它是在完全不违背自
己对问题的成竹在胸的看法下,他不是用可能会激怒对方或使对方难堪的答
词,而是利用机智的、诙谐的、温和友好、顺水推舟转移话题的语言形式表
达出来。巧答必须建筑在对事物的真正了解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否则即使
满腹珠现也不会找出巧答的语言来。例如:《雪涛谐史》中说到一个人总爱
夸他家的母鸡,说是一年生一千个蛋。别人笑问:莫非一天能生三个?他立
即改口说,起码八百个。人家还是不信,他又减到六百,人家仍然不信。他
理屈词穷,又不能自圆其说,弄得尴尬而狼狈:“这个数,不能再减了,如
果不信,宁可再加一只母鸡。”科学史上也有这样一件事:有个年轻人想到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试验室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现自己与
众不同的豪情壮志,便夸口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
解一切物品。”爱迪主听后不禁笑问:“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
万能的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年轻人把话说绝了,陷进了自相
矛盾的窘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在对方向你提出问题时,如果直抒自己
的看法,就会与对方发生不愉快。这时候,你如果能够掌握巧答的真谛,那
么就会雨过天睛,峰回路转。

(南玉杰)


问答间的别样意趣

中国的语言真是奇妙,三言两语,你问我答之间,有时竟能生发出别样
意趣,使人在忍俊不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启悟。

这是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堂。年轻的女教师经过一番讲解、示范,告诉
孩子们每人在画册上画一个元宵节的彩灯。教室里静寂无声,只见一张张充
满稚气的小脸俯向桌面,专注地忙碌着。突然,一个学生举手发问:

“灯笼涂红颜色,行吗”?
“行。”教师答道。
“涂绿色可以吗?”又一个学生站起来。
“绿色也可以,”老师耐心回答。
第三个学生又问:“蓝颜色呢”?
教师挥了一下手,漫不经心地说:
“什么色都无所谓。”说完,便埋首讲桌翻起自己的教案。
不料,教室里响起一片嗡嗡声,只见学生们大都停止了作画,你瞅我,


我看你,有的学生嘴里还小声叨念着:
“无所谓,无所谓。。”
显然,教师的回答超出了一年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造成了不应有的

课堂困惑。这事例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交际对象,应使用与之文化程度、
知识能力相应的词语、概念,否则,必然会出现误解与障碍。
与此相似的另一件事也能说明这一点。一位编辑与他的女朋友逛公园,

那位只读过几年书的农村姑娘,对一边谈话一边喷云吐雾的他说:
“你还会抽烟啊?”
他随口应道:“是啊,我就有吸烟嗜好。”
姑娘听罢沉思半晌,不见他再说下去,便问道:
“到底是哪四好啊?”
弄得这位编辑张口结舌,唯有苦笑而已。
在姑娘的交际语言中,还没有掌握“嗜好”一词,而是顺着谐音理解成

“四好”,在那里等待他细数1、2、3、4。生活中,上述问答误区可以说俯
拾即是。如见面握手时,不看对象地连说:“幸会幸会”;做客中对尚未成
年的孩子询问“令尊大人可在”?面对别人的劝酒不住声地“足矣足矣”等
等。这样的表述方式在一定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可能是恰到好处,说不定还
增添几分文明与高雅;而在大多数交往场合下,使用生涩、冷僻的语言,陈
旧过时的套语,文气浓重的书面语言,难解的方言俚语,以及特定行业、阶
层、环境中使用的专用术语、熟语、缩语,不仅容易造成交流障碍!不能准
确、鲜明、生动地表情达意,有时甚至还会给人以卖弄、炫耀、怪僻、虚假
之感,人为地疏远了彼此关系。

明确的前提条件,特定的内容指向,在问答之间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位美术教师用红粉笔在黑板上从上到下划了一道,问学生:“这是什

么?”学生齐声回答:“1”。
他认为学生没看明白,就又用红粉笔从左到右划了一道,再问:
“这个呢?”
“横”。学生声音响亮。
这位教师哭笑不得,其实,该责怪的倒是他自己:他本意是想让学生作


颜色辨别练习,却没有明确的问话前提,因而才演出这样的答非所问的笑话。

汉语从它表意的角度来说,本来就具有某种朦胧性和发散性,在不同的
语境里,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这在问答时必须把握好,才能正确进行交流。
不过,利用中国语言的这种特点,有时也能巧裁妙用,创造出特殊的意境和
效果。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问王蒙:
“请问五十年代的你与八十年代的你有何相同与不同?”
问者的潜在用意众所周知,王蒙当然也知晓,只见他不慌不忙、从容不

迫地回答:
“五十年代的我叫王蒙,八十年代我也叫王蒙,这是相同的;不同的是
那时我二十来岁,而现在我则五十多岁。”

王蒙之所以能用这样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实就虚地回答一个较为复杂的问
题,关键在于这个外国记者没有确定问话的前提,没有明确自己问话所指的
具体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蒙机敏恢谐而又不失礼度的回答,不仅使自
己摆脱被动,还不无讥讽地陷对方于窘地。

(赵铁林)


以问为攻的交涉之道

交涉是人际交往中常会遇到的事情,诸如:督促执行合同;因质量低劣
而要求退货;因工程拖期而要求经济赔偿;对交通、火警、医疗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